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草庐归梦·隔世的菊香

分享到: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的情怀多半是悲秋伤春、忧郁低沉。在风雨飘摇的人世间,他们的心灵需要安然的依托,需要诗意的栖居,需要宁静的皈依。或寻志趣相投的友人交流思想、品茶悟道、切磋琴艺。有如管鲍之交,有如子期与伯牙的高山流水。然而知音可遇不可求,那些不屑权贵而孤高出尘的隐士,他们放弃了对朋友、情人、明君的追寻。或寄情于山水风月、或梦断于桃源柴舍。有如梅妻鹤子的林和靖,有如酒剑平生的李太白,亦有采菊东篱的陶渊明。菊花的飘逸脱尘与陶潜安贫乐道、孤标傲世的完美品性叠合在一起,就像一幅恬静淡远的水墨画,凝聚了他隐逸人生的灵性与神韵。菊花是知音,是他红尘中的归宿。

  众芳摇落,万木凋零,而菊花却在萧然的秋风里迎霜开放,给荒芜清冷的大自然增添无尽的情趣与超逸。历代文人喜好咏菊,写出数不胜数的菊花诗赋。而最能刻画菊花神髓,莫过于归耕田园的陶渊明。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可谓妇孺皆知,千古传唱。诗人淡泊孤高、卓然离俗的情操与菊花相通,那种悠然自得、洁身自好的心性让人追慕。《红楼梦》中咏菊诗会上十二首菊花诗与陶渊明相关的就有五首。薛宝钗的《画菊》“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探春的《簪菊》“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以及林黛玉的《咏菊》、《问菊》和《菊梦》。而黛玉就是凭这三首诗夺魁,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可谓不同凡响。曹雪芹塑造一个纤细敏感、清高傲世、才华过人且处风雨飘摇之境的林黛玉,借她对命运的感叹,对陶渊明的倾慕,来表达他对现实生活的厌倦,无处安身的凄然。也学陶潜,不为官、不出仕,隐居南山,散漫林泉,做着无法实现的桃源梦。在菊花围绕的柴门里,陶公用过人的才华,独创了田园诗句,打破了玄言诗的统治。用其新颖别致的思想内涵与独特高洁的艺术风格,给诗坛带来清新的气息,升华至另一种高度。“孤标傲世皆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这些诗句写出菊花完美的性格,也写出世人对陶渊明的评价与仰慕。

  南朝宋人檀道鸾《续晋阳秋》中记载了陶渊明与菊花的一则故事:有一年重阳节,他在东篱下赏菊,抚琴吟唱,忽而酒兴大发却没有备酒过节,只好漫步菊丛,采摘了一大束菊花,坐在屋旁篱畔惆怅。猛然抬头见一白衣使者载酒而来。一问才知是江州刺史王弘派来的送酒差使,王弘久欲结识这位名士,曾多次给陶渊明送酒。陶渊明大喜,立即开坛于花丛中畅饮,酒酣而诗兴起,吟起了《九月闲居》这一首名诗。陶公咏菊、白衣送酒的故事也成为后世文人喜好的典故。

  陶公咏菊、白衣送酒的故事很远,离我千年。又似乎很近,只是回眸过往的瞬间。历史的长河在身边淙淙流过,一路风尘你失落了很多,却无法计量都是些什么。然而诗人在隐逸的生涯中,内心想必也有过几度徘徊。只是终究还是不愿随波逐流,放弃了黑暗的现实社会,远离万丈红尘,追求超越的闲隐境界。我忽然明白了你的沉重,明白了你的悲凉。或许没有谁愿意庸碌一生,没有谁愿意虚度华年,不同的生活背景下会造就不同的人生。如果有一天你逃避了喧嚣,终有一天也会厌倦宁静。我们回望了从前的美好,却不知现在也会成为曾经,将来又是这样的重复。无论选择了哪种生活方式,都无法洒脱自如,无法颖悟超脱。清醒是苦痛,沉迷是悲哀。在无边无际的人世生涯里,各自去追寻自我的归宿吧。

  菊花清晰地绽放,带着隔世的遗香,温润在我柔软易感的心上。不知道此生我的知音是谁,是某个与我擦肩而过的路人?是挂在天上的那轮明月?抑或是风雪中的那剪梅花?这些都已然不重要了。在漫长的人生苦旅中,不要有太多的留连,不要有太多的纠缠。我是带着感动走进陶公的菊花情怀里,这样的感动一生也许只有一次,这样的感动一生也许只要一次。来时,不做轻松的怀想。离去,不做失落的回眸。折一束菊花,我又将远行。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