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记【宣】8.3【名师点评】第67期 记者:执白 52309 (V娱)

分享到:
本帖最后由 52309 于 2021-8-4 23:38 编辑

【名师点评】第67期


记者:执白

来源:VV音乐-VV主诵认证歌房-30003




   大家开讲,名师点评。诵读经典,启迪人生智慧。2021年8月3日19:00,在VV30003主诵认证歌房,VV官方《名师点评》第67期如期开播。热爱朗诵艺术的诵友们相约30003歌房,聆听王建华老师《朗诵中规定情境与人物刻化》的专家讲座,诵读美文《遥远的绝响》,感受声音之美,共享语言艺术魅力的视听盛宴!



   当晚北京时间19:00,伴随着悠扬舒缓的旋律,主持白小白走上视窗舞台,热情洋溢地为本期《名师点评》致开场词。今晚特邀了王建华老师为栏目主讲与点评嘉宾。王建华老师,国家一级演员,中国语言艺术高级教师,中国语言现代化学会语言艺术专业委员会理事,文促会语艺委理事,石家庄指导基地主任;曾任河北传媒学院表演艺术学院教授,现任河北一炬辉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他为大家开讲的题目是《朗诵中规定情境与人物刻化》,结合余秋雨著名散文《遥远的绝响》,与大家一起分享诵读中如何刻化人物。



   鲜花掌声中,王建华老师走上讲台,开始了今晚《朗诵中规定情境与人物刻化》的开讲。规定情境,是指诵读文本中作者已经规定了的时间、地点、人物和生活环境,以及时代背景、事件、情节和情节发展等。也包括诵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合情合理的补充和音乐的设计等。有了了规定好的情境,就为诵读者提供创作的背景资料。作者规定好的情境,这是一种假设(定),加上诵读者的艺术虚构,对刻化人物有做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把握人物行动,尤其是内在的有机的行动,要符合了作者(文本)的规定情境。



   如何通过朗诵(声音)来刻化人物,王老师做了详细的介绍。用朗诵来刻化人物,是一次“二度创作”。人物的刻化已经由文学作品展现出来。朗诵者通过声音刻化人物,主要是通过气息运用,速度节奏处理,性格化语言,声音形象等,进行二度创作。第一行动性。人物的行动是通过情节来表达的。有情节就一定会有“冲突”,语言的、心理的,肢体的,诵读者抓住了“冲突”,就抓住了人物的行动。第二性格化。不同的年龄,出身背景,道德品质,人物语言等绝不是抽象的,是客观的、生动的,你会感受到声音色彩。看文章,你好像“听到人物”,不同的声音、语调、语式,看到他们不同的音容笑貌和气质等。《遥远的绝响》中五个人物,当你赋予他们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时,朗诵的时候,努力去刻化,其效果就会不一样。第三感情充沛。朗诵者热情洋溢,感情饱满,就给人以美的享受,启发人思考。对此,王老师在讲解中,分别用不同的声音、语调诵读了文本中五个人物的对话。那么惟妙惟肖的诵读声,让听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声音对人物刻化的重要性和技巧上,王老师有着独到的见解:一是在规定情境中,达到诵读者的意向和目的。二是声音化妆。通过朗诵者的声音塑造人物。五个人物不能用一个声音塑造。改变声音,语音长短,音量、音色、音长,音速等。不同身份的人物,采取不同的节奏,不同声音来塑造。在声音的化妆中,感受人物,看到人物。用声音远近,气势,强弱来立体地刻画。三是技术层面的刻化。文章中的语言,不能用一种声音来表达。技术层面上,要按照语气、语调、语式等规定情境中塑造人物。四是用“内心识相”来表达情感。也就是用诵读者的内心情感,来刻化人物形象。文本中的内心识相是作者的东西,他有自己的内心识相,但是,我们通过声音表达内心的感受,在朗诵中每句话,要找到合理的内心识相,“真听真看真感受”了,内心的情感才能准确地表达出来,这点很重要。



   《遥远的绝响》是一篇很经典的散文。王老师针对散文的朗诵技巧,为大家做了简单讲解。散文很讲究,形象和语境的展示很充分。作者通过主观视觉,写出的散文更具有意境。如何诵读散文,第一体会语句、入情入境。读书要由旁观者成为当局者。“悲伤着人物的悲伤,幸福着人物的幸福”。第二点用心感受、运用想象。感受是理解到声音表达的桥梁。感知与外受制于心,运用想象力,在感受的过程中,通过诵读得以释放。譬如人物、景物和事物,以及画面在脑子里活跃起来。第三形成语言、有机结合。通过感官上的刺激,积极的内心反应,让“人、事、物、景”文字的表达生动起来。第四语言生动、体现情感。属于叙述性的散文。诵读的时候轻柔温婉,娓娓动听;抒情性的散文,当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读出形散神聚的特点来;第五传递智慧(思想)、着眼受众。诵读是对文本的升华,朗诵是有一定目的性的艺术活动。最终热爱诵读和朗诵艺术,落脚点回归在:打动受众的内心,启迪受众,感悟人生智慧。



   今晚,王建华老师唯美、专业的精彩大家演讲,激发了诵友们诵读热情的高涨。诵友晓晓、陌上欢歌、荷语、伊朵、浅秋等先后上麦,朗诵了余秋雨的经典散文《遥远的绝响》。对于他们的诵读,王建华老师给予了一对一的点评。肯定了他们诵读中声音的个性美,又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方面。他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希望:一是进一步熟悉文本中刻化人物的关键词汇。诵读中语速的掌控很重要;二是深入理解人物内心和人物身份、历史背景等,有助于诵读中对人物的刻化,更形象真实更生动立体;三是适当的利用声音化妆,可以不受限制地,在二度创作中适度地“夸张”,让文本中的人物“活起来”,依此来感动和打动受众(听众)。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名师的演讲还意犹未尽,名师的点评犹若耳旁的时候,2个小时已经悄然过去。本期《名师点评》在主持白小白的美好祝愿中落下了帷幕。


【责任编辑:52309】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本帖最后由 52378 于 2021-8-4 19:11 编辑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