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柳笛横吹散文:善行在心灵摆渡【52363】

分享到:
本帖最后由 52363 于 2016-5-28 09:04 编辑

善行在心灵摆渡


作者:吴旭东
网名:柳笛横吹


       我望着坐在我家小花园里的母亲,心里很温馨。好像回到了儿时,依偎在母亲身边,看着母亲为我们做一日三餐。那时吃油,只有父亲那每月的三两豆油,可是父母给我们的精神上的关爱,远胜于物资的享受。而父母老了,儿女回馈给父母的爱,是什么样的呢?想着文联英男妹妹告诉我,写篇善行的文章,我以为身边善行的义举很多,可是孝敬父母,不是最大的善行吗?

      有时候,我不明白一些人的善行,面对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父母不过问,却能为学校募捐,为敬老院送温暖,这是善行吗?我不知道。在百度搜索善行。答案是:使人免受折磨、惩罚或痛苦的仁慈行为。当我们的父母老的时候,面对的不仅仅是物资的匮乏,而是精神的孤寂。那孤独的折磨,需要的不是社会的赞助,不是有善念人的物资馈赠,而是来自儿女那份体惜,、关爱、呵护,一份亲情的给以,小羊那份跪乳之恩,是人类应该效仿的。莫到忏悔时,未能报答父母恩而遗憾。孝敬父母,远远超出仁慈的善念义举。

      我有过一个在电力做人事部长的朋友,在工作上,他很反感那些因为说工作忙,而不去看望生病的父母,甚至老人离世,还说线路工地忙,而不去奔丧。心里没有父母的人,还是人吗?还能和谁做朋友呢?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我很欣赏作家毕淑敏那篇《孝心无价》里的经典句子。


      我们都知道,父母生病,都是为儿女积劳成疾,心里担忧的是儿女能不能成才,孩子们出去求学、求职,以此求得一份锦绣前程,作为父母,能够身体力行的就会奔波异乡探望孩子;身体、和财力不能如愿的,一定会面向孩子所在的方向,倚窗凝望,惦念、牵挂远方的孩子,苦苦等待孩子的消息,祈祷孩子学业有成,工作顺利。而功成名就的孩子,会想到父母的付出吗?会有最大的善行:尽孝吗?


      很多人想不到父母的付出,自私的欲望没有达到,首先想到的是父母没有给予优厚的物资资源,放大父母身上的瑕疵,从不想父母生你身,养育你成人所付出的艰辛。而在社会的生存空间里,却常常找些公益活动,体现善行,却忽略了善行就在身边,为你的父母尽孝就是最大的善行。可惜人们忘记了善行的本意。



      人说,养儿方知父母恩。只是,天下的儿女们,等到那个时候父母也许早已远去,再想做世界上最大的善行,已是无能为力,何必不趁现在呢。我看过龙梅子、陈少华、李琛、衡越 、宇桐非 、易欣 、蓝雨、黄勇、王麟、赵杰、晏菲、阿伦娜、恭喜喜、崔铃儿,刘腊、,李菲菲,何慕男,霍思雨等数位明星录制公益感恩歌曲《百善孝为先》,我当时灵魂就遁入歌词里:百善孝为先,常在心里念,福禄皆由孝字得,孝能感动地和天。

      在心灵里百度善行,那就是赶快为父母尽一份孝心。不用修建豪宅,不用金钱堆积。而是你电话那端温馨的问候,是你每天一分钱都不用花的探望,是你陪着聊天怀旧时的幸福。父母老了,山珍海味也会食之无味,买上在多的衣服、鞋都不是重点,他们想让近在咫尺人,不像探监一样,限制时间的探望;他们需要的是,望一眼、说一句都会幸福的暖暖亲情。善行就在你身边,无需刻意寻找。


                                        2015.7.23于凌海


责任编辑:52363
为我爱的爱我的人们,珍惜时光,珍惜情缘,用51vv的网络平台,为美好的生活讴歌
养儿方知父母恩。
我之所以相信别人,是因为我永远相信自己......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