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记【宣】6.13【名师点评】第145期:浅议诵读中的情感感知力 记者:无言 52338(V娱)

分享到:
本帖最后由 52338 于 2023-6-14 21:20 编辑

【名师点评】第145期:浅议诵读中的情感感知力
.
记者:无言
来源:VV-VV主诵家族歌房-693207

.

.
       “情”是所有艺术创作的生命,没有情感,也就无所谓艺术。朗诵作为有声语言表达的艺术,自然也离不开情感的感知、掌控和运用。6月13日晚19:00,著名朗诵导师如烟做客VV主诵品牌栏目【名师点评】第145期现场,与诵友们零距离浅议诵读中的情感感知力的话题,以帮助广大诵友提升对作品情感感知力,更好的在朗诵中把握好情感,让自己的朗诵更有艺术感染力。

.

.
    《名师点评》栏目是VV官方举办的一档公益朗诵教学栏目,旨在调动广大诵读爱好者的积极性,营造良好诵读氛围,提升诵读者们的朗诵水平!栏目周二晚19-21点开办,栏目邀请了众多知名朗诵导师,现场与诵友互动交流,进行一对一点评指导。让大家齐聚693207歌房感受声音之美,共享一场散发语言艺术魅力的视听盛宴。

.

.
    北京时间当晚19:00,栏目主持鸟儿亮相栏目主持席并邀请导师如烟上麦,开启了【名师点评】第145期:浅议诵读中的情感感知力的点评之旅。导师如烟性格达观,涉猎广泛,满眼热望,一颗诗心。常怀小美好,拙笔记微观。和兑东北内蒙大区导师、和兑淓香四逸家族导师总督导、晋城市作家协会会员、晋城市朗诵家协会会员、晋城市第四届文代会委员。荣获第四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山西赛区路演三等奖,晋城市首届工美人“吉利尔”杯演讲赛一等奖获。其文字作品散见于《丹源文学》《太行日报》《太行晚报》《太行文学》《甘肃绿州文苑》等纸媒及《今日头条》《凤凰新闻》《简书》《大河文学》等网媒。

.

.
    当晚的栏目分“范文解析”和“互动点评”两个环节。在“范文解析”环节,导师如烟先是简要阐述了感知力的内涵,如烟导师指出:所谓的感知就是感觉和知觉的总称,是对作品的一种感性和理性的理解。之后又带领现场诵友一同赏析了当期互动文章《黄昏里的琴声》。如烟导师指出:文章《黄昏里的琴声》是已故诗人汪国真的一篇短小精悍的抒情散文,汪国真的诗歌,在主题上积极向上、昂扬而又超脱。作品的一个特征经常是提出问题,而这问题是每一个人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的,其着眼点是生活的导向实践,并从中略加深化,拿出一些人所共知的哲理。

.

.
    如烟老师指出,要朗诵好散文《黄昏里的琴声》,首先要这篇文章的内容和寓意要有一个深入细致的感知,这就是《黄昏里的琴声》写的虽然是琴声,但不仅仅有琴声。更主要的是散文带有一定的托事寓理的色彩,真正的用意在于鼓励人们在受到挫折、迷失方向后,不要一味沉湎于忧郁烦恼之中,而应直面生活,振作精神,创造美丽的人生。在领会到文章的思想内涵的基础上,注意层次的变化、重音的把握和情感的融入,就能用把握住情感的主基调,通过富有情感的朗诵,感染和打动听众,达到预期效果。

.

.
    “互动点评”环节,回眸、晓晓、悠斋夜、安心、梅朵、一萍、和兑秀儿、澄然、荷花、上善若水、流光溢彩等上麦点诵了汪国真的散文《黄昏里的琴声》。导师如烟认真倾听并一一给以了点评,导师如烟在点评中肯定了上麦者的整体诵读基本功扎实、声音可塑性很强。不足的方面体现在对原文的思想内涵感知不是很到位,导致诵读时存在重音落点有偏差、层次没有变化、文字调值不准确等。整个点评历时两个多小时,最后在导师如烟的示范诵读和小结中落幕。

.

.




【责任编辑:52338】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简简单单~自由自在










节目单吻合度:13/13*100%=100%
出镜率:1/13*100%=7%
活动准时开始:准时+1
活动时长:120分钟+1
活动气氛:2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简简单单~自由自在
简简单单~自由自在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