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韩名人:理解中国民族自豪 奋发图强终屹立世界

分享到:
  国东北亚历史财团秘书长石东演接受本报专访称
  韩中首脑已积累深厚信赖关系
  中国[被过滤]习近平今日访问韩国,这是他去年年初就任[被过滤]后首次访韩。外界对东亚格局下中韩关系的发展给予颇多关注,尤其是最近日本同中韩在多个领域发生摩擦。中韩关系会怎么发展?两国如何面对日本的历史问题?《环球时报》记者就这些问题专访了韩国东北亚历史财团秘书长石东演。
  环球时报:去年朴槿惠总统访问了中国,对于习近平主席此次访问韩国,您有什么期待?您如何看待过去一年多中韩关系的发展?
  石东演: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两国扎扎实实地推行两国首脑协议事项与“韩中面向未来联合声明”的后续工作,充实了韩中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朴总统和习主席之间积累了深厚的信赖关系,它是发展韩中关系的宝贵资产。此次习近平主席访韩,将全面加强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但增进经济领域合作,而且还提升外交安全领域合作,树立韩中关系新的里程碑。
  环球时报:英国《金融时报》6月30日发表社评称:中国“近韩疏朝”是件好事,但韩国还需付出亲近中国的副作用——有可能沦为中国一个卫星国。您怎么看这一观点?   石东演:中国政府在阐明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时,强调中国与周边国家是命运共同体。韩国期待中国为朝鲜半岛和平与统一起到积极作用。
  关于韩国将沦为中国卫星国的猜测实在荒诞无稽,它丝毫没有考虑到东亚主要国家间的力量对比关系、时代精神或者韩国的国力、外交实力。况且,韩国绝没有忘记过去丧权辱国的惨痛历史教训,有能力和意志捍卫自主国家地位。
  环球时报:中日韩三国领导人会议自2012年以来一直未能召开,三国合作给人一种停滞的感觉,情况是这样吗?您觉得根本原因是什么?
  石东演:过去两年来韩中日三国首脑会议没有召开,估计今年也很难举行。2011年9月韩中日合作事务局在首尔出台,但是韩中日合作的动力却消失,很令人惋惜。
  从时机上看,2012年日本的钓鱼岛“国有化”问题、独岛与“慰安妇”问题、安倍首相参拜[被过滤]等接踵而至,日本与韩中之间的关系被认为跌入最低谷。日本右倾化加强,最近重新调查有关日本军“慰安妇”问题的“河野谈话”、重新解释宪法行使集体自卫权等做法加深了日本与韩中之间的矛盾,刺激民族主义情绪,反过来又破坏了东亚的和平与稳定,形成恶性循环。日本应正视历史,采取谦逊态度,只有这样才可以解决问题和理清头绪。
  环球时报:“慰安妇”等问题是中韩同日本之间的一根刺,日本就“河野谈话”发表报告显示了它对待历史问题的倾向,您觉得中韩在这方面可如何合作?
  石东演:“慰安妇”问题是女性名誉与尊严这一普世人权遭受蹂躏的问题,它不是加害国日本与受害国韩国、中国等国家的问题,而是日本与国际社会的问题。韩国与中国应该做出努力,促使日本政府聆听国际社会的声音。
  日本政府应把“河野谈话”发表20年来积累的调查研究成果和新发现的资料以及国际社会的声音,反映到“河野谈话”里,继续把它发扬光大。是赢得受害邻国与国际社会信赖和尊敬,还是继续受谴责,完全取决于日本的选择。
  环球时报:您曾长期在华工作,对中国有相当了解。现在您主要关注跟中国有关的哪些话题?关注中国反腐吗?
  石东演:腐败问题不仅是中国面临的难题,更是地球上所有国家面临的现实问题。目前,中国政府非常重视反腐问题,正采取有效措施,而且随着中国社会的多元化,相信问题可迎刃而解。   我很关注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国梦”。我对中国历史有所了解,理解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自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历经耻辱和艰辛,但中国没有屈服,而是奋发图强,终于屹立于世界。韩国也经历了帝国主义压迫,后来靠全民奋斗实现“汉江奇迹”,因此对中国崛起有同病相怜、惺惺相惜的情怀。
  环球时报:您觉得下一步中韩可重点着力于哪些领域的合作?
  石东演:在政治、外交领域,近一年来朴槿惠总统与习近平主席通过4次会面与2次电话通话巩固了信赖与纽带关系。韩中不但进行两国首脑互访,而且在韩中日三国首脑会谈、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东盟+3等会议召开时举行首脑会谈。今后应把这样的首脑对话纳入“战略会话”框架,讨论随时审视两国关系并进一步巩固合作基础的具体方案。今后为了半岛乃至东北亚的和平与稳定,韩中两国应加倍努力,使两国在安保领域也谋求更大的共同利益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