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一代宗師程硯秋先生

分享到:
程硯秋是滿族人,1904年生於北京的一個沒落的旗人家庭,1958年病逝。他原名承麟,後改「承」為「程」姓,早年藝名程菊農,後更名豔秋,號禦霜。1932年易名硯秋。
他幼年家貧,6歲拜在榮蝶仙門下學武生,後改學花旦和青衣,11歲登台,同時還先後向陳桐雲、陳嘯雲、王瑤卿等名家問藝。程硯秋先後兩次倒嗓幾乎斷送了他的藝術生命,幸遇詩人羅癭公,不僅為他治好嗓疾,還請來閻嵐秋、喬惠蘭、張雲卿、謝昆泉等名師為其授課,並在1919年介紹他拜在梅蘭芳門下,成為梅門開山弟子。
此後的軌跡,就是一個流派的孕育、發展和傳揚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開拓」二字的作用舉足輕重。
程硯秋的開拓首先體現在對自身的審時度勢。他的天賦並不好,尤其聲音發自腦後,內行稱之為「鬼音」,所謂「祖師爺不賞飯」。但通過努力鑽研,特別是在王瑤卿先生的輔導下,竟然因人設腔,逐步形成獨樹一幟的「程派」藝術。尤其體現在唱腔方面,其創新的氣度和力度可謂登峰造極:縝密綿延、低迴悠揚、幽咽婉轉、若斷若續、起伏跌宕、恪守音韻、別致新穎、細膩傳神……把這些特點融於一身者,此第一人也。同時,他的表演也自成體系,將人物性格融入傳統程式,尤以出神入化的水袖技法聞名。
程硯秋的開拓其次體現在全方位的革新創造。程硯秋的開拓精神不僅僅體現在自身表演的範疇,甚至延伸到相關的各個層面,這一點為很多的後來者所不能及。他在考察了西方的戲劇和音樂現狀後,大開眼界並融會到自己的藝術實踐中,淨化舞台,改進化妝,豐富樂隊,運用燈光等等,令凡陳的京劇煥然一新。
程硯秋的開拓再次體現其在更具遠見卓識的戲劇美學思想方面。其思想的核心是提倡「唱必須有感情」,「無情不成戲,無戲沒有情」;他提出「慣用科學方法的發音術」,強調氣息調節和控制;他主張「導演者高於一切」,將導演喻為創造舞台藝術的引導者、組織者和設計師;他還提出「逐步完成以弦樂為主的音樂」設想,並於1942年在上海黃金大劇院演出《青閨夢》時試用小提琴伴奏;他建議「國家以戲曲、音樂為一般教育手段」,主張劇目內容有時代精神和教育意義……如此種種,非一般的藝人所能企及。
程硯秋的開拓還體現其真正意義上的崑亂不擋。程硯秋戲路是很寬的。青衣傳統戲如《武家坡》、《玉堂春》、《六月雪》等自不待言,即便是《梅龍鎮》、《虹霓關》、《弓硯緣》這樣的花旦、刀馬戲也駕輕就熟,崑曲戲《思凡》、《春香鬧學》、《遊園驚夢》等也頗見功力。當然,他的獨創戲更為人樂道:羅癭公編劇的《梨花記》、《花舫緣》、《紅拂傳》、《玉鏡台》、《風流棒》、《鴛鴦塚》、《賺文娟》、《玉獅墜》、《青霜劍》;金仲蓀編劇的《碧玉簪》、《聶隱娘》、《梅妃》、《沈雲英》、《文姬歸漢》、《斟情記》、《荒山淚》、《春閨夢》;翁偶虹編劇的《鎖麟囊》、《女兒心》、《馬昭儀》等均成為可圈可點的精品。
當然,在諸多的開拓之外,程硯秋的愛國主義氣概更是習藝者之楷模。面對社會的黑暗和人民的困苦,他滿腔義憤,編創了許多具有愛國主義和民主主義思想的劇目,《文姬歸漢》、《荒山淚》、《春閨夢》、《亡蜀鑒》等在反封建、反內戰、反侵略的鬥爭中引起強烈共鳴,表達了大眾的心聲。日寇侵佔北京期間,他毅然息影務農,表現出崇高的民族氣節。
程門傳人主要有新豔秋、荀令香、趙榮琛、陳麗芳、章遏雲、王吟秋、侯玉蘭、李世濟、李薔華、林玉梅、呂東明、鍾榮、張曼玲、遲小秋、張麗麗、李海燕、劉桂娟、張火丁、李佩紅、曹曼、郭偉、呂揚等等。
程硯秋著有《程硯秋文集》,其中的《戲曲表演藝術的基礎——四功五法》、《談戲曲演唱》、《創腔經驗談》、《談竇娥》等文章對指導創作實踐有著重要的意義。
建國後,程硯秋致力於教學和總結經驗的工作。1949年作為特邀代表參加了全國政協第一屆會議,1950年當選「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戲協」理事會主席團委員,1952年參加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演出並獲榮譽獎,1953年任「中國戲曲研究院」副院長,1957年由周恩來總理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
遺憾的是,程硯秋留給後世的影音資料與其顯赫的成就和地位極不相稱,且不說大量的程派經典劇目難覓影蹤,甚至連經典中的經典《鎖麟囊》都無法找到經典版的錄音資料,更不要說影像了(目前有一版完整的錄音,其情節和唱詞是「修正」後的,與「原版」和現在的流行版均有差異)。其完整的影像資料只有1956年由北京電影製片廠拍攝的《荒山淚》,儘管其中保留了曠世的程腔和絕代的水袖功,但對一個完整的流派而言,九牛一毛恐也不足吧!

(轉自百度程硯秋吧)

青山京剧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