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活动现场] 【现场报道】8.17只有医生知道︱下肢缺血与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 记者:原野【记】52346

分享到:
本帖最后由 52346 于 2016-8-17 22:14 编辑   h/ ]+ Y. x8 ~! i5 V% {5 t

! z& m7 [2 d8 S8 F; @: V3 L' g7 pVV时报
& [) k. @; K, f& B8 \) b7 |3 ]

; b/ ]$ B5 L  n% D" M

只有医生知道︱下肢缺血与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


( v& X0 L! z% a, f0 w8 q记者:原野+ L* [- p* c3 n  ~1 G7 D
新闻来源:聊天大厅->官方专区 合作体验一区 只有医生知道—东直门医院 667012


- F/ C6 \6 d  `9 T 图.JPG


% r4 [4 U! ^1 a; m: B, s& M    时报2016年8月17日讯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今天我们在聊天大厅->官方专区 合作体验一区 只有医生知道—东直门医院 667012房间,与北京东直门医院的杨文利医生一起探讨下肢缺血与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一起注意我们的健康,与杨文利医生一起分享下肢缺血与糖尿病足的预防的治疗。
4 ]; a/ `* I8 `* m1 N- K6 S5 X


( P7 R& S/ h% V1 S# o 1.JPG


& g* @6 V) v5 Q) u* h. C+ ?1 A    杨文利 东直门医院周围血管科  副主任医师.男,1969年11月出生,本科毕业于河北中医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学科方向中医外科周围血管病。国家级第五批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中国中医药协会中医药适宜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分会糖尿病足学组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创面及组织修复学组并任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周围血管外科手术、介入,下肢静脉疾病,糖尿病足,下肢缺血疾病、大动脉炎等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工作。曾参与国家自然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北京市自然基金课题研究工作。- a- U' F7 e7 o  c. t* i
5 b% n5 A' L' s7 [6 d

2.JPG


$ `; U2 n4 B. X7 @; V3 F# G- X    目前,患上糖尿病足的人群不再少数,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人特有的临床表现,多发于50岁以上的肥胖型的糖尿病人和血糖控制不好的病人。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因神经病变使足部逐渐失去感觉,因血管病变使足部缺血,局部组织失去活力,由此而引发的足的严重损伤、溃疡、坏疽及感染,最终可导致截肢的一系列病理变化的统称。据调查,糖尿病人足坏疽的发生率是非糖尿病人的17倍以上。1 @! @# g! U: v: v$ B) B! L

, z. J7 v9 i; y& {6 E) P

3.JPG


& c& A; H5 l8 J2 S' Z  t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而可怕的慢性并发症,也是糖尿病病人致残、致死和丧失能力的主要原因。因此,医务人员及病人要及早发现有高度危险者即容易发生糖尿病足者。/ d( s. Z' }. V


  T' T; p. m8 ^# S3 h- P1 }) c 4.JPG


: B( m! a. x1 A1 _    以下情况可使危险度增高:(1)间歇性跛行:下肢缺血使肌肉血供不足,行走一段距离后下肢乏力、劳累及麻木,重者小腿肌肉疼痛,停止行走,休息后可使症状缓解,这是缺血的早期表现;(2)休息痛,夜间痛:下肢缺血加重时引起休息痛,因睡眠时心脏输出血量减少,下肢灌注血量也最少,疼痛常在夜间加重,故称休息痛、夜间痛; (3)动脉膊动:足背及胫后动脉搏动减弱,严重者搏动消失; (4)感觉手足麻木、刺痛、烧灼痛或感觉丧失,感觉丧失一般是神经病变所致,但突然动脉血管堵塞也可以使下肢失去感觉;(5)皮肤表现:皮肤营养不良、干燥、无汗、变脆而无弹性,皮温下降,毛发脱落,由于皮肤及皮下组织缺乏营养,使皮肤变薄、苍白,而且皮下组织明显消耗,这说明动脉血供差已持续较长时间;  (6)足下垂时呈紫红色:足下垂时,若足部呈紫红色,提示血循环很差,使足部微血管扩张,而且因动脉血压很低,血流缓慢,血液的颜色透过较薄皮肤,使足部皮肤呈紫红色,这时如果抬高下肢30-60秒,见足背面明显苍白,随之将肢体下垂见足呈紫红色;  (7)骨骼、肌肉变化:肌肉萎缩、屈伸肌失去正常的牵引张力平衡,趾间关节弯曲形成弓形足、爪状趾等足畸形,X线检查可见骨质破坏、骨碎片、死骨、骨质脱钙等改变,在糖尿病病人中占52.7%;对上述危险因素应积极防止和纠正,一经发现要积极治疗,避免发展至糖尿病足。
+ z3 T; Z& N. y. \2 L


: Z* Z7 ]1 [, \, a* l8 e 5.JPG

! I' I( N9 X4 X" T
    在面对糖尿病足溃疡病症的时候不要慌乱,首先要鉴别溃疡的性质,神经性溃疡常见于反复受压的部位,如跖骨头的足底面、胼胝的中央,常伴有感觉的缺失或异常,而局部供血是好的。缺血性溃疡多见于足背外侧、足趾尖部或足跟部,局部感觉正常,但皮肤温度低、足背动脉和/或胫后动脉搏动明显减弱或不能触及。对于神经性溃疡,主要是减压,特别要注意患者的鞋袜是否合适。对于缺血性溃疡,则要重视解决下肢缺血,轻度-中度缺血的患者可以实行内科治疗。病变严重的患者可以接受介入治疗或血管外科成形手术。对于合并感染的足溃疡,及时去除感染和坏死组织,局部供血良好的感染性溃疡,必须进行彻底的清创。根据创面的性质和渗出物的多少,选用合适的敷料。在细菌培养的基础上选择有效的足量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0 o. {+ B' r6 c2 `' y

! Y2 k0 x- U3 w" v7 Q
6.JPG


) x5 ]( f( Z( i& s8 ?    糖尿病足预防护理的主要方法有:1.坚持每天温水泡脚;2.定期请家人帮忙剪趾甲;3.鞋袜要透气性好;4.患者切忌赤脚走路;5.注意保持皮肤润滑;6.每天做脚部检查;每天睡觉前,糖尿病足患者必须要检查足部,看有没有弄伤。最好家人帮忙查找,看有没有伤口,细小的损伤也不可放过。如果病人为独居,就要准备一块镜子,每天照看,包括脚背脚底脚丫都要检查清楚。同时仔细观察皮肤的颜色、温度、湿度,检查有没有水肿、皮损、疼痛程度及血管搏动、感觉、运动、反射情况等,这对及时掌握病情很重要。 一旦出现水疱、破损、感染等,必须到医院找内分泌专科处理。糖尿病足的伤口清洗要求很严格,糖尿病人抵抗力差,伤口愈合很慢,病人自己在家清洗很难达到彻底消毒的要求,拖的时间长了溃疡进一步加重,有可能由急性向慢性转变。因此病人不可小看一两个小伤口,一定要找专科医生。3 o' r8 a. l$ B: a

. ^+ l& t$ }1 E# n" C

7.JPG

6 p5 }  G- u9 s2 H
    注意饮食预防糖尿病的发生,锻炼身体少食油腻。在面对糖尿病足溃疡病症的时候不要慌乱,首先要鉴别溃疡的性质,神经性溃疡常见于反复受压的部位,如跖骨头的足底面、胼胝的中央,常伴有感觉的缺失或异常,而局部供血是好的。缺血性溃疡多见于足背外侧、足趾尖部或足跟部,局部感觉正常,但皮肤温度低、足背动脉和/或胫后动脉搏动明显减弱或不能触及。对于神经性溃疡,主要是减压,特别要注意患者的鞋袜是否合适。对于缺血性溃疡,则要重视解决下肢缺血,轻度-中度缺血的患者可以实行内科治疗。病变严重的患者可以接受介入治疗或血管外科成形手术。
% R, A( K6 F# Q+ ?

  / ^0 V& ^, i' N( u( M
房间路径

聊天大厅 官方专区 合作体验一区 只有医生知道—东直门医院[电信]

房间ID:667012

0


$ F% u9 b0 W6 V. L, U1 S/ X% d7 c8 H' Q

点击阅读《VV时报》更多访谈报道>>>>

点击下载VV娱乐社区最新版>>>>

点击这里开通“VIP”服务>>>>

击观看更多精彩活动>>>>

点击查看更多应用>>>>

, h6 a8 c8 c  V8 B6 l
【责任编辑-52346】
QQ截图20160817145440.jpg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