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二类】【原创】《荔枝香》•心诺 记者:纳兰52392

分享到:
本帖最后由 52392 于 2018-8-27 23:13 编辑

荔枝香•心诺

文/纳兰


夜静人间天上,悬月照。

伫立凝视苍穹,云梦闲情渺。

织女星秋波绕,又见骄痴表。

谁料、宇宙风殇尽纷扰。


愿相守,不怕苦,携心笑。

喜鹊搭桥,有你万般俱好。

社燕秋鸿,七夕浓醪盼君到。

唯诺坚约不老。

..

荔枝香:

      荔枝香《唐史·乐志》:“帝幸骊山,贵妃生日,命小部张乐长生殿,奏新曲,未有名,会南方进荔枝,因名《荔枝香》。”《碧鸡漫志》:“今歇指调、大石调,皆有近拍,不知何者为本曲。”按《荔枝香》有两体,七十六字者始自柳永,《乐章集》注“歇指调”,有周邦彦、方千里、杨泽民、陈允平及吴文英词可校。七十三字者始自周邦彦,有方千里、杨泽民、陈允平和词及袁去华词可校,一名《荔枝香近》。本词牌共有 10 种格式,输入作品采用的格式是:双调七十六字,前后段各七句、四仄韵。
..
      爱情两字来说,和任何外界的东西都无关。它源于每个人心灵深处,爱他、她,或许是永远,或许是一段时间,或许是一瞬间。无论时间的短长,无论年龄的大小,无论地位的悬殊,无论距离的遥远,爱情,在你爱上他丶她的时候,它一定在。


      正如七夕这个日子,在中国华夏儿女大多数人心中还是站有一席之地的,在入睡前我也会莫名的需要一部可以让我开心入睡的电视或电影,而更多的是喜欢那些爱情圆满结果的片子,可在现实中,则是一种精神的寄托罢了。


      七月七日牛郎织女相会故事的最早来历可在西晋文学家傅玄的《拟天问》里发现,他说:“七月七日牵牛织女会天河”,这个传说可能起源在更早的东汉。清末王湘绮的诗里写到:“厮养娶才人,天孙嫁河鼓,一配匆匆终百年,粉泪簪花总不语。”
  
  古代传说牛郎织女七月七日鹊桥相会。实际上牛郎织女相距16光年。即使乘现代最强大的火箭,几百年后也不曾相会。传说后来他们的遭遇感动了上苍,就允许俩人在每年的七月初七见一次面。每到那天,普天下的喜鹊都来到银河边,搭起一座鹊桥,让夫妻俩渡河相会。
  
  其实,这不过是人们的美好愿望罢了。牛郎星和织女星相距达16光年之遥,就算没有银河阻隔,两颗星星相遇也近乎天方夜谭。



【责任编辑:52392】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