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转载】变异的七夕,迷失的情感 思雨

分享到:
本帖最后由 683720 于 2013-1-23 12:40 编辑

变异的七夕,迷失的情感  
原本不想写这篇文章,因为牵扯到七夕。怕冷落到大家的热情,因为热情是无错的。可不写手总痒痒,作罢不能,终还是写了出来。当然这里我得先请兄弟姐妹们手下留情,口中留德,少一些板砖砸来和口水淹来,如此,我便感激不尽了!呵呵。
我自认为,本人在某些方面是个很传统的人,可能是骨子里那些传统的东西在作祟。我向来是不喜欢把“中国的情人节”这顶帽子扣在七夕节的头上的。
不错,七夕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所谓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的人文体现。个人的理解,也可以视做是一种流传和传承。七夕从初始起,就不能视做是情人节的吧?打汉朝起,这就应该是专属于女人的节日。女子们七夕这天向天上的织女星乞求心灵手巧,愿自己的针线女红能得到男人们的青睐,从而来成就一段美好姻缘。由于古时的人们非常重视女子们的针线女红。女人们不会针线女红那是永上不得台面的。从这个角度讲,七夕称做许愿节或许更为恰当!
七夕被冠以中式情人节的帽子是因为它所依附的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只要是个中国人都该了解,我就不再多说了。但是从这个传说本身来讲,它本就不是情人节的本意。牛郎织女是个悲情传说。牛郎和织女一年一次的相会,不过是人们对这个悲情故事的善良告慰,实在是没有什么值得庆贺的成分。留给我们的应该是只有叹惋和伤感。这样看来,七夕这个所谓的中式情人节就背离了它的本味。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钱在作怪,另一方面,是我们的心在作怪。
自从西式情人节在中国开始流行起来以后,商人们每年的2月份都会无比快乐,从经济学角度讲,节日越多商人们就越喜欢。因为有大把的钱可赚了。货币总是在节日里流通的最自由。七夕这个原本在古代社会冷清无比的节日,到今天被人们给披上了情人节的“马甲”。于是乎也就一步登天,红红火火起来。我想大多商人们是不过情人节的,他们只“卖”情人节。我所郁闷的是原来一个好好的传统节日,变成了商人们的谋利工具,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慢慢的引导人们脱离五千年文明的传承轨道,把这原本属于非物资文化遗产的宝贵产物硬是给异化了。这,让我感觉悲哀!
诚然,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未必都是好的,但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并不是七夕这个所谓的中式情人节的本身,而是我们现代人们的情感取向与心态变化。我所以为的情人那是婚前。我不喜欢把未婚前的恋情和婚后红颜或蓝颜之情混为一谈,因为那是两种不同的情感,需要不同的心态来对待。情人节的盛行,从某种方面说,是我们现代中国人情感泛滥和堕落,是现代人对真正不懂情感的迷失!
中国的情人节绝对不是单纯的情人节,我无可厚非恋人们对情人节的向往,这确实是他们的一片快乐天空,哪怕这个节日是篡改而来。但是混迹在情人节中的大多是心怀异胎的已婚男女,是那些打着情人节的幌子,只要性和欲不要真情感的放纵。这就不得不让我们对这个社会是否还有真感情的存在来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所谓的中国情人节说白了是中国式婚外情的发泻口,我所注意的是,中国人越来越富有,中国人的婚姻却越来越象流水。中国的离婚率是一年高过一年,中国人的家越来越不稳定了。五千年文明中,中国人最引以自傲的莫过于家的文化。家承载着整个社会的根系。可很危险是我们都有一个家,这个家中的男人或女人们,却梦想着再去寻找另一个新家,不但是精神上的更欲求现实中的,且不但的更新和替换。想想着实可怕!此为社会和谐之大碍,动乱之根源也!
现代的中国家庭越来越多的为情所困,无数的男人女人们都在大喊比不爱更寂寞。现代人总是梦想对方十全十美,总是幻想对方能容忍自己的一切。精神上的出轨和肉体上的出轨只是个比例问题。情人节的流行,其实就是已婚男女们的潜意识的真实表达。眼见着情感的混乱年代来临,让我对情人节发自心底的抵触。
情人节风盛一时,我可以看到的和我可以想到就是,情人二字象婚姻中的阴魂,象内心深处的一副尖牙,象郁郁寡欢时咬破嘴唇的齿间血。折磨着你,血腥着,刺激着你的脑电波,那么,到底是节日改变了你我,还是你我改变了节日?
说到最后,情人还是自个儿的事。可我想说的是,两情相悦,水乳交融,你可以不过任何情人节,也一样快乐欢愉。因为情人节那只是个形式,本就没有任何意义。顶多也只是红尘里翻一朵漂亮的浪花,着实说来,过一千个情人节,送一万朵玫瑰花,也不如一个内心深处名字的刻画。如此这样,我看这样的情人节还是不过的好!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