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日媒:中国舰船或因惧怕美国越南潜艇不敢远航

分享到:
本帖最后由 709857809 于 2014-5-16 18:14 编辑

  日本外交学者网站5月15日刊发美国肯塔基大学帕特森外交与国际商务学院副教授罗伯特-法雷的文章称,中国近年来列装了众多新型舰艇,而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以及越南潜艇未来可能会尝试击沉它们。因此,中国现在需要侧重发展反潜战,开发可用于击败并阻止国外潜艇的必要工具。文章还指出,中国可能需要研发一种专注于反潜战的远程水面战舰,或是美国海军反潜战平台的衍生平台。另外,解放军海军还可能会因为过于害怕美国(更不用说越南)潜艇,不愿意将其航母、巡洋舰和两栖战舰部署到远离中国大陆的地方。
  文章介绍说,在二十世纪,反潜战涉及两个相关但不同的努力:舰队防护和商业防护。舰队防护重点保护主要军舰不受潜艇威胁,而和商业防护则主要保护商船。在一战与二战期间,美国与英国发展并完善了商业防护,研究出了管理空中、海洋与情报资产的方法。然而,他们也致力于舰队防护。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尽管德国做出了最大的努力,但同盟国没有一艘战列舰被潜艇击沉。
  欧洲轴心国在商业防护方面较弱,但在舰队防护方面却做的相对较好。德国战列舰很少离开港口,只是偶尔进入同盟国潜艇的覆盖范围之内。在地中海面对意大利时,英国潜艇取得了一些成功,但当时其很难维持一场持续性战役。从另外一方面来看,在二战期间,无论是在舰队防护方面,还是在商业防护方面,日本反潜战都是灾难性的。日本空海协同作战表现糟糕,再加上其商船队缺乏专门护送舰队,注定日本商船队会遭到美军的重点打击。而且,日本舰队也严重受创,在潜艇的攻击下,其损失了一艘战舰,几艘航母,以及许多较小型的舰船。

  文章指出,在一定程度来看,反潜战的适度性取决于舰队的成熟度。不参与公海作战或不会冒险驶出沿海保护区的水面舰队,无需专注发展反潜战能力。不过,远征舰队则有必要打造某种形式的反潜战保护能力。上世纪六十年代,苏联海军在从沿海防御力量向全球规模最大舰队转变的过程中暴露了这个问题。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苏联特遣部队在北约潜艇面前几乎无防备的事实变得越来越明显。这一发现促使苏联研制了“克里斯塔II”级与“卡拉”级反潜巡洋舰,以及“莫斯科”级直升机巡洋舰与“维克多”级攻击型核潜艇。
  就中国而言,文章指出,只要解放军海军的侧重点是“反介入”,而非远征部署,那么其就无需过多考虑反潜战问题(尽管中国已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始研发一些相关平台)。不过,现在中国拥有大型军舰,而且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以及越南潜艇有朝一日可能会尝试击沉它们。因此,中国现在需要侧重发展反潜战,开发可用于击败并阻止国外潜艇的必要工具。在过去几年里,解放军海军已经部署了若干旨在执行这种任务的系统,包括056型护卫舰和运-8海上巡逻飞机。最近,中国成功研制了一种固定水下声传感器系统。然而,大部分系统(包括056型护卫舰)的有效性仍然取决于中国军事基地。
  中国下一个重要海上需求可能是一种专注于反潜战的远程水面战舰,就像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苏联巡航巡洋舰,或美国海军反潜战平台的衍生平台。另外,解放军海军还可能会因为过于害怕美国(更不用说越南)潜艇,不愿意将其航母、巡洋舰和两栖战舰部署到远离中国大陆的地方。随着潜艇技术的进步,更可以这么讲。甚至就连美国也很难找到配备有不依赖空气推进系统(AIP)的潜艇。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