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经典栏目] 【官】【现场报道】【走遍中国】第61期:中国花鼓之乡凤阳记者:海儿

分享到:
本帖最后由 52343 于 2013-10-18 17:15 编辑
" g  G- v5 u1 z$ w5 n
" \6 T! B. G- m6 q5 m+ qVV时报! @; @/ s" }1 H5 Y
5 P3 q# k2 j$ W( O/ E9 C# _* ~9 c, v
- [" c3 t  q- y: P/ {8 I$ |

【走遍中国】第61期:中国花鼓之乡凤阳1 W2 Z. Q* q2 [
                      
! l* e% |6 D$ [) @. D4 X# p! E时报记者:海儿) u" N, E# \% v  e/ J
新闻来源:VV互动视听-VV官方活动演播大厅[电信](601888)

背景.jpg

$ B. u5 T* N- R' z: o9 o: J
       时报2013年10月17日讯 2013年10月17日晚八点整,VV官方活动部策划主办的经典栏目《走遍中国》第61期:中国花鼓之乡凤阳,将在VV互动视听-VV官方活动演播大厅[电信](601888)房间开播,VV视频社区《走遍中国》栏目,黄金强档,顺歌、无花果现场直播;周四晚八点第61期《中国花鼓之乡凤阳》带你我一起走进安徽凤阳。
, D/ n, r) X4 v- h

主.jpg

片.jpg


. {( D) n4 [1 ^5 R           凤阳县位于安徽省东北部。凤阳处于淮河中下游南岸,北濒淮河与五河县相望,东、南部与、明光市,定远县毗连,西部和北部与淮南市、怀远县、蚌埠市、五河县接壤。凤阳是古钟离国都、古钟离郡治、古濠州州治、古凤阳府治,凤阳曾为徐州、北徐州、楚州、西楚州治所;明朝第一座都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乡;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凤阳三花(花鼓、花鼓灯、花鼓戏)闻名全国乃至全世界;凤阳石英石矿藏全国第二、华东第一;八仙之一的蓝采和在凤阳得道升仙;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庄子在这里度过了自己的大半生,著名的庄周梦蝶、濠梁观鱼便是发生在凤阳;凤阳也是全国较有名的历史文化名城。4 m8 z1 }& O" _/ h7 u( u

吃.jpg

片花4.jpg


/ w" q& \$ U( b7 D
    凤阳特产  凤阳豆腐:玛瑙白玉,原名“凤阳酿豆腐”,出自朱元璋的家乡安徽凤阳县。御膳麻油:御膳麻油为明[被过滤]国皇帝朱元蟑亲笔御封。它选用上等芝麻,采用传统工艺,结合现代科技手段,精制而成。韭山藤茶:“凤阳藤”野生于凤阳山国家森林公园之中,因其特殊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酿生“凤阳藤”特殊品质,自古以来,当地百姓采其叶芽炒制加工为饮,也即藤茶。龙兴御液:凤阳龙兴御液酒为明朝宫廷御酒,深受朱元璋的喜爱,因此而得名。凤阳御酒分为大明帝王、明太祖、龙兴御液等三大系列,30多个品种。它的特点是绵软爽尽,浓中带酱,风味独特,回味悠长。其中龙兴御液的出口量居安徽省之首。恒裕酱菜:恒裕酱菜酸、甜、咸、辣、麻各口位齐全,南北风味俱有。日月粉丝:日月牌贡品保健粉丝原为明洪武年间宫廷御膳精品。梅 鱼:梅鱼,学名“鲌鱼”,又名“贡鱼”,“梅鲌鱼”,俗称“梅白鱼”、翘嘴白,当地亦称“梅市梅鱼”、梅鱼。其产于凤阳县梅市乡一带的梅河中,其体形细长,食用季节以黄梅季节最佳,从古至今,一直列为席上佳肴。梅市咸水鹅:梅市咸水鹅之所以味道独特,主要是在选鹅、配方、火功三个环节特别讲究,所以梅市咸水鹅饱满、色泽黄亮、并有淡淡的草药味。

8 S" |. w, n* c. ?

景点.jpg

景.jpg

。。6 R+ |4 t( P9 @
     凤阳八景: 韭山仙境 明陵风雨 钓台春涨 浮桥烟锁 龙兴晚钟 谯楼归市 九华屏障 濠梁观鱼并称凤阳八景。韭山仙境韭山,位于凤阳县城东南30多公里,山因地暖多产韭菜而得名。韭山有个洞,在山之东麓,出口在西侧半山腰。该洞早在唐代,就已是游览胜地。内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等,各呈其形,百态千姿,身置其间,仿佛进了仙境.明陵风雨:明陵即明皇陵,因进景致奇异,人称“明陵风雨”。钓台春涨:钓台又称庄惠钓鱼台,位于凤阳县临淮镇南郊老塘湖中,原为濠河边一个高岗。相传庄子和惠子曾于此垂钓,故得名。乾隆《凤阳县志·八景之图》所绘第七景“钓台春涨”为:钓台四面环水,台下洪波北流,激浪拍岸;台上垂柳摇曳,掩映茅舍;青山绿水衬托着钓台,诗情画意,令人神往。浮桥烟锁:浮桥,又名临淮浮桥,原位于凤阳县临淮镇北部淮河之上,始建于明洪武六年。因桥用船作为桥墩串联而成,形如蜈蚣,故俗称蜈蚣桥。由于蜈蚣惧鸡,便在桥的两岸各置石鸡一只,以镇此桥。龙兴晚钟:龙兴晚钟,龙兴指龙兴寺。原寺殿后山腰钟亭内悬挂大钟一口,为建寺时所铸。此钟是用合金材料铸成,高2.05米,重约4吨。钟声格外幽清,远传数十里,俗有“改朝换代江河变,唯独钟声绕凤阳”之说。因此古人把“龙兴晚钟”,称为凤阳八景之三。龙兴寺是明太祖朱元璋先前出家的寺庙,被称为圣庙。谯楼归市:谯楼,即明中都鼓楼,位于原中都云霁街之东。乾隆《凤阳县志》绘此为“凤阳八景”图之一,名曰“谯楼归市”。九华屏障:九华又称北九华,即今凤阳府城北里许之九华山。古人称誉“九华屏障”为凤阳八景之二。如今,府城早已拆去,而九华山将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逐渐被围在凤阳城中,成为南北“屏障”。濠梁观鱼:历代文人雅士喜往登眺,吟诗题咏,又给观鱼台增色不少,濠梁观鱼遂成为凤阳八景之一。

鼓.jpg

片1.jpg


7 y  W; \7 s/ i. I7 ~1 m4 J/ {
    凤阳花鼓又称"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锣"、"双条鼓"等,是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民间表演艺术,但以曲艺形态的说唱表演最为重要和著名,一般认为形成于明代。凤阳花鼓主要分布于凤阳县燃灯、小溪河等乡镇一带。其曲艺形态的表演形式是由一人或二人自击小鼓和小锣伴奏,边舞边歌。凤阳花鼓早期演唱的曲目多为当时的"时调",主要有《凤阳歌》、《鲜花调》、《王三姐赶集》、《秧歌调》等,每一首都曾被广泛传唱。随着历史的发展,凤阳花鼓的鼓、鼓条乃至击鼓方法都在不断变革。20世纪50年代初,新文艺工作者对凤阳花鼓加以改革,增加采用了一些新的表现手法,剔除了小锣,专用小鼓伴奏演唱,同时根据击鼓用的鼓条特征,将其改称为"双条鼓"。凤阳花鼓的表演道具很有讲究。早期使用的花鼓为小腰鼓,至清末,演唱者为外出卖艺方便,将腰鼓改为小手鼓。花鼓小巧玲珑,鼓面直径三寸左右;鼓条以两根一点五尺左右的竹鞭(或细竹根)为好。花鼓表演者单手执鼓,另一只手执鼓条敲击鼓面,"双条鼓"亦由此得名。

奖.jpg

# J$ u) O* ~, a8 n
    在两位主持的带领下游历了中国花鼓之乡凤阳,开始了刷奖,烟花绽放,紫金贵族、水晶会员、红色VIP送给关注栏目的朋友们。官方栏目实物奖励,由珠海麦卡拉科技有限公司免费赞助提供,2012新款第五代麦卡拉特点是:带混响和音量独立控制,并能一键关麦,上麦唱歌聊天时切换非常方便,另外第五代麦卡拉音量比经典款更大,音色也更为圆润丰满。下周与你相约VV官方活动演播大厅[电信](601888)!0 Y7 i8 D' y7 s0 \" ^4 w

房间路径9 ]# a/ u& O' k7 k: K
VV互动视听-VV官方活动演播大厅[电信]

(601888)

.

点击阅读《VV时报》更多访谈报道>>>>

点击下载VV视频社区最新版>>>>

点击这里开通“VIP”服务>>>>

点击观看更多精彩活动>>>>

点击查看更多应用>>>>

【编辑 小雨】

时报记者☆海儿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