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美媒:中国为何对伊拉克局势沉默 确实无能为力

分享到: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网站6月27日报道,原题:《中国虽是伊拉克头号石油投资国 但缘何对该国局势保持缄默》。文章称,当李长荣(音)2月份抵达伊拉克、前往一座中国建设的电站工作时,他期待的是一份高薪的工作,而不是发现自己被内战威胁所困。
  现在,正在躲避武装“圣战分子”与伊拉克政府之间战斗的他说,自己“整日整夜”都能听见枪声。
  他在电话中补充说:“我和同事们都很担心我们的安全。”


  近年来估计有1万名中国员工前往伊拉克,其中大多数人与中国的石油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李长荣便是其中之一。
  这些中国驻外员工大部分在伊拉克南部什叶派占多数的地区工作,距目前战场很远,而逊尼派也不太可能闯至这里。但伊拉克叛乱分子针对位于首都巴格达以北75英里(约合120公里)处的上述电站的迅速推进令李长荣和大约1200名中方员工被困。
  “我仍在等待撤离,”李长荣26日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希望能尽快离开这里返回中国。这里很危险。”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日前表示,北京将继续密切跟踪局势发展,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全力维护中国在伊拉克人员和企业的安全和合法权益”。国家媒体27日报道称,一场陆空撤离行动拉开帷幕。
  中国社科院中东问题专家殷罡说,尽管中国在伊拉克投资规模达数十亿美元,但对于伊拉克当前局势,北京没有太多可以采取的措施。
  他说,中国对伊拉克政府没什么政治影响力,也无意派遣任何部队支持伊拉克政府。
  中东问题评论人士马晓霖说:“尽管中国在伊拉克拥有重要利益……但并非一个传统的中东事务参与方……在伊拉克也没什么历史根基。”他说:“在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当中,中国在伊拉克影响力最小,中国无力解决这些问题。”
  “中国只是一个生意伙伴,”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专家贺文萍说,“我们对伊拉克政治或军事事务没有参与很多,那里的混乱局势与我们没有任何关系。”
  北京也不一定面临需要介入伊拉克局势的巨大压力。国有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石油)在伊拉克南部运营。中石油在鲁迈拉油田的56亿美元投资以及在另外3处油田的投入使得该公司成为伊拉克石油行业的最大外国投资方。伊拉克北部目前的战事未破坏中石油的生产及石油出口。即使在“最糟情况下”,伊拉克按不同民族和教派走向分裂,中石油的油田也是在稳固的什叶派地区,这些地区几无可能落入极端组织“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的激进叛乱分子手中。
  尽管另一家中国国有石油巨头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石化)拥有伊拉克北部库尔德地区一处油田的部分份额,但预计保卫库尔德自治区的库尔德民兵会击退“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的任何进攻。
  中石油去年在伊拉克生产了2.99亿桶石油,占该公司海外总产量的近三分之一。中国今年打算购买伊拉克石油出口量的近25%,但伊拉克石油对中国经济而言并非至关重要。
  作为中国第五大石油供应国,伊拉克占中国石油进口的10%,但这仅占严重依赖国内煤炭的中国能源消耗量的1%。
  尽管中国看上去不会轻易受当前事态直接影响,但伊拉克战事绵延不息可能导致的世界油价上涨将破坏中国经济前景。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