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活动现场] 【官】【活动现场】4.21【生日密码】第24期 :兰天飘飘52365

分享到:
本帖最后由 52365 于 2018-4-22 22:51 编辑
' N) G/ f4 e/ a' K+ @
( h) p" Y7 Q+ I7 F  ?0 K9 d5 VVV宣传+ J7 B2 I3 g; G: q( q


' M9 r! L7 B8 W6 h. `" K中国教育家杨昌济
. f7 d+ Q% H; _& t1 D" r) g& Z' D6 CVV官方艺术学院【生日密码】第24期

. N4 p3 K$ {0 C/ ~
记者:兰天飘飘, }" o- x) E# o% Q9 k; H
新闻来源:VV官方活动->VV官方艺术学院[电信](601195)

4
1 l( q$ q+ d5 N* c/ X

1.jpg

9
/ ~6 P6 s- H9 z) t* q/ V* _8 T* r
      2018年4月21日讯 2018年4月21日晚八点整,VV官方艺术学院承办的经典栏目《生日密码》,将在VV官方活动-VV官方艺术学院[电信]601195房间开播,《生日密码》栏目,黄金强档,现场直播;周六晚八点《生日密码》第24期:中国教育家杨昌济,将带你揭秘名人轶事。将带你揭秘名人轶事。栏目宗旨:寓教于乐揭秘名人轶事,励志奋发弘扬正能量。栏目工作人员:策划总监:念奴娇,音乐总监:任中军,栏目背景:念奴娇,片花制作:青青 柏寒,栏目撰稿:笑看,栏目主播:笑看,栏目主播:月亮,广播制作:悠闲,栏目片花:自在 心情 笑看 月亮,VV官方宣传部。栏目组准备了大烟花、水晶会员、红色VIP送给关注栏目的朋友们。今晚栏目有月亮、笑看担纲主持。

0- W" m. B) Y3 G/ `1 M4 Q& S

2.jpg

3.jpg

4.jpg

9
& ^7 E' {1 k/ T& G8 i, G
    杨昌济(1871.4.21——1920.1.17),又名怀中,字华生,湖南长沙县人,伦理学家,教育家。1871年4月21日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县清泰都隐储山下的板仓冲,后求学于岳麓书院,拥护康梁变法主张,参加南学会、不缠足会等组织。先后留学日本、英国,主攻教育学、哲学、伦理学。1913年后回国任教于湖南省第一师范等校。支持新文化运动,宣传《新青年》的主张。先后在《新青年》、《东方杂志》发表论文,介绍西方哲学、伦理学、教育学思想,提倡民主与科学,宣传新道德。关心**、蔡和森、萧子升等一批进步青年,促成新民学会的成立。参加筹备湖南大学,撰《论湖南创立省立大学之必要》,被誉为“湖南大学蓝图设计第一人” 。1918年后任北京大学教授。1920年1月17日,杨昌济病逝于北京德国医院,葬于长沙县板仓。其一生以“欲栽大木拄长天”诗句明志。著有《达化斋日记》、《杨昌济文集》、《劝学篇》等,译有《西洋伦理学史》等。因世居板仓,所以杨昌济后来被人称之为“板仓先生”、“板仓杨”。

4 J  a1 p. K- i5 [
    杨昌济的高、曾祖父都是“太学生”,祖父杨万英是“邑庠生”,但没有做过官,一生在家乡以教书为业。父亲杨书祥,字书樵;母亲向氏,平江县石洞人,其父出身进士,做过前清国子监学录,乃诗书世家。向家与杨家世代联姻,对杨家子弟影响甚深。清同治十年(1871年)四月二十一日(农历),杨昌济诞生于长沙县清泰乡板仓冲下屋杨家(今长沙县开慧镇开慧村)。杨家原居长沙县金井的蒲塘,十八世纪末,在杨昌济高祖父时迁移至此。杨昌济,字华生,一九零三年留学日本前改名怀中。父亲杨书祥情,宇书樵,读过不少古书,但积学不第,长期在乡下教私塾。母亲向氏,出身于理学世家,住平江石洞。杨昌济的长兄杨昌运,字荣生;一个姐姐,弟弟杨昌恺,字瑞生,过继给叔父为子。杨昌济排行第三。清光绪三年(1877年),7岁进馆发蒙,蒙师是自己的父亲杨书祥。入学第二年(1878年)父亲病逝,母亲也相继撒手归西,杨昌济开始了一个人求学之路。
/ F! I+ F3 @2 S7 A& q6
* ?0 s  g+ m$ r# S

5.jpg

6.jpg

7.jpg

8
5 d# A; f; q  r1 T, I2 f  i
    光绪十四年(1888年),17岁的杨昌济与表姐向振熙结婚。光绪十五年(1889年),应长沙县学试,补邑庠生,为学政张亨嘉赏识。张亨嘉取士不重八股,重通经史,留心经世之学,很欣赏杨昌济的才识。光绪十六年(1890年),应试举人不中,为生活计,在家设馆授徒,常与密友杨守仁讨论国事,认为“非改革不足以图存”。光绪十七年(1891年),在家乡教私塾,同时继续准备举业,潜心研究宋明理学。《达化斋日记》从这年记起,其内容大多记述其排除各种杂念专心读书的心得及个人思想修养、待人接物等方面的经验体会。光绪二十年(1894年),在家乡教私塾。生一女名杨琼。七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杨昌济对战事十分关心,见清兵一败涂地,而清朝当局还一味妥协,非常着急。冬天,写《杂感》诗八首,抒发自己对时局的忧虑。同时,对清政府仍然存在幻想。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杨昌济进入岳麓书院读书,积极参加谭嗣同、唐才常等在湖南组织的维新改良活动,加入了他们组织的“南学会”,成为通讯会友,借此机会向谭嗣同等求教学问,交流思想。同年,儿子杨开智出生。戊戌变法失败后,避居家乡,研究经世之学。无论是研究学问还是做人,都具有坚忍精神,他说:“吾无过人者,惟于坚忍二字颇为着力,常欲以久制胜。”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杨昌济继续隐居乡间授徒、自学。这一年,长女杨琼不幸夭亡。

9
! l7 J& T) i0 [+ p& ?4 m

8.jpg

9.jpg

10.jpg

86 y( B6 s' L* F* M: b7 C5 O0 ^5 |
     杨昌济的教育思想承接明朝大思想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而来,又接收了西方泡尔生等教育家现代教育思想,提出了:知行统一,注重实践,反对空谈;以道德教育为中心,提出“立志、理想、爱国、殉国、勤勉、存诚、立功、勇敢、坚忍、贵我通今”等10方面内容;教育普及应与提高相结合;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反对赶时髦的留学之风;注重发现、爱护和培养人才,此乃“悠悠万事,惟此为大”;洋为中用,反对全盘西化。杨昌济经常以爱国和进步的道德思想教育学生,引导他们做有益于社会的光明正大的人。教育学生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为国家为民族献身精神,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并善于“自理其身”;要能够耐得住清贫和寂寞,在任何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都不自甘沉沦。杨昌济还教育学生要注重身体力行的作用,他认为一个人要想树立一种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就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讲求实际。他还认为,要做到身体力行必须珍惜时间,兢兢业业地按时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并强调“凡事有可今日为之者,即宜今日为之,断不可留待明日,有因一日之迟而误事机者矣。且明日又有明日当为之事,今以今日当为之事留待明日,是先夺去明日一分之日力,而明日当为之事必有不能即办者矣。如此逐日积压,事愈多而心愈纷,如欠债然,将终身无有肃清之一日”。


& v8 c  i- m; R4 J    栏目中,三位嘉宾演员送上他们的歌声,与现场朋友一起分享栏目带来的精彩与震撼。朋友们欣赏到 的歌曲有,栏目嘉宾★华章配乐朗诵《致橡树》《走西口》《等我们老的时候》,栏目嘉宾☆小芳演唱歌曲《祝福祖国》《爱在天地间》《祖国知道》,栏目嘉宾★子唐演唱歌曲《思念天边的你》《闯码头》《情锁》,栏目嘉宾☆悟语演唱歌曲《春满杏花沟》《天边传来一首歌》《幸福永远》。《生日密码》栏目宗旨在于通过每一期的节目,重点介绍一位当日出生的名人,我们将以全新的视角、独特的语言、多样的形式,向您全面、立体的介绍名人,了解名人的生平轶事、成长经历及重大贡献,激励网友奋发图强,弘扬拼搏进取正能量。栏目在主持人的答谢声中,圆满结束。. Z" k6 \/ c9 Z; l1 u
: ~0 T9 S) l7 h; i1 Y  T5 g5 a
* @7 |  T! Q! c& g
7
2 O" F% `0 c' q7 f% j" v( `  w" |% S, A, G. L) F- r

房间路径
2 A6 a, L' Z2 d9 g5 ^3 W2 w3 F, J聊天大厅->VV官方活动->VV官方艺术学院[电信]

房间ID:601195

34

$ s2 e  h: z& b6 c

点击阅读《VV宣传》更多活动追踪>>>>

点击下载VV娱乐社区最新版>>>>

点击这里开通“VIP”服务>>>>

点击观看更多精彩活动>>>>

点击查看更多应用>>>>


) y# U$ k/ F8 ^9 ], Q( ^4 G
$ a* L7 q( u0 C+ v" L9 s1 {4 a, F; E2 ?2 d2 M

+ F) K! e. u/ Y* P
8 G9 g  X1 e$ `4 M% i5 [! P# E6 ^

: Z+ p7 q2 h2 q7 r: O; f% o- H/ o% d; T
, ]* l7 Y, x% c4 S# R/ Z4 ~
【责任编辑:52365】
, |% R' L( T$ }$ i( J  {

121.jpg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