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美媒:中国导弹不光威胁美国 总有一天威胁俄罗斯

分享到:

  美国《国家利益》网站7月2日发表文章,围绕中程核力量协定的现状进行了讨论。文章认为,近年来美俄一直在按照这一协定削减弹道和巡航导弹,但其他国家却没有受到限制。面对中国导弹力量不断增强的状况,美国欲修改中程核力量协定,允许美国和俄罗斯在亚洲部署导弹,以此对中国形成遏制之势。
  不甘条约限制 美俄各有动作
  文章指出,媒体一般很少关注军备控制的遵守情况,但美国国务院关于1987年中程核力量协定的状态报告可能成为例外。根据中程核力量协定,美国和俄罗斯不能测试和部署大多数从地面发射的射程在500-5500公里之间的弹道和巡航导弹,无论是核导弹还是常规导弹。但是,根据媒体报道称,莫斯科正在测试的两枚导弹的射程可能就在限制范围内,可能会违反中程核力量协定的规定。随着美国与莫斯科关系跌入谷底,美国希望更多的人来关注这一问题。
  如果莫斯科违反中程核力量协定,那么这就不仅是欧洲的问题了。它也会令奥巴马政府重返亚太地区的政策蒙上新的阴影。在乌克兰事件之前,俄罗斯就已经令美国感到头疼,但并未成为严重威胁。但此后,美国认为欧洲无法维持自身的完整和自由,同时中国的崛起也在重新打造亚洲格局,围绕中程核力量协定展开的激烈讨论进一步加剧了不断抬头的美俄敌对态势。但是,这也为华盛顿提供了一种机遇,让它能够修改这一日渐过进的协定,强化在西太平洋的军事态势。


  二十多年来,美国和俄罗斯都因遵循协定而不能部署中程导弹(和多数较短程导弹),但其他国家所受的约束却并没有如此严格。北京拥有不少被中程核力量禁止的导弹,包括高精准度的道路机动导弹,可能会到邻国造成严重威胁,同时也会对美国在东亚的军事设施构成威胁。终有一天,这些导弹将来也可能会对俄罗斯构成威胁。
  例如,如果台湾与大陆实现统一,那么北京会重新调整导弹部署,设定新的目标,而不会减少库存——莫斯科也可能会成为目标。当然,俄罗斯也一直在努力摆脱中程核力量的束缚。约十年前,俄罗斯高级官员曾表示希望撤出与美国达成的这项协定。双方都不希望担上退出条约的责任,因此建议其他国家也加入,但中国和其他国家显然对这一协议并不感兴趣。
  美国方面似乎也有意重新考虑1987年放弃的那些武器。美国驻东亚部队越来越容易受到中国导弹的威胁,中国可能会将导弹对准美国兵力投送的重要物资——空军基地和航空母舰。要应对这种威胁,现有的防御(无论是主动防御还是被动防御)都可能会付出沉重代价。同时,随着中国军力的持续增长,现有可用能力(如与不依赖近距离基地和核动力攻击潜艇,在争议水域活动不会被发现的远程轰炸机)所肩负的任务也可能会超出自身能力。
  考虑到这些限制,前沿导弹力量或许可以部分解决西太平洋上的这些作战问题。美国已经意识到很多情况很难处理,如机动导弹很难从空中或地面进行定位和摧毁。弹道导弹(从速度方面考虑)和巡航导弹(如果是隐形的话)也可以有效打击多个目标,包括空中防御很强的目标。简言之,地面发射的导弹可以帮助稳定危机,防止中国对美国前沿部署的部队造成严重打击,并准备回击。
  修改条约限制 制衡中国力量发展
  华盛顿应如何利用当前与莫斯科的紧张局势来提升应对北京的长期军事态势?一种选择是放弃中程核力量协定。不过,协定的支持者和反对者都认为得不偿失,这也会消除对俄罗斯部署被禁导弹的限制。还有一种选择是扩大中程核力量协定,将中国纳入其中。不过,北京加入这一协定没有任何好处,而且考虑到自身导弹力量的增长,甚至可能比十年前失去的更多。
  第三种选择是修改这一协定,不过这种选择还没有经过认真讨论。例如,修改关于禁止在全球部署中程核力量协定所禁止类型的导弹,考虑允许美国和俄罗斯在亚洲部署导弹,但禁止在欧洲部署。实际上,在最初的中程核力量协定谈判中,莫斯科希望保留部分部署在中东的导弹,不想销毁全部导弹,华盛顿最终没有同意。但在当前的战略环境中,在不完全扰乱欧洲军事平衡的前提下,一种选择是允许双方制衡中国的导弹建设,确保北京和莫斯科的关系不会过于亲密。
  军备控制的支持者可能认为这种选择并不可行。修改后的条约可能很难被接受。美国的亚洲盟国不希望美国在本国领土上部署导弹,也不希望俄罗斯在自己的邻国部署导弹。欧洲盟国可能担心俄罗斯的新导弹有天会指向自己。而且中国可能会快速做出回应,扩大自己的导弹力量,以保持数量优势。
  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慎重考虑,但也许并没有看起来那么难。例如,条约正确但并不一定就适用。如果中国的军力继续增长,态势更加自信,那么日本菲律宾等盟国可能会越来越希望美国在其国土上部署导弹,也越来越愿意容忍俄罗斯主要针对中国而部署的武器。如果美国在亚洲部署导弹的同时能够增加在欧洲的战斗空军,那么北约盟国可能不会过于担忧。最后,虽然作为回应中国可能会建造更多导弹,但并不希望同时与两大强国同时展开军备竞赛。
  也许最重要的是,仅修改条约就可以将北京置于尴尬境地,尤其是如果北京要承担批评的情况下。一方面,如果什么也不做,自己的军事优势就面临被削弱的风险。另一方面,加快军事建设就会遭到该区其他国家的反对。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中国可能会愿意限制美俄的部署,同时就对自己的导弹力量限制进行协商——虽然中程核力量协定中并没有全面禁令,但包括一些有意义的数量和质量限制。简言之。美国可能会拥有当前并不具备的砝码,一种可帮助形成东亚长期军事平衡的砝码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