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活动现场] 【官】【现场报道】《梨园古韵 华夏盛典》戏曲彩妆晚会 记者 浩宇-52329

分享到:
本帖最后由 52329 于 2014-5-31 01:56 编辑
& o. k+ U' M! [- D  Y, D
3 N, X' o" H+ u0 V5 G+ TVV时报4 x; E6 {9 h* O5 \

+ H' d& R9 O, h

《梨园古韵 华夏盛典》戏曲彩妆晚会

! v+ g/ Q2 R2 C/ f  I8 _# S

时报记者:浩宇) ]1 t5 z8 O* h4 g$ f6 X" F% n/ k
新闻来源:聊天大厅->VV官方活动->官方活动->梨园古韵华夏盛典主播间[电信](601187)

   

片花2.jpg

  

    时报2014年5月29日讯       由VV官方主办的《梨园古韵 华夏盛典》戏曲彩妆晚会,在经过了1个多月的精心准备后,终于在2014年5月29日晚8点在601187房间隆重开幕。本次晚会空前盛大,节目内容丰富多彩,包含了多种戏曲种类,浸入了站领导及九州艺苑专区大量的心血。今晚,我们相聚在初夏的季节,今晚,我们相聚在星光灿烂的夏夜,一起用心感受戏曲晚会的繁花似锦,璀璨磅礴。享受这来自不同戏曲名家的精彩演唱,聆听这中华民族伟大的戏曲灵魂。小小舞台,演绎戏曲百态。方寸荧屏,辉映古老神韵。

  

念奴娇讲话题词.jpg


1 M5 t7 X6 A* t- G$ v5 J' X' F7 p

    本次晚会在优秀节目支持人幽兰、东方的精彩开场白中,拉开了晚会的序幕。首先由站领导念奴娇对晚会做了贺词:“感谢九州艺苑承办这次《梨园古韵 华夏盛典》戏曲彩妆晚会,感谢大家对VV平台的大力支持,感谢时报记者团队及台前幕后的所有演职人员。预祝本次晚会取得圆满成功”。领导的讲话是充满了喜悦之情,难以掩饰内心的激动。真诚的讲话给晚会一种精神上的鼓励,对九州艺苑的高度评价与认可是诚恳的。相信有了领导的关心与参与,有了领导的祝福与鼓励,这台晚会一定不会负重望,一定会让大家通过网络小小的视频窗口感受这民族的力量与精彩。念奴娇还即兴为晚会送上了贺词:“粉墨登场,方寸荧屏汇名家名票,字正腔圆,咫尺网线传梨园真情;唱念做打,一招一势凝千古绝唱,生旦净丑,一颦一笑聚华夏衷情。”

   

开场舞.jpg

/ a) \7 S! ?2 H0 P

    本台晚会共分四大篇章进行,在正式开始之前,由瓦哥、千千、远山带给大家别样的开场舞蹈《抬花轿》。戏曲的装扮,独一无二的MVBOX特效,喜气洋洋的旋律在一片欢呼声和叫好声中给人一种全新的视觉冲击。烟花绽放,祝福声声。这特有的戏曲开场舞相信很多人是第一次看见,我也相信舞蹈演员们一定付出了很多的努力才会展现的如此完美,展现的如此深入人心。“抬花轿展现完美音视,彩妆戏曲大展中华气魄”。

   

篇章1.jpg


* v- |7 b9 o: d- \: C

    第一篇章《京韵飘香》。在这一篇章里将欣赏到梦归梨园带给大家的京剧《杜鹃山-家住在安源萍水头》、金桂京剧《打龙袍-龙车凤辇进皇城》、兰兰京剧《望江亭独守空帏暗长叹》、映日荷花京剧《白蛇传-未开言不由娘珠泪双流》、梨园青果京剧《沙家浜-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 京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 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京剧为演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中国。国粹就是国粹,盛典就是盛典。演员们时而高亢,时而细腻。用他们对戏曲的理解和态度把民族之宝演绎的是精彩十分。

   

篇章2.jpg

/ \$ z! E9 b4 P) o7 e: B! a3 ^

     第二篇章《远古之声》。在这一篇章里大家将欣赏到幽莲蒲剧《王宝钏-母亲且坐容儿禀》。蒲剧即“蒲州梆子”,当地人通称“乱弹戏”,因兴于山西晋南古蒲州(今永济)一带而得名。蒲剧在清代乾隆时期外省称“乱弹”、“晋腔”、“山陕梆子腔”等;嘉庆、道光以后,又称“山西梆子”;陕西称:东路戏,山西省北、中部称“南路戏”;晋南当地则习惯称“大戏”或“乱弹”。天意黄梅戏《春夏秋冬-东湖咏叹》。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汉族戏曲之一。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黄梅戏的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一曲《天仙配》让黄梅戏流行于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较高声誉。其发源地为湖北省黄梅县一带的采茶调,清末传入毗邻的安徽省怀宁县等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生的戏曲剧种。一度被称为“怀腔”、“皖剧”。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胭脂扣秦腔《三滴血-兄弟窗前把书念》。秦腔(Qinqiang Opera),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源于西府(核心地区是陕西省宝鸡市的岐山与凤翔。成熟于秦。秦腔又称乱弹,流行于中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其中以宝鸡的西府秦腔口音最为古老,保留了较多古老发音。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彩虹越剧《珍珠塔-我只道骨肉总有骨肉情》。越剧中国第二大剧种,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有观点认为是“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在国外被称为“中国歌剧”。亦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依次为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之一。发源于浙江嵊州,发祥于上海,繁荣于全国,流传于世界,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小酒窝豫剧《烤红-尊姑娘稳坐在绣楼以上》。豫剧发源于中国河南省,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也是在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戏曲剧种。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豫剧以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吐字清晰、韵味醇美、生动活泼、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著称,凭借其高度的艺术性而广受各界人士欢迎。因其音乐伴奏用枣木梆子打拍,故早期得名河南梆子。豫剧是在继承河南梆子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2006年,豫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篇章3.jpg

6 W5 o& Q6 b: _+ |( B, [1 U: Q6 j

    第三篇章《戏韵百家》。该篇章里大家将欣赏到阿郎锡剧《珍珠塔-和睦睦更美好》。锡剧,原常锡文戏,武进是锡剧的故乡。锡剧是由武进、无锡一带的“东乡小调”经过曲艺“滩簧”阶段的发展而成。其后又陆续吸收了江南民间“采茶灯”的舞蹈,辛亥革命前后搬上舞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锡剧前辈王嘉大把原来的“常州滩簧”推向了较为成熟的锡剧艺术,收了多位高徒,包括武进、无锡、丹阳、宜兴,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其中有梅兰珍、王兰英等名角。这是锡剧发展史上颇为关键的一个阶段,《珍珠塔》等一批代表性节目就是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东方韵评剧《刘巧儿-巧儿我采桑叶来养蚕》。 评剧,是流传于中国北方的一个戏曲剧种,是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剧种之一,位列中国五大戏曲剧种。曾有观点认为是中国第二大剧种。评剧有东路、西路之分,而以东路评剧为主。2006年5月20日,评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周仁秦腔《周仁回府-夫妻们分生死人世至痛》。小魔头儿二人转《小看戏-姐儿巧打扮去把戏来观》。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它植根于民间文化,属走唱类曲艺,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东部三市一盟。天赐曲剧《望夫石-出茅舍居高处皓月眺望》。曲剧是主要流传于河南地区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旧时也称"高台曲"或"曲子戏"。 曲剧流行于河南全省及周围邻近地区,是在当地流行的曲艺鼓子曲(洛阳曲子、南阳曲子)和踩高跷的表演形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2006年5月20日, 曲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打造及时、真实、负责、向上的报道空间,让你的付出在我这里得到延伸宣传!
本帖最后由 52329 于 2014-5-31 01:57 编辑
! T; X; t* Z! o
1 g) \) X# L8 _( e) |2 h$ _报道续上
' t. Y" Z9 j; m! c) W
# P3 l6 q) ^& [' s$ f+ C

篇章4.jpg

  

    第四篇章《天籁传奇》。请欣赏月色婺剧《樊梨花-樊梨花守寒江统领三军》。婺剧,俗称“金华戏”,中国浙江省汉族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它以金华地区为中心,流行于金华、丽水、临海、建德、衢州、淳安以及江西东北部的玉山、上饶、贵溪、鄱阳、景德镇等地。是高腔、昆腔、乱弹、徽戏、滩簧、时调六种声腔的合班。因金华古称婺州,元至正二十年(1360)改称金华。虹菲儿黄梅戏《女驸马-春风送暖到襄阳》。风华花鼓戏《平贵回窑-薛平贵离却了西凉地》。中国汉族地方戏曲剧种,通常特指湖南花鼓戏。 湖北、江西、安徽、河南、陕西等省亦有同名的地方剧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湖南花鼓戏艺术有较大发展,由湖南省花鼓戏剧院整理创作的《打铜锣》、《补锅》《刘海砍樵》等,深受全国各地的人民群众所喜爱。2008年,花鼓戏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开心人越剧《梁祝-祝家庄[被过滤]英台》。水晶樱桃碗碗腔《桃园借水-姓桃家住在桃源村》。陕西省汉族戏曲剧种之一。又名“灯碗腔”,“阮儿腔”。前者因击节乐器小铜碗和演皮影需用灯盏照亮子而得名;后者因主奏乐器阮咸而得名。1958年易名“华剧”,一般仍称“碗碗腔”。2006年5月20日,碗碗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水晶樱桃碗碗腔演唱结束后,晚会进入了尾声。

  

领导.gif

) h, k0 K, H* E- T* b' C1 l, N

    戏曲中的红脸忠、白脸奸、黑脸刚勇。老旦丑、正旦雅、花旦风流。这些戏曲的基本常识不见得人人了解和熟知,通过今晚的戏曲彩妆晚会,我们从人物造型、戏曲曲风上对这些常识有了更深的了解。演员们的演唱也许算不上名家名段,但是她们对戏曲的态度值得我们去尊重。“离情浓胜酒,春色送行舟,欲说含在口,江水滚滚流”,此情着实令人如醉如痴。梨园古韵上演戏曲精华,华夏盛典共度美好良宵。小小视频,演绎了百花齐放,纤纤银线,传承着时代文明。天南海北相聚这里,千音万律情系国之粹。亲爱的戏迷、票友朋友们:让我们怀揣一个梦想,唱不完戏曲浓浓的爱。心抱一个祝愿,表不完那无限的情。

   

片花3.jpg

片花4.jpg


) P1 D, a5 [( J5 e$ t$ Y

     笙箫锣鼓,谱写今夜华彩乐章!出将入相,唱响良宵盛世凯歌!今夜有你,星光灿烂!今夜有你,光风霁月!相聚总是充满欢乐,分别却又依依难舍。俗话说的好:“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生旦净丑,粉墨登场,精彩无限,无一遗漏。让我们不舍的说一声再见,把今晚的精彩带入属于你的快乐梦想。在晚会结束后,按照统一安排,进行了互动刷奖环节,让朋友们不仅有精神上的收获,还给朋友们一份心灵上的收获。幸运的你我他一定会幸运的笑着离开。朋友们,官方主办、九州艺苑承办的《梨园古韵 华夏盛典》戏曲彩妆晚会到此结束。朋友们,晚安!

   

结束语.jpg

  

房间路径

聊天大厅->VV官方活动->官方活动->梨园古韵华夏盛典主播间[电信]

房间ID:601187

  

小海豚.gif

# I+ A; R8 ?0 [) B% W. g

点击阅读《VV时报》更多访谈报道>>>>

点击下载VV视频社区最新版>>>>

点击这里开通“VIP”服务>>>>

点击观看更多精彩活动>>>>

点击查看更多应用>>>>

【责任编辑:心茗】

打造及时、真实、负责、向上的报道空间,让你的付出在我这里得到延伸宣传!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