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3.28 怪病责于痰 记者:魔咖【记】52346

分享到:
本帖最后由 52346 于 2018-3-30 14:08 编辑
4 l1 B$ w; x9 A6 }, Y
/ n) l  q% a5 y- E, f) R+ WVV宣传
' a( }/ k' P( E+ H' f/ H" U


* d+ u, T- Z8 e. S) u) j怪病责于痰


7 ?  p( s$ G1 X记者:魔咖/ |# T/ c# {, n3 N/ R2 @5 t
新闻来源:聊天大厅->官方专区->合作体验一区->只有医生知道—东直门医院(667012)

* x/ x9 P* E6 {' O& Z6 T  ]

00.png

3 P" d4 i# X  C0 V, j5 z# F1 I0 I
   2018年3月29日讯“痰生百病"、“百病皆由痰作祟’据考证,本说法可能源于李时珍《濒湖脉学》。《濒湖脉学》指出:“滑脉为阳元气衰,痰生百病食生灾".3月28日上午13点,怪病责于痰。在聊天大厅->官方专区->合作体验一区->只有医生知道—东直门医院(667012)如期开播,本期请到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国际部,康雷客座现场,给近2000位聊友聊一聊为什么说怪病责于痰。
1 O) V& h9 w6 ]2 M2 Y8 r" E6 Z5 z& q* V& O$ N8 @# q
    康雷,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姜良铎教授学术继承人。擅长: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医学的体质观念,对个人不同体质进行整体调理,针对脑血管病、失眠、眩晕、头痛、记忆力减退、功能性胃肠疾病、慢性疲劳综合症、多汗症、情绪障碍等亚健康状态进行中医综合调理。
6 ~* }6 K) ?2 n! x/ ^2 X3 ~
# P- v8 Q% Y$ b& S% R$ K3 ^  B' W

1.png


9 B9 x$ f$ ]0 s+ _6 z: R4 k    北京时间上午10点,只有医生知道—东直门医院(667012)人潮涌动、鲜花满屏。随着导播的切入,特邀专家康雷向大家问好,接着开启了为什么说怪病责于痰的话题。" I, [6 s! E5 V5 D

' p* ?& Y8 j9 @: U    中医所说的“痰”含义很广,凡是由于人体水液代谢障碍而形成的病理 产物中较稠浊的部分都可称之为“痰”,而其中清稀的部分称之为“饮”,合 称“痰饮”,简称为“痰”。一般所说的“痰”,是指从咽喉咯吐出的看得见的 “痰”,它只是痰的一部分。而中医所说的痰,主要是根据症侯特点来确定 的。例知,患者由于心情抑郁,出现喉中有物梗塞,吐之不出,咽之不下, 但不影响饮食,X线吞钡检查无异常,这在中医叫做“梅核气”,根据其症 侯表现确定病机为“痰气交阻”。
8 X  ~" U' U' P# V$ h4 B  N& Z% P6 k1 ]4 ?+ \

2.png


1 l, P7 n  \/ n" h$ t3 _. |. j    痰是水液代谢的病理产物,因此,要正确理解“百病多由痰作祟”,首先 要了解人体水液代谢的正常过程。生理状态下,人体水液(即津液)是靠水 谷化生的,水谷“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 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素问•经脉别论》)可见,人体的 水液代谢是否正常,取决于脏腑功能是否调和。脾主运化水湿,“脾气散 精”,脾强胃健,则水谷皆化成气血津液,如果脾失健运则留而成痰;肺主一 身之气,通调水道,能将经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输布全身,濡养机体,并把 多余的水液下输膀胱,排出体外。如果肺失宣肃,津液不能输布,则聚而成 痰;肾主调节水液,司膀胱气化,肾气充足,则脾阳得以温运,肺气得以肃 降,开合得利,如果肾气亏损,气化失司,水液稽留,即可生痰;肝主疏泄,肝 气条达,则全身气机通畅,气行则津亦行,如肝失疏泄,气机不利,则津液郁 而成痰;三焦为全身水液之通道,主一身之气化,如果三焦功能失常,则水 液停滞成痰。由此可见,人体的水液代谢与肺脾肾肝三焦等脏腑有关,其中 以肺脾肾三脏关系更为密切,所以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盖 痰即水也,其本在肾,其标在脾”的说法。外感六淫,饮食劳倦,七情内伤, 只要影响肺、脾、肾等脏腑的功能,就很容易引起人体水液代谢的障碍,而 导致痰从内生,因此,临床上许多疾病都伴有痰的症状。故朱丹溪说“百病 中多有兼痰者”。(《丹溪心法•痰•附录》)这就是“百病多由痰作祟”的含义之一。+ @! c" I) w; T% k# Y3 u: H
( u5 T0 u" ^  l+ W& J. _

3.png

' i* o2 H3 I* F
    痰不但是某些疾病的病理产物,而且还是一种致病因素,直接或间接 地作用于人体某一脏腑组织,从而产生新的病变。痰邪致病有随气流行, 无处不到的特点,内而脏腑,外至筋骨皮肉,可以引起许多疾病。故《杂病源 流犀烛》说:“痰之为物,流动不测,故其为害,上至巅顶,下至涌泉,随气升 降,周身内外皆到,五脏六腑俱有”。痰壅于肺,肺失宣降,则见咳喘痰多, 痰阻于心,心血不畅,可见胸闷心悸,甚至痰蒙心窍,造成神昏痴呆;痰火扰 心,发为癫狂;痰留在胃,胃失和降,则恶心呕吐胃脘痞满;痰流窜经络筋 骨,则致瘰疬痰核,肢体麻木,或半身不遂,或阴疽流注等;痰浊上蒙清窍, 则见眩晕、头痛等。可见痰邪为病,范围极广。现代医学的支气管哮喘、肺 炎、冠心病、高血压、中风、淋巴结结核、肿瘤及某些精神病等皆与痰邪致病 有关。这是“百病多由痰作祟”含义之二。: r3 q& N" D& A; v3 b4 m

9 l" j) Q) [2 x. v1 h3 ?    由于痰饮产生的机理错综复杂,加之其随气而行的特点,使得其发病 变幻莫测,且病势缠绵,给辨证和治疗带来许多困难。因此,中医常把一些 临床表现复杂,病程较长的疑难病证责之为痰邪作祟,而有所谓“怪病多 痰”之说。清代程文囿在《医述》中认为“甚至无端弄鬼,似祟非祟,悉属痰 候”,故创制“礞石滚痰丸”来治疗一些由热痰、顽痰胶结而成的疑难病证, 常能获得意外的效果。再如朱丹溪曾诊治一病妇,其症状为发热恶寒交替, 如患疟疾,且三日一发作,饮食很少,月经不行已有三个月,丹溪按基脉,两脉均无。时值腊月,故辨为虚寒之证,用四物汤加附子等温通之。丹溪觉得 这个诊断可能有错,第二天早上即去看病人,果然病人的言语行走并无怠 倦,决非虚证。仔细推敲,认为是痰邪作祟。乃曰:“经不行者,非无血也, 为痰所碍而不行也。无脉者,非气血衰而脉绝,乃积痰生热,结伏其脉而不 见尔。”用祛痰方法治疗,半月而愈。(《古今医案按》卷三)顽疾怪病责于痰, 是“百病多由痰作祟”含义之三。
- I+ {. o. r+ V8 T1 d" @
( U# y8 D8 k" d% V+ U0 A

5.png


) G. v9 O% N! c  }8 h    历时1多小时的《只有医生知道》结束了,通过专家康雷老师的讲解,让在场的近2000位聊友们认知了为什么说怪病责于痰的知识。关注健康生活,关注VV娱乐社区《只有医生知道》。为健康之路保驾护航。

% \4 m; b  Q5 Q* G7 X9 {4 h6 g2 C6 g% C: ~

" W0 `$ O" B1 o0 @
房间路径$ \0 q9 t5 t. l
聊天大厅->官方专区->合作体验一区->只有医生知道—东直门医院3 c/ v- g7 Y' m& }) b+ {9 a
房间ID:667012

小企鹅.gif


- V( ~0 Y" S) v) K8 ?4 Z

点击阅读《VV宣传》更多活动追踪>>>>

点击下载VV娱乐社区最新版>>>>

点击这里开通“VIP”服务>>>>

点击观看更多精彩活动>>>>

点击查看更多应用>>>>

7 V2 V) u* |: q% l, r) M
【责任编辑:52346】
打造及时、真实、负责、向上的报道空间,让你的付出在我这里得到延伸宣传!

魔咖.jpg

. }- M/ ~% w( t


) b; u: b" M4 T$ j

# b$ \# C# V3 d

打造及时、真实、负责、向上的报道空间,让你的付出在我这里得到延伸宣传!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