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经典栏目] 【官】【活动现场】6.2《生日密码》第28期:历史地理学家杨守敬 记者 爱无声-52311

分享到:
本帖最后由 52311 于 2018-6-2 22:41 编辑
! ~) ]6 D4 R/ P8 I9 U
! G" J1 z! p  c3 I, u7 R# AVV宣传
3 M& L% P0 x% J


" n5 c: H8 U  g7 K% S) M' h《生日密码》第28期:历史地理学家杨守敬
( u1 j6 d+ t: ^.* w" [4 z  X, V  z  ]
记者:爱无声. _3 }' ^% K! G! N  Z
新闻来源:VV官方活动->官方活动->VV官方艺术学院[电信](601195)

.

20180602 生日密码第28期 历史地理学家杨守敬.jpg

.4 r+ {- h" X$ K
      2018年6月2日讯 杨守敬,湖北省宜都市陆城镇人,谱名开科,榜名恺,更名守敬,晚年自号邻苏老人。清末民初杰出的历史地理学家、金石文字学家、目录版本学家、书法艺术家、泉币学家、藏书家。2018年6月2日晚八点整,VV官方艺术学院承办的经典栏目《生日密码》,将在VV官方活动-VV官方艺术学院[电信]601195房间开播,《生日密码》栏目,黄金强档,现场直播;周六晚八点《生日密码》第28期:历史地理学家杨守敬 将带你揭秘名人轶事。《生日密码》栏目宗旨在于通过每一期的节目,重点介绍一位当日出生的名人,我们将以全新的视角、独特的语言、多样的形式,向您全面、立体的介绍名人,了解名人的生平轶事、成长经历及重大贡献,激励网友奋发图强,弘扬拼搏进取正能量。栏目组准备了大烟花、水晶会员、红色VIP送给关注栏目的朋友们。《生日密码》与你相约VV官方艺术学院[电信]601195,不见不散!7 ]: F: j/ ]7 r0 B) b3 w. i. v

.

1.jpg

2.jpg

3.jpg

.

$ I+ F" Z! V. x; |( t* p      人物生平( H! D* V- l+ y. ?! P) ?# m- i
      1839年6月2日,杨守敬生于宜都陆城一个商人家庭。杨守敬4岁丧父,5岁由母亲启蒙教字习诗。1848年,从谢先生读书。1849年,因家贫辍学习商站柜台,坚持自学。1856年,工小楷。1857年,中秀才。1862年,中第八十名举人。与陈一山金石志同道合。1863年,得力潘存金石指导,月下拓《修太公庙碑》。1865年,任北京景山官学教习。到北京琉璃厂物色碑版文字,与邓铁香金石之好。1866年,专心金石研究。1867年,著《激素飞清阁评碑记》,提出“金石之学,以考证文字为上,玩其书法次之”。批评“染翰之家,又或专注《集帖》,不复上窥汉魏。”杨守敬由京城赴山西高平,过之见“庙有碑”,自携毡拓之工具前往拓片。1868年,潘存指教杨守敬摹《郑文公碑》,知学碑从“六朝真口之祖”人手,“绝少流弊”。1869年,在荆州府估衣店购金石文字数干种。1872年,谋刻《望堂金石》,将所搜集的汉魏六朝的金石文字进十;翻刻成集,认为以双钩之法最善,钩摹之精能存其神采。1874年,考取国史馆誊录。1875年,携碑版由天津到上海,龚孝恭为杨守敬金石知识之渊博所折服。1877年,辑《楷法溯源》成,编《元押》(亦作“ 元戳 ”,系镌刻花写姓名的印章)一书。时嗜好印章者,竞羡秦汉真品十不得一,而元押尚有魏晋遗意,杨守敬因其易得而编成《元押》一书。1878年,与夫人龚氏及长子杨必钧(道承)携《楷法溯源》版去武昌卖书。1879年,以知县候选,任教谕、两湖书院地理教授,勤成(存古)学堂总教长。在武昌为倪模刻《古今钱略》。1880年,出使日本,为日本公使何如璋的随员,负责馆内文化事务。期间,与日本汉学书法家论碑,被称为“杨守敬旋风”。首次利用进步技术缩印古碑《寰宇贞打图》,此为治文史、艺术者重要藏书。1882年,归国后选授黄冈县教谕。1884年6月,任黄州府学教谕。7月,黎庶昌奏保杨守敬“学问优长,与东土人士交接,甚有声誉”,以知县遇缺即选并加五品衔。1888年,湖北学政奏保“公博学多闻,士林推重,加一级”。为奋战台湾的福建提督父母撰墓志铭。被湖广总督张之洞聘任为两湖书院教习。1902年,调任勤成学堂总教长。学政蒋式芬奏保杨守敬“学术渊博,后进师资,研精考古,至老不衰,为湖北师儒,宿学之冠,加四品衔”。1903年,朝廷开经济特科,总督张之洞、巡抚端方合词保奏名列第一,云:杨守敬老成硕望,博览群书,致力舆地学数十年。于历代沿革、险要洽熟精详。著书满家,卓然可传于世。刻《壬癸金石跋》,杨守敬碑学获“屹海内南北两大家”之誉(北为李葆恂)。1904年,《古泉薮》十六册集成,《飞清阁钱谱》稿成。1905年,提学使黄绍箕聘为学务处议绅。1906年5月,选授安徽霍山县知县,辞未赴任。1907年,改勤成学堂为存古学堂,仍任总教长。总督张之洞保以内阁中书用。礼部陈宝琛咨举为礼部顾问官。1909年,任礼部顾问官。1910年,兼聘为湖北通志局纂修。1914年(民国三年),总统、副总统雅重于杨守敬,敦聘为国府顾问,他以年老致仕,不求闻达辞。又催扶杖北行,以参政院参政相嘱,谓政治学非所长,力辞不获。并聘为清史馆纂修。1915年1月9日(民国四年甲寅十一月二十四日),在北京无疾而逝,终年76岁。大总统袁世凯策令:“参政院参政杨守敬,学术湛深,著述宏富,硕德耆献,海内知名。其生平事实,著宣付国史馆立传,以彰宿学。”归葬之日,政府派专车护送灵柩回宜都,葬祖茔龙窝。
1 @% U+ ?' w1 D9 M8 S

.

4.jpg

5.jpg

6.jpg

.  V" n% l* [5 B# s0 x) }1 g
      主要成就
% J, @1 X6 ^5 n- ?; h; g      书法成就:杨守敬先生的书法在其众多的成就中,位列第三,但这丝毫不影响其在中国书法史上“亦足睥睨一世,高居上座”(虞逸夫)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鸿篇巨制,彪炳千秋的书法理论杨守敬主张书法要“变”,变即是创新。他阐述后人的书法与前贤的书法“笔笔求肖,字字求合,终门外汉也”。他所著述的《楷法溯源》,洋洋洒洒14卷,目录1卷。“大抵六朝书法,皆以侧锋取势。”所谓藏锋者,并外锋在画中之谓,盖即如锥画沙、如印印泥、折钗股、屋漏痕之谓。后人求藏锋之说而不得,便创为中锋以当之。其说亦是甚辩,而学其法者,书必不佳。且不说他人,试观二王,有一笔不侧锋乎?惟侧锋而后有开阖、有阴阳、有向背、有转折、有轻重、有起收、有停顿,古人所贵能用笔者以此,若锋在画中,是信笔而为之,毫必无力,安能力透纸背?且亦安能诸法之妙乎?”这则见解令人耳目一新,对先贤“笔笔中锋”、“用笔千古不易”的观点是一个重大的冲击,也让人明白了一种哲理,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物。泉币研究:晚清时期,在古籍版本和金石学界颇孚盛誉的杨守敬也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古泉学家和著名书法家。杨守敬曾两赴礼闱不授,遂考取景山官学教习,期满用教职。后充任驻日公使黎庶昌随员。回国后,选黄冈县教谕,寻调黄州府教授。杨守敬书迹益为名贵。印行《邻苏老人手书题跋》,则因其书名特盛也。笔者藏有杨氏致梁鼎芬(节庵)书札数通,今为附印其求梁氏代撰贺缪荃孙(筱珊)寿联文一通,用存一代名流佳话。此百年前泉家手泽。金石文字学:重点研究的是铜、石器物上面古文字,如古代石碑、古铜币、青铜器等古代文物上面的文字,其代表著作有《湖北金石志》、《日本金石志》、《古泉薮》、《望堂金石》等10多部。舆地研究:杨守敬一生虽未曾中过进士,但在学术界却颇负盛名。杨氏学术成就最著者为与地之学,被誉为"开舆地学之新纪元"的历史地理学家。杨守敬为写《水经注疏》对《水经》和《水经注》作了深入研究和考订,他总结前人研究成果,比前人的研究更为周详,所著《水经注疏》40卷,使中国沿革地理学达到了高峰,其舆地学与王念孙、段玉裁的小学和李善兰的算学被誉为清代“三绝”。除此以外,杨先生编绘的《历代舆地沿革图》、《历代舆地沿革险要图》和《水经注图》等亦不失为鸿篇巨著。杨守敬一生尤以舆地学的成就最为突出,代表作是与门人熊会贞历时数十年写成的水经注疏》。《水经注》是郦道元为《水经》所作的注文。
" m! z) t* |7 v( H0 O1 V- O

.

7.jpg

8.jpg

9.jpg

.6 U2 ?1 m& j: J1 I6 O
      后世影响
: l4 v1 r! t+ b, G6 p      《清史稿·列传》:杨守敬,其学通博,精舆地,用力于水经尤勤;通训诂,考证金石文字,能书摹钟鼎至精;工俪体,为箴铭之属,古奥耸拔,文如其人;以举人官黄冈教谕,加中书衔,常游日本,为鄂学灵光者垂二十年。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许嘉璐:《水经注疏》为杨氏用力最勤成就最大之玺皇巨制,其于郦学可谓前无古人。杨守敬《水经注疏》问世后,国学大师汪辟疆《明清两代整理〈水经注〉之总成绩》:抉择精审,包孕宏富。前修是者,片长必录,非者必严加绳正,至于期当;其引而未申者,稽考不厌其详。故精语络绎,神智焕发,真集向来治郦《注》之大成也。郦学家地理学派创始人之一熊会贞:传世书法古茂,直逼汉魏,盖世无双。杨守敬研究会会长陈上岷:熔汉铸唐,兼有分隶引楷之长,在清代末期,真可以说是继往开来,独拔艺林。方志学家、当代学者朱士嘉:迄于清末,杨惺吾先生崛起楚北,竭数十年精力于此,集诸家之大成,盖近百年来治历史地理者无能出其古焉。杨守敬故居位于宜都市陆城邻苏巷30号,是1986年宜都市人民政府为纪念杨守敬,报经中宣部、湖北省委宣传部批准建立的。 清道光20年(1840年)建,同治二年(1863年)续修,1986年根据中共宜部、湖北省委宣传部意见,经湖北省文化厅批准,宜都市人民政府将故居维修后在故居内举办纪念陈列并对外开放。杨守敬故居占地3121平方米,建筑面积1633.3平方米,木结构建筑,大门面对清江,中轴线对称布局,二进八开间,三天井将前后二进分开,前一幢一层,有客厅、厢房,后一栋二层,有卧室、书房、藏书楼。外围风格为白色斗墙和青灰色小瓦,与四邻相接处均为高大的风火墙,整个建筑掩映在绿树丛中,古朴、庄重、典雅,是该地区土汉民族杂居地带仅存的典型建筑。故居内保存有杨守敬生活原状并设有陈列展览。 1992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 2000年,宜昌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被省政府推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05月25日,杨守敬故居和墓地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杨守敬纪念馆位于宜都市邻苏巷30号。平面布局呈长方形,北边为大门,由北向南依次为望堂,藏书楼、纪念厅室等组成,后面为行政业务办公场所。清代微派民居建筑风格,总建筑面积350平方米,砖木结构建筑。1987年8月,宜都市成立杨守敬纪念馆。从事收藏研究,展览研究等工作。; P6 d" [! r* N% I1 ~% k

.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房间路径

VV官方活动->官方活动->VV官方艺术学院[电信]

房间ID:601195

- U% l- V( \. h


: Z7 H+ J- S$ T. S) m0 u" X; A

点击阅读《VV宣传》更多活动追踪>>>>

点击下载VV娱乐社区最新版>>>>

点击这里开通“VIP”服务>>>>

点击观看更多精彩活动>>>>

点击查看更多应用>>>>

【责任编辑:52311】

选择回归是因为有所留恋!

QQ图片.jpg


& m& {8 G6 u. G9 a

选择回归是因为有所留恋!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