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活动现场] 【官】【现场报道】4,13【走遍中国】第198期 时报记者:兰天飘飘52365

分享到:
本帖最后由 52365 于 2017-4-14 16:05 编辑 - K3 O4 T2 w; g7 ^" _, s; n1 a
9 P# Z0 g) x; ?+ p" N' K; V
VV时报
! ]' x9 J9 p* R5 j; I


1 N) [2 x9 @) ~【走遍中国】第198期:天然别墅 呼伦贝尔

  4 ~  h+ g1 h! Y! F; i* D2 d
时报记者:兰天飘飘9 a  |  m) H' v4 m% h# y
新闻来源:VV官方活动-VV官方栏目直播间[电信]601185

29 t2 }/ n0 @$ _& j2 C  G

1.jpg

2- w) l: }. V# q2 x; Z; k
      时报2017年4月6日讯 2017年4月13日晚八点整,VV官方活动部策划主办的经典栏目走遍中国,将在VV官方活动-VV官方栏目直播间[电信]601185房间开播,VV娱乐社区《走遍中国》栏目,黄金强档,现场直播;周四晚八点198期 《天然别墅 呼伦贝尔》将带你走进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呼伦贝尔草原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是牧业四旗——新右旗、新左旗、陈旗、鄂温克旗和海区、满市及额尔古纳市南部、牙克石市西部草原的总称。由东向西呈规律性分布,地跨森林草原、草甸草原和干旱草原三个地带。除呼伦贝尔草原东部为森林草原过渡地带外,其余多为天然草场。多年生草本植物是组成呼伦贝尔草原植物群落的基本生态性特征,草原植物资源约1000余种,隶属100个科450属。呼伦贝尔草场又可分为八大类。主要有六大类,即山地草甸、山地草甸草原、丘陵草甸草原、平原丘陵干旱草原、沙地植被草地、低地草甸草场。今晚栏目有顺哥、半首歌担纲主持。3 D2 A  s% r! N# U3 J: q/ `6 B: H6 v0 G
2

2.jpg

3.jpg

4.jpg

2! J' L8 R9 [" ]$ I
    呼伦贝尔(Hulun Buir),内蒙古自治区下辖地级市,以境内呼伦湖和贝尔湖得名。地处东经115°31′~126°04′、北纬47°05′~53°20′之间。东邻黑龙江省,西、北与蒙古国、俄罗斯相接壤,是中俄蒙三国的交界地带,与俄罗斯、蒙古国有1723公里的边境线。有滨洲铁路等多条铁路和111国道、301国道经过。呼伦贝尔市总面积26.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山东省与江苏省两省之和。2001年10月10日撤盟设市,政府驻地海拉尔区。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1430.55亿元人民币。市境内的呼伦贝尔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草原。有8个国家级一、二类通商口岸,其中满洲里口岸是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 \$ m5 p7 u8 I! ]9 D, A* R

. W4 o  G( _& Z, T+ O    在二三万年前,古人类——扎赉诺尔人就在呼伦湖一带繁衍生息,创造了呼伦贝尔的原始文化。公元前209年,匈奴族征服东胡族,统一了北方草原,呼伦贝尔地区属。呼伦贝尔其三部领地之一的左贤王庭辖地。公元一世纪,活动在鄂伦春旗一带的拓跋鲜卑族“南迁大泽”(即呼伦湖),取代了匈奴的统治,建立了鲜卑部落联盟。并由此入主中原,建立了北魏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在鲜卑人的余部室韦部落和回纥、突厥、黠戛斯以及辽代的契丹、金代的女真族相继征战和统治呼伦贝尔之时,蒙古诸部在呼伦贝尔悄然兴起。公元八世纪,生活在额尔古东岸的成吉思汗的先祖蒙兀室韦部迁移至斡难河、克鲁伦河、土拉河的发源地肯特山区。12世纪,当成吉思汗登上政治舞台统一蒙古草原时,又返回呼伦贝尔,在这里进行了几次大的决定性战役,消灭了政敌,打破了长期几个大部落势力均衡的局面,最后统一了蒙古高原。从此,北方草原上形成了一个具有语言、地域和文化共同性、在经济生活中有许多共同特点的民族——蒙古族。蒙古帝国建立后,实行“领户分封制”。
3 N4 g( ^- R( a6 F

     1214年,成吉思汗将呼伦贝尔草原的大部分地区分封给他的大弟拙赤·哈撒尔(额尔古纳市黑山头古城便是他的故都),其余部分分封给他的二弟合赤温·额勒赤及外戚德薛禅家族,岭东地区分封给他的幼弟帖木歌·斡赤斤。元朝建立后,创立行省制。1288年,诸王封地纳入行省,岭西地区划入岭北行省和林路管辖,岭东划入中书省泰宁路和辽阳行省山北辽东路管辖。元亡后,成吉思汗的子孙们退守蒙古草原,先后游牧于呼伦贝尔草原的是元顺帝的后裔和成吉思汗大弟后裔,直至归附后金。清朝建立后,由鄂温克、达斡尔、巴尔虎蒙古、鄂伦春人组成的布特哈八旗兵、索伦八旗兵和巴尔虎八旗兵,勇猛善战,镇守着边疆,为防御沙俄入侵,保障驿站畅通,维护边疆安宁做出了贡献。( B. t! l* v, k) _9 c
3

5.jpg

6.jpg

7.jpg

3$ \8 I  b' l. o+ `' b$ x
     呼伦贝尔市地处东经115°31′~126°04′、北纬47°05′~53°20′。东西630公里、南北700公里,总面积25.3万平方公里,占自治区面积的21.4%,相当于山东、江苏两省面积的总和。南部与兴安盟相连,东部以嫩江为界与黑龙江省为邻,北和西北部以额尔古纳河为界与俄罗斯接壤,西和西南部同蒙古国交界。边境线总长1723.82公里,其中中俄边界1048公里(不含未定界部分),中蒙边界675.82公里。呼伦贝尔市西部位于内蒙古高原东北部,北部与南部被大兴安岭南北直贯境内。东部为大兴安岭东麓,东北平原——松嫩平原边缘。地形总体特点为:西高东低。地势分布呈由西到东地势缓慢过渡。
& }- z. M- Q- o, Y- c  ~  v/ Y, b0 n1 h6 P0 ~/ j
     呼伦贝儿地处温带北部,大陆性气候显著。吉文-雅鲁-柴河-白狼-伊尔施-免渡河-黑山头-线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他属于中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凉短促,春季干燥风大,秋季气温骤降霜冻早。热量不足,昼夜温差大,有效积温利用率高,无霜期短,日照丰富,降水量差异大,降水期多集中在7-8月。全年气温冬冷夏暖,温度较差大。全市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O℃以下,只有大兴安岭以东和岭西少部分地区在O℃以上,岭东农区年平均气温在1.3-2.4℃之间,大兴安岭地区为-2.O—5.3℃,牧区为0.4—3.O℃.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18--30℃之间,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在16-21℃之间。降水量变率大,分布不均匀,年际变化也大。冬春两季各地降水一般为40-80毫米,占年降水量15%左右。夏季降水量大而集中,大部地区为200--300毫米,占年降水量65-70%,秋季降水量相应减少,总的分部趋势是:农区60--80毫米,林区50--80毫米,牧区30--50毫米。
( m# d3 R; o, \% G
0 j( W3 g& n4 j8 I     截至2007年,呼伦贝尔市土地总面积3.8亿亩,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全市土地有8大类,二级分类共42种类型,耕地土壤以黑土,暗棕壤,黑钙土和草甸土为主,土质肥沃,自然肥力高。全市土地面积25.3万平方公里,天然草场面积1.26亿亩,占全市土地面积的33.2%,退耕还草面积100万亩,退牧还草面积480万亩;地方有林地面积453万公顷。呼伦贝尔草原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是牧业四旗——新右旗、新左旗、陈旗、鄂温克旗和海区、满市及额尔古纳市南部、牙克石市西部草原的总称。由东向西呈规律性分布,地跨森林草原、草甸草原和干旱草原三个地带。除东部地区约占本区面积的10.5%为森林草原过渡地带外,其余多为天然草场。多年生草本植物是组成呼伦贝尔草原植物群落的基本生态性特征,草原植物资源约1000余种,隶属100个科450属。( {$ @% i/ ~( O5 g
2

8.jpg

9.jpg

10.jpg

3! k% [9 P* ^& \& H" U
    呼伦贝尔草场又可分为八大类。主要有六大类,即山地草甸、山地草甸草原、丘陵草甸草原、平原丘陵干旱草原、沙地植被草地、低地草甸草场。大兴安岭在蒙古高原与松辽平原之间,自东北向西南,逶迤纵贯千余里,构成了呼伦贝尔市林业资源的主体。截至2007年,呼伦贝尔市有林地面积1.90亿亩(含松加地区),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50%,占自治区林地总面积的83.7%。呼伦贝尔市森林覆盖率49%。森林活立木总蓄积量9.5亿立方米,全市森林活立木蓄积量占自治区的93.6%,占中国的9.5%。呼伦贝尔市林区的主要树种有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白桦、黑桦、山杨、蒙古柞等。8 O% d  n2 |- A$ |

. \+ m+ W" b! ~# V! r- i. w5 @     截至2007年,全市探查到的各类矿产达40余种,矿点370多处。其中57处矿点已探明,主要有煤炭、石油、铁、铜、铅、锌、钼、金、银、铼、铍、铟、镉、硫铁矿、芒硝、萤石、重晶石、溴、水泥灰岩等。煤炭探明储量是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总和的1.8倍。截至2007年,水资源总量为316.19亿立方米,占自治区的56.4%。其中,地表水总量298.19亿立方米,地下水总量18亿立方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246万千瓦,水域面积48.32万公顷。占中国地表水资源量的1%,占全区地表水资源量的73%;地下水资总量14.6亿立方米。全市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1.1万立方米,高于世界人均占有量,是中国人均占有量的4.66倍。2 t8 _, k8 R1 [, Y6 i. r3 c; R

+ D/ h3 E2 S, y8 o% m; x    呼伦贝尔大部分人还保留着原籍的习惯,主食有粥、面条、馒头、米饭等。但在岭西普遍喝奶茶、食牛羊肉,这些均与当地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俄罗斯族同胞一样,所不同的是汉族人家都多吃一些蔬菜。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无论岭东岭西,稻米饭已成为主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地区的饮食文化逐渐开放,与中国的饮食文化相融,各市区都以出现了一些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和饭馆。- e2 [7 _. ?9 w" P+ q. M, ?' u
9 S' @6 v; C! K* p: B  G
    呼伦贝尔人早年住窝棚、土坯房,或土木结构房屋。1949年后,居住条件逐年改善,普遍为土木结构和砖瓦结构房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土木结构房减少,大部分为砖瓦结构,有的住进楼房;郊区农民多住红砖瓦房(有的铺铁盖)。岭西各乡、镇、苏木住户,均为定居,住板夹泥、苇板夹泥房,少数住砖瓦房。房屋都是门朝北开,开门处接有20~30平方米的防风房,称“风楼”或“门斗”。门斗冬季防风寒,又是夏季的厨房。农区大多烧茅柴、秸秆、薪材,少部分烧煤;牧区燃料以牛羊粪为主,少量为煤。一般用柳条编的篱笆障子或用桦木杆圈成院子,独门独院。野外放牧或生产,住蒙古包或铁皮板房。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城镇居民大多以楼房居住为主,但少部分居民仍以平房居住。由于国家的封山育林政策的实行,禁止上山砍伐野生柴草,二十一世纪以来大多以煤炭为取暖燃料;而一小部分农村地区仍以野生柴草为取暖燃料。蒙古族居民都已经搬入了平房和楼房。
. C! X9 _0 A9 p9 T; y' N, L6 ^. U( r. n3 W9 a
   《走遍中国》栏目宗旨在于通过每一期的节目,把一座城市介绍给广大的旅游爱好者,同时为我们的广大旅游爱好者提供最全面、最详细的旅游信息;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我们将以全新的视角、独特的语言、精美的图片、逼真的音画、多样的形式,向您尽量全面的介绍全国各地的城市发展、旅游景观、旅游商品、文化信息等,让您在咫尺之间可以走遍天下,神游世界。这里是旅游爱好者的园地;这里是看世界的窗口。
  y+ @" A- P4 A3

11.jpg

12.jpg

13.jpg

3
3 C/ _+ E4 m. D5 \3 h
( {7 b% [: u2 _6 b: F; s5 G9 |

4 F, ~- o% u6 y9 K3 Z
, m2 F; z/ l/ a4 @' w3
8 Q5 k/ j+ o6 A' ?  b. ^

房间路径

聊天大厅->VV官方活动->官方活动->VV官方栏目直播间[电信]
2 d+ V0 M9 Z: |6 k( N$ @1 A, x

房间ID:601185

0


" [! _# `3 W4 S. r4 z. Y3 b% N" Y

点击阅读《VV时报》更多访谈报道>>>>

点击下载VV视频社区最新版>>>>

点击这里开通“VIP”服务>>>>

击观看更多精彩活动>>>>

点击查看更多应用>>>>


' n+ e5 n* b  ]7 B  i

3 B% h0 @! t- S& E( K; f% L) `4 J5 w9 W8 Y  O4 k
【责任编辑:52365】
5 X. N* {0 Q: N4 _. I

14.jpg

15.jpg

16.jpg

17.jpg

121.jpg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