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官【宣】5.19《仙弦轻舞》《梅花三弄》记者 海儿-52311(图文)

分享到:
本帖最后由 52311 于 2022-6-4 12:08 编辑

《仙弦轻舞》《梅花三弄》



记者:海儿

来源:VV-最强主播官方主题频道-680017

/



     这首琴曲《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和《玉妃引》等。该曲来自东晋的桓伊的同名笛曲,在唐代被人改编为古琴曲。2022年5月19日20:00,欢迎来到680017【最强主播】官方主题频道,8-20点《嗨歌秀场》,20-22点《主题栏目》周一VV星探、周二V你诵读、周三星座趣谈、周四仙弦轻舞、周五吃喝玩乐、周六游戏天地、周日PK歌王,22-24点《栏目互动》!每天带你HIGH翻天!晚20:00【仙弦轻舞】止水老师带你一起嗨,一起欣赏当期名曲《梅花三弄》。

/



  当晚20:00,主播止水就是介绍当期名曲《梅花三弄》。据说该曲来自东晋的桓伊的同名笛曲,在唐代被人改编为古琴曲。 这是一首充满中国古代士大夫情趣的琴曲; 梅花也常常是古代文人的绘画主题。洁身自好,顶风傲雪的性格, 历来是中国古代文人追 求的精神境界。有人说:这首曲子"曲音清幽,音节舒畅,一种孤高现于指下 ;似有寒香沁入肺腑, 须从容联络 , 方得其旨 。(《枯木禅琴谱》)说明表现了飘洒着 " 寒香 " 的梅花,在万木萧瑟、风雪飘零的严冬中,一花独放的孤傲性格。

/



  自古以来,梅花以其清丽雅洁的韵致和不畏霜雪、傲世独立的精神,成为中国文人最为喜爱的花卉之一。历代文人都爱把自己的心怀、情操和趣味融入梅花一尘不染的恬淡之中。宋代诗人范成大在《梅谱》中说:“梅以韵胜,以格高,故以横斜疏瘦与老枝怪石为贵。”梅花的枝虬苍劲嶙峋、风韵洒落,自有一种饱经沧桑,威武不屈的阳刚之美。而梅花香味别具神韵、清逸幽雅,“着意寻香不肯香,香在无寻处”。琴曲《梅花三弄》,以音乐的形式,表达古人对于梅花的敬爱之情。此曲最早见于明初朱权的《神奇秘谱》( 1452 ) ,其后续见于明清以来其他26种琴谱,是深受琴人喜爱的琴曲。在清代的《琴谱谐声》( 1820)中,《梅花三弄》已变为琴箫合奏的形式。近代琴家也常用于琴曲独奏,而且琴家演奏谱本也各不相同。

/



   琴曲《梅花三弄》以泛音段主旋律在低、中、高不同徽位上重复三次,故称《三弄》。《乐府诗集》卷三十“平调曲”与卷三十三“清调曲”中各有解题,提到相和三调器乐演奏中,以笛作“下声弄、高弄、游弄”的技法,与今琴曲中“三弄”,似有相通之处。琴曲中采用完整重复三段泛音写法并不多见,故有“处处三叠阳关,夜夜梅花三弄”之语。参与当日活动内容,999@主持人,可优先置顶一次。栏目现场,歌友们箫箫、咚咚、逍客、喜喜、静宝、红豆、加梅、依莉、茶叶等积极上麦演唱歌曲参与互动。


















































































【责任编辑:52311】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时报记者☆海儿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时报记者☆海儿
时报记者☆海儿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