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活动现场] 【官】【活动现场】10.25【走遍中国】第234期 记者: 兰天飘飘-52311

分享到:
本帖最后由 52311 于 2018-10-26 12:17 编辑
. ?/ ?# K' ]; ^3 i. t6 j9 n! I0 h# d; m6 I6 {( g1 ]' H
VV宣传
: h7 r. y0 ?3 R( w6 h! q


- u' s7 J- s! r  P) h& X【走遍中国】第234期:悠悠帝丘 河南濮阳


% |9 V( h+ v8 N& O6 p& m记者:兰天飘飘2 G: R% y2 h' e  G( p# x$ B4 C8 d
新闻来源:VV官方活动-VV官方栏目直播间[电信]601185

3 U9 P& h: g+ L) T" m# }

1.jpg


! ?( |- \7 _" a0 p  ^; q      2018年10月26日讯 2018年10月25日晚八点整,VV官方活动部策划主办的经典栏目走遍中国,将在VV官方活动-VV官方栏目直播间[电信]601185房间开播,VV娱乐社区《走遍中国》栏目,黄金强档,现场直播;周四晚八点第234期 《悠悠帝丘 河南濮阳》将带你走进河南省濮阳市。濮阳,河南省地级市,位于河南省东北部,黄河下游平原,北与河北省邯郸市交界,东与山东省泰安市、济宁市、聊城市、菏泽市接壤,西与安阳汤阴县、滑县接壤,西南与新乡长垣县毗邻,鹤濮高速将鹤壁与濮阳两座城市紧密连接在一起。濮阳是中原油田所在地,石油、天然气、盐、煤等资源丰富,是国家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石油机械装备制造基地、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栏目有顺哥、丹阳担纲主持。3 m) i) L2 e  N0 Y; ^

8 A& Q8 e, e$ D; I( D

2.jpg

3.jpg

4.jpg


( Y% p3 R6 ~4 j1 l+ f   濮阳是中原油田所在地,石油、天然气、盐、煤等资源丰富,是国家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石油机械装备制造基地、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濮阳先后荣获中华龙乡、国家卫生城市、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全国无烟草广告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首届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良好范例奖、国际花园城市金奖、全国文明城市等称号。濮阳是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还是中国姓氏的重要起源地,卢、张、范、姚、秦、顾、孟、骆等姓氏均发源于此。作为“中国杂技之乡”,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2012年2月被中国古都学会命名为“中华帝都”。) Z/ N6 b5 x% p- Z. E

/ g. y3 ^5 B0 M  g% X    濮阳古称帝丘,据传五帝之一的颛顼曾以此为都,故有帝都之誉。濮阳之名始于战国时期,因位于濮水(黄河与济水支流,后因黄河泛滥淤没)之阳而得名,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境内出土的石磨盘、石磨棒、三足陶等裴李岗文化典型器物证明,七八千年前这里已有人类活动。1987年,在濮阳西水坡发掘出三组蚌砌龙、虎图墓葬,据测定,其年代距今6400年左右,蚌壳龙被考古界公认为“中华第一龙”。据此遗址推断,6000年前濮阳地区已率先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并成为中华民族龙文化的发源圣地。濮阳因此被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命名为“中华龙乡”。濮阳地区建有己姓联邦集团的昆吾(它是夏后氏酋邦王国最亲近的成员)、斟灌、顾等宗族邦国。夏启时于昆吾铸九鼎,并视为国宝。夏帝仲康的儿子相为羿所逐,奔依同姓邦国斟灌氏。后相即位,都帝丘,至帝杼时迁都于原。其间历百年,濮阳一直是夏文化中心地带,不仅农业发达,制陶和冶铜技术也处于领先地位。以契为始祖的子姓集团,活动于今豫东、豫北和冀南一带,势力发展至东海之滨。汤时征服了昆吾、韦(在今滑县东南)、顾等邦国,后灭夏建商。西周时期帝丘一带称东国,为管叔封地。周成王四年,周公旦东征,平定武庚及三监叛乱,封康叔于河、淇之间,建立卫国,帝丘一带受其节制。西周时,帝丘一带的经济、文化都得到迅速发展,实力较强。
5 m7 q% x2 Z. @. Y; C! ]- i/ O3 u" @" k

5.jpg

6.jpg

7.jpg

& Y. T+ G1 j# w+ u8 K+ a
    濮阳一带仍属卫国,为当时较先进的地区之一。公元前629年,卫成公迁都帝丘(今濮阳),帝丘成为卫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凡400年。公元前602年,黄河大改道流经濮阳,给这里带来水利之便。这一时期人们用桔槔提水灌田,农业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农业的发展带动了纺织、皮革、竹木、冶铸等手工业的进步,促进了商业兴旺,涌现出一批城镇。如临黄河的戚邑,水陆交通便利,经济十分繁荣。仅前626年至前479年140多年间,春秋经传中关于戚的记载即28处,诸侯来卫国的14次会盟中,就有半数在戚举行。其他如咸(位于今濮阳市东南25公里)、铁丘(位于华龙区)、顿丘(今清丰县西南)、五鹿(今清丰县南)、澶渊(位于华龙区内),清丘(位于市中心东南30公里)等城邑商旅不绝,相当繁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达,促进了思想的活跃,精神的解放,文化的发展,劳动人民于“桑间濮上”创造的诗歌“卫郑新声”,风靡华夏。先进的卫文化既培育了中国第一个杰出的爱国女诗人许穆夫人,也激励工奴于前478年掀起世界上最早的手工业奴隶的革命斗争——百工起义。同时,帝丘位居黄河要津、中原腹地,向为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时期的城濮之战、铁丘之战等都发生在濮阳一带。
* n2 q3 a' w, A" L: H' I* n4 s$ \$ E5 W) N
   濮阳人就有政治家和军事家吴起、改革家商鞅、政治家吕不韦、外交家张仪等。战国后期,大国争霸,帝丘一带战争频繁,原为西周第一大国的卫国,春秋时已降为中等诸侯国,到战国时更加衰微,最后仅剩濮阳城(濮阳县西南)一弹丸之地。前242年,秦置东郡,次年秦取濮阳等地,卫君角被迁到野王(今河南沁阳),卫此时名存实亡。前240年,东郡治濮阳。至前209年卫君角被废为庶人,卫亡。秦汉时期为束黄河之水,曾修金堤。秦末,濮阳人民助项羽大败章邯,加速秦朝灭亡。汉时,濮阳仍为东郡治所。西汉武帝曾于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亲率官吏、将士数万人到濮阳堵塞瓠子河决;西汉成帝建始四年(公元前29年)秋,河决东郡,朝廷遣官发众来堵,并增筑金堤;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在著名水利专家王景主持下,修渠筑堤千余里,固河道于城南,黄河安澜700余年。期间,濮阳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口大增,西汉平帝元始二年(2年),濮阳人口已达37万人。成为中国当时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今戚城遗址丰富的汉代灰层出土的大量陶器、汉铜镞、铜釜、犁、铁镬、石器及水井等文物,都表明当时这里十分繁华。汉初戚地曾是将军李泌的侯国。汉时濮阳经济文化发达,人才荟萃,名臣汲黯、经学家索卢放、京房等濮阳人均为一代俊杰。两汉之间短暂的新朝,曾把东郡改名治亭。2 T8 R$ t. f1 L% k" p# H, h- b

- ~2 T/ O  S. Y& \. m, \

8.jpg

9.jpg

10.jpg

1 S6 `( ~* j9 t. k& y
   三国两晋南北朝370年间,魏、后赵、冉魏、前燕、后燕、前秦、北魏、东魏、北齐、北周等割据者曾先后在濮阳地区称王道孤。这里的行政建置朝立夕废,变化频仍,几个辖县分别隶属过濮阳郡、东郡、魏郡、顿丘郡、昌乐郡、武阳郡等。西晋时还曾建濮阳国。南北朝时,濮阳更是兵连祸结,大量居民被迫迁徙,游牧民族陆续入居濮阳,与汉族融合,同时把大片耕地改为牧场,农业生产受到破坏。至北魏时,孝文帝实行均田制,农业才有所恢复。综观此期,乱多于治、毁多于创,濮阳地区经济萧条,文化衰退。曹魏、前秦、北魏时,曾有过短期的稳定,濮阳经济有所恢复,也产生了一些有贡献的人物,如书法家窦遵、文学家董微、名臣李彪、李谐、李崇、王观、吴隐之等。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分濮阳县一部置昆吾县,析临河、内黄、顿丘各一部置澶渊县,省昌乐入繁水县,并复置范县。隋文帝实行节俭政治、轻徭薄赋,大开漕运,使经济得到了较快恢复。大业四年(608年),永济渠过濮阳后,便利了交通,濮阳日趋繁荣。唐初,为避唐高祖李渊之讳,改澶渊县为澶水县。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澶州,辖澶水、顿丘、观城等县,今南乐县属魏州,范县属濮州,台前县境属郓州。唐大历七年(772年),割顿丘、昌乐4乡于清丰店置清丰县,属澶州。初唐时,濮阳一带地旷人稀,均田制实行程度较高,水利兴修,农业生产恢复较快。唐朝中期,黄河安澜,濮阳的农业、手工业等得到长足发展。丝绢业闻名全国,丝织贡品列为上三等。唐代濮阳文化发达,人才辈出,杰出的天文学家僧一行(张遂,今南乐县人),第一个测量子午线长度,最先发现了恒星运动。还产生了勤政廉洁的杜暹、拒重贿名留青史的李义琰、唐辅臣杜鸿渐、音乐家张文收、礼学家张戬,抗击安史叛乱的名将南霁云、诗人张九龄、唐末农民起义领袖王仙芝等名人。唐末至五代,濮阳一带又成了战场,仅后梁、后唐就在濮阳征战200余场。长期兵燹战乱,使唐代前期100多年的建设遭到严重破坏。
2 t1 V) u! Q, [* s2 @. }6 J. j7 p, c7 N7 {) o: C

11.jpg

12.jpg

13.jpg

4 n- H; M5 A" D  s, o$ K
   濮阳改称开德府,一度成为北辅,即保卫京师和河朔安全的屏障,称“北门锁钥”。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契丹兵临澶州,濮阳军民奋起抵抗,在寇准力谏下,真宗御驾亲征至澶。宋以少胜多,大败辽兵。辽军战败求和,双方签订了有名的“澶渊之盟”(今濮阳县子岸乡故县村)。此后百余年,两国相安,宋时濮阳的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得到较大发展。到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澶州一带已相当富饶,人口回升。崇宁元年(1102年),这里人口已发展到81万。纺织业发展更快,成为宋代“衣被天下”的地方。这一时期,濮阳名人辈出,著述家晁迥、晁宗悫、晁永之,名将赵延进,清官王赞、张田,治黄专家高超等彪炳史册。北宋后期,朝廷腐败,濮阳不少人被逼上梁山,参加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1128年秋,金兵占领澶州。金皇统四年(1144年)改澶州为开州,辖今濮阳、清丰。此时,今南乐县属大名府、范县属濮州、台前县境属东平府。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年),黄河第五次大改道而南迁,经延津、封丘、寿张(其辖区部分为今台前县境)入梁山。1222年,成吉思汗派兵占领开州。金元统治时期,虽注意生产,但因破坏太重,加之黄河屡决,经济难以恢复。终元之世,濮阳虽一直为开州的中心城市,但经济文化都未达到北宋鼎盛时期的水平。唯戏曲艺术有所创新,濮阳人宫天挺的元曲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其本人成为元代杂剧大家之一。明朝时期濮阳仍称开州,辖濮阳、清丰、南乐,属大名府,范县属东昌府,台前(寿张一部分)境属兖州府。因受战争破坏,这里景象极为荒凉,“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明初,开州“土著只余七姓,丁不满千”,朱元璋下诏鼓励无田农民辟荒造田,并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起,数次将山西黎民徙居濮阳一带置屯垦荒,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老鸹窝”移民。朝廷为增加收入,号召农民广植桑、棉,发展经济作物。同时还加强水利建设,于洪武十八年(1385年)修筑了黄河、卫河等堤岸。至明中叶,农村经济得到恢复且有较大发展。英宗天顺元年至四年间(1457年—1460年),仅开州3县即垦荒6万公顷,植棉0.07万公顷,栽桑133公顷,上交租粮4万余担,比明初增加近两倍。濮阳已有17100户,8.6万人,成为“天雄之上游,河朔之名区”。但明英宗之后,宦官干政,政治日趋腐败,土地兼并严重,水利严重失修,灾害不断,民不聊生。嘉靖五年(1526年)至崇祯十五年(1642年)的百余年间,濮阳发生水、旱、蝗、风、地震等较大灾害逾百次,大灾年徭役负担却有增无减,农民被逼起而抗争。崇祯十三年(1640年),濮阳人民以范县榆树园为根据地发动起义。榆树园农民起义军后来在范县人梁敏等领导下转为抗清斗争,他们联结豫东、鲁南农民军,连破濮、曹二州及梁山、东明等县,继而西进开封,北伐大名,南下海州,给封建统治者以沉重打击。
5 {% e0 D) w0 O( i& m. F2 ^  % L" }' f& [- |: s0 k
      《走遍中国》栏目宗旨在于通过每一期的节目,把一座城市介绍给广大的旅游爱好者,同时为我们的广大旅游爱好者提供最全面、最详细的旅游信息;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我们将以全新的视角、独特的语言、精美的图片、逼真的音画、多样的形式,向您尽量全面的介绍全国各地的城市发展、旅游景观、旅游商品、文化信息等,让您在咫尺之间可以走遍天下,神游世界。这里是旅游爱好者的园地;这里是看世界的窗口。
/ c' S4 X! J% I* S  z9 }

8 g7 P/ [3 ~  m
' Q9 K! R7 Q" V+ v$ m) Z7
! A. {8 q  t' V

房间路径) W% `  K/ w" ~1 |1 w) r2 z; z
聊天大厅->VV官方活动-VV官方栏目直播间[电信]

房间ID: 601185

0


. S- e- c8 n5 }- v7 C/ ?5 B

/ |  n! F4 ]2 Z6 k

点击阅读《VV宣传》更多活动追踪>>>>

点击下载VV娱乐社区最新版>>>>

点击这里开通“VIP”服务>>>>

点击观看更多精彩活动>>>>

点击查看更多应用>>>>

" {& q8 N8 h  l- F+ v# m* x% f! r; @5 Q" H( @5 s- `4 Q0 ?, g, g; Q' u" U% C1 y- v* N6 V( h2 V8 |! n6 |, }5 K( B, e+ K. d0 \* y- c% d$ ], a" t( V4 I" r- X/ k$ u. e. J. R2 t; E! t& c
; i. |8 q+ P& A1 _
【责任编辑:52311】

121.jpg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