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活动现场] 【官】【现场报道】3.10只有医生知道︱小儿分泌性中耳炎 记者:邂逅52320

分享到:
本帖最后由 52320 于 2017-3-12 17:19 编辑 ( i, P4 _; H7 a" W" g( ~7 `; O

! C" ?6 m. \% h+ x1 O& AVV时报  S! C- ~& j% S! p3 C
- L& z$ X# G3 S& C

3 [$ {: j: o! P  ]3 n$ V% B9 R! f
只有医生知道︱小儿分泌性中耳炎

.
6 j7 s' n! |' R6 _
时报记者:邂逅
4 A1 }% Y  K% @' W3 Y( `/ q新闻来源:聊天大厅->官方专区->合作体验一区->VV直播间(660000)


4 J5 d$ I8 K1 ~7 n7 H% M/ Z* Z( U

0.jpg

8 Z# D" X( G* B$ H) h2 e
      时报2017年3月11日讯  分泌性中耳炎是由于咽鼓管(是一个使鼻咽腔和中耳腔相通的管子,起着调节中耳气压的作用)不通畅或阻塞后等引起的以传导性聋和鼓室积液的病理改变,并出现耳闷、听力下降等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冬春季多发;是小儿常见的听力下降原因之一。中耳积液可为浆液性分泌物或渗出液,亦可为粘液。本病的命名除分泌性中耳炎外,以往还称其为非化脓性中耳炎、渗出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浆液、粘液性中耳炎、中耳积液、胶耳。3月10日下午三点,聊天大厅->官方专区->合作体验一区->VV直播间(660000)现场直播《只有医生知道︱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品牌栏目】只有医生知道特邀航空总医院耳鼻喉科主任,主任医师。北京医学会鉴定专家,中华耳科学杂志审稿专家--刘春青,分享小儿分泌性中耳炎。, }9 ]; N2 \4 m# g: x0 @2 g
! l) b) l$ M: B  J7 h- B8 o

QQ图片20170310144133.jpg

QQ图片20170310144149.jpg

QQ图片20170310144158.jpg


" C/ F) a5 S( z) f- F1 T    当天下午三点,栏目正式开始。中医病名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 多发群体 婴幼儿 常见病因 咽鼓管功能障碍、感染和免疫反应 常见症状 听力减退,耳痛,耳鸣,耳闷分泌性中耳炎是由于咽鼓管(是一个使鼻咽腔和中耳腔相通的管子起着调节中耳气压的作用)不通畅或阻塞后等引起的以传导性聋和鼓室积液的病理改变并出现耳闷听力下降等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冬春季多发;是小儿常见的听力下降原因之一中耳积液可为浆液性分泌物或渗出液亦可为粘液本病的命名除分泌性中耳炎外以往还称其为非化脓性中耳炎渗出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浆液粘液性中耳炎中耳积液胶耳疾病病因尚未完全明确。7 T0 E9 J/ [% O4 k8 |0 L! I# M+ W

0 G( k8 k( V6 n: D# n3 R

QQ图片20170310144205.png

QQ图片20170310144212.jpg

QQ图片20170310144227.jpg

: z" H% ?" q- E# ?& N* Z1 a% s
    目前认为主要与咽鼓管功能障碍、感染和免疫反应等有关。咽鼓管功能障碍一般认为此为本病的基本病因。机械性阻塞:如小儿腺样体肥大、肥厚性鼻炎、鼻咽部肿瘤或淋巴组织增生、长期的鼻咽部填塞等均可直接堵塞咽鼓管咽口,影响咽鼓管咽口的开放。功能障碍:即咽鼓管开闭的肌肉收缩无力;咽鼓管软骨弹性较差,当鼓室处于负压状态时,咽鼓管软骨段的管壁容易发生塌陷,儿童咽鼓管短而宽,近于水平位,因此鼻咽部的感染易扩散至中耳,此为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率高的解剖生理学基础之一。腭裂病人由于肌肉无中线附着点,失去收缩功能,故易患本病。急性中耳炎时抗生素使用不当,如剂量不足,疗程不够,或细菌对药物有抗药性等,使炎症迁延不愈。感染:过去曾认为分泌性中耳炎是无菌性炎症。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中耳积液中细菌培养阳性者约为1/2-1/3,其中主要致病菌为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
$ ]- I/ O: V5 |( s- G( f. n& {- l3 h4 _/ h4 C

QQ图片20170310144243.jpg

QQ图片20170310144253.png

QQ图片20170310144302.png


( ?* \4 J( c9 I" n  免疫反应:小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这可能也是小儿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率较高的原因之一。其他:分泌性中耳炎在患感冒或其它上呼吸道感染的儿童中很常见;平卧位喂奶、接触其他患上呼吸道感染的孩子、被动吸烟等因素都可以增加儿童患分泌性中耳炎的可能。咽鼓管功能障碍时,外界空气不能进入中耳,中耳内原有的气体逐渐被粘膜吸收,腔内形成相对负压,引起中耳粘膜静脉扩张、淤血、血管壁通透性增强,鼓室内出现漏出液。此时积液多为浆液性,当病程较长以后,腺细胞增生,分泌的粘蛋白、糖蛋白等增多,积液可逐步变成粘液性,严重者可出现“胶耳”。如负压不能得到解除,中耳粘膜可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上皮增厚,上皮细胞化生,鼓室前部低矮的假复层柱状上皮变为增厚的纤毛上皮,鼓室后部的单层扁平上皮变为假复层柱状上皮,杯状细胞增多;分泌亢进,上皮下病理性腺体组织形成,固有层血管周围出现以淋巴细胞及浆细胞为主的圆形细胞浸润。! N! H2 @- f2 z" `0 f
; b# \1 m2 ^/ ~4 o; u0 K

QQ图片20170310144615.jpg

QQ图片20170310144626.jpg

QQ图片20170310144635.jpg

: X/ C+ X! a' s8 q# z' Z
    疾病恢复期,腺体逐渐退化,分泌物减少,粘膜渐恢复正常。分泌性中耳炎通常表现为听力减退,耳痛,耳鸣,耳闷等症状。较大的孩子可能会告诉家长,耳朵闷,像有东西塞住,耳朵里面嗡嗡的响,听力下降,学习成绩不好,注意力不集中;但是年幼的孩子可能说不出这些症状,而是常常把电视的音量调得很高;别人跟他说话的时,常常问“什么?”;需要让人重复。一些婴幼儿对周围的声音反应迟钝,比如没有将头转向声源,语言发育延迟等等。发现孩子有这些症状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检查,排除分泌性中耳炎的可能。综上所述,以上就是关于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的介绍,希望通过以上介绍大家对于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所了解。
2 v- b6 q9 [4 `9 p& h- e3 _
/ m3 U+ K) Y# R# p7 P5 u

QQ图片20170310144657.jpg


4 }6 Q, i) F; X& b

房间路径( ' y- H/ q; u# k  Q! y
聊天大厅->官方专区->合作体验一区->VV直播间1 J* y; i% N+ R& o* x; y2 n
房间ID:660000

.

( O& ^  r& {/ ?

1 o8 n: h! X: {

点击阅读《VV时报》更多访谈报道>>>>

点击下载VV娱乐社区最新版>>>>

点击这里开通“VIP”服务>>>>

点击观看更多精彩活动>>>>

点击查看更多应用>>>>

[责任编辑:52320]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邂逅.jpg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