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活动现场] 【现场报道】 8.3只有医生知道︱立秋时节的养生饮食与疾病预防 记者:原野【记】52346

分享到:
本帖最后由 52346 于 2016-8-4 18:00 编辑
6 H& N+ Y# W7 n2 F; }' j. B' R* k& v3 l9 N! c% ^9 {  A% B
VV时报1 l2 K2 b0 q- g8 v. A" s
+ L& V2 ^8 d$ D/ z4 K/ [

只有医生知道︱立秋时节的养生饮食与疾病预防


5 ]% v( ~% s7 }$ Q" E& i# Q记者:原野: I8 [4 t1 I& @* S5 o: _
新闻来源:聊天大厅->官方专区 合作体验一区 只有医生知道—东直门医院 667012

) ^- Y0 }, q/ z
图.jpg

5 [" x" M4 y  w; V7 E+ Q* R9 g

    时报2016年8月3日讯  【品牌栏目】只有医生知道——东直门医院,特邀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肾病内分泌I区国际医疗部副主任医师 社会工作部、国际部主任---于国泳,分享立秋时节的养生饮食与疾病预防。于国泳 东直门医院肾病内分泌I区国际医疗部副主任医师 社会工作部、国际部主任。4 n7 y$ n& [* I( U( g# V1 |" k

9 \' u$ A4 ]8 ]" i8 p
1.jpg


) s  I, i) D5 o7 i5 f" |- J    炎热之中 仍需防暑:立秋后,气温会出现白天很热,而夜晚比较凉爽,早晚温差变大。而自然万物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变为阴盛的转折点,人体阴阳代谢自然也进入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因此中医讲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季养生不能离开“收、养”这一原则。也就是说,秋天养生一定要把保养体内的阴气作为首要任务。夏秋之交,昼夜温差大,气温忽高忽低,往往是疾病多发的“多事之秋”。针对这一时期的气候特点,饮食起居既要防暑,又要御寒。) n  F# B  L8 ?3 k' p9 W+ U' _
6 J5 ~9 S8 J) T) S( a$ ]- e

2.jpg

( M5 \6 R" \7 T9 Z* f" T1 w" W
    调节心情 谨防秋燥,人们在夏季酷热大汗之后,常损耗过多,会出现体内营养及水分不足。而进入秋季之后,天气渐凉,气候干燥,因此极易出现秋燥。中医认为,燥乃六淫之邪,为秋季主气,其性干燥,易耗津液。常见口干舌燥、鼻涩咽痛、皮肤干枯、大便干结、烦躁不安等一系列症状,医学上称之为“秋燥综合征”。老年人对秋天气候的变化适应性和耐受力较差,更应重视预防。
. `, _& h/ C3 f! b. e

) i% b; P# t6 O: \
3.jpg


1 y4 I2 V3 N2 z) G

    秋季防燥,要以养阴清燥、润肺生津为基本原则。立秋后基本上是以温燥为主,表现为湿热、阴虚,火旺。初秋免不了出现“秋老虎”的炎热天气,这种天气很容易令人心情烦躁,应积极防范“情绪中暑”。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如果人体违逆了秋季收敛之气,就要伤害肺气。秋季伤害了肺气,到了冬季,就要发生病变,这是因为人在秋季养“收气”不足,到冬季奉养“藏气”力量不够的缘故。, i/ m$ ?8 |; b3 d6 H6 _0 Z! W2 o


6 T% X0 m3 A3 Q# p- ?8 H  q3 N: f 4.jpg


3 I( ~5 x9 n; Y4 g5 n$ {    提起养生,日常起居和饮食自然是重中之重,原所贤医生指出,立秋后,大家应在饮食起居上进行调整,夏季的饮食结构和起居时间已经不适合这个节气的养生了。  立秋之际已是天高气爽之时,应做到“早卧早起”,早卧以顺应阴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以防收敛太过。另外,昼短夜长,天气又凉爽,人们往往比较贪睡,睡多了情绪会变得萎靡,起居有常,早睡早起会让人情绪饱满。此节气多加强夜里的睡眠时间以补偿夏日的睡眠不足。秋季早睡,完全符合“养收之道”的养生原则。
. P: X4 Z  |  X$ q! Y0 z" G

% K/ n% x$ W) _" X6 Y+ w! T
5.jpg


# l7 r; L# ]; \9 _

    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因此在饮食上,应以滋阴润肺为宜。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少辛多酸”,即少吃葱、姜、蒜、韭、椒等辛味食品,多吃酸性食品(肝五味主酸)以增强**的功能,如苹果、石榴、葡萄、芒果、阳桃、柚子、柠檬、山楂等。  此外,进入秋季,早晚凉爽的气候会让很多人有运动的愿望,但原所贤医生提示,在秋天“养收”的时候,也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每人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但不宜做运动量较大的运动,要以“不要过汗”为原则,因为此时大量出汗容易伤阴。. h& s3 X( {6 ?


2 J- j- O) u, E4 N' H% _# L& U 6.jpg


; [$ R* Y  m8 u  s3 H# @4 U, s

    吃茄子、吃渣、吃秋桃,在历史流传下来的立秋节气食俗中,有“吃茄子”、“吃渣”、吃“秋桃”等。民谚有: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立秋正是吃茄子的好时候。民俗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当日吃下。山东莱西地区则流行立秋吃“渣”,就是一种用豆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杭州一带立秋流行食秋桃。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吃完把核留起来。等到除夕时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5 c% N* I$ x, M: q; X3 w5 d! K


5 }; _3 t' W9 o/ r9 O 7.jpg


: U( @0 p  l- r; \+ J    立秋之后,昼夜温差加大,在饮食上应坚持祛暑清热,多食用一些滋阴润肺的食物。医学专家认为,秋季燥气上升,易伤津液,因此,在饮食上应以滋阴润肺为宜,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另外,多吃豆类等食物,少吃油腻厚味之物。考虑到天气还可能会依旧炎热,市民可通过多吃蔬菜、水果来降暑祛热,还可及时补充体内维生素和矿物质,中和体内多余的酸性代谢产物,起到清火解毒的作用。蔬菜应选择新鲜汁多的,如:黄瓜、冬瓜、西红柿、芹菜等。水果应食用养阴生津之品,如:葡萄、西瓜、梨、香蕉。另外需要提醒的是,立秋之后生食大量瓜类、水果容易引发胃、肠道疾患。因此,脾胃虚寒者注意不宜食用过多。
9 R8 R; t- J. L& ~) ^

! U- g/ N0 w' V. F2 A& q: a
8.jpg

, o5 P7 V: Z. ]4 V) v; }( I7 Z' Q+ n- }
    立秋后,办公室的空调照旧,但人们在享受清风凉意的同时,也容易患上空调病,尤其在立秋之后,天气早晚较凉,稍不注意,就会出现腹痛、吐泻、伤风感冒、腰肩疼痛等症状。立秋以后,早晚天气偏凉,空调开放时间不易过长,夜里最好不开或只开除湿。这样,既可降温祛暑,又可预防空调病。二是处在空调环境中的人们经常喝点姜茶。身体虚弱者,可在办公室备一件外套“避寒”。
# @( |, _& [! I5 P3 R6 M8 C4 m

  
6 u$ [0 P! v/ w8 E
房间路径

聊天大厅 官方专区 合作体验一区 只有医生知道—东直门医院[电信]

房间ID:667012

0

* R3 H3 a3 @- _8 n1 ^/ s

点击阅读《VV时报》更多访谈报道>>>>

点击下载VV娱乐社区最新版>>>>

点击这里开通“VIP”服务>>>>

击观看更多精彩活动>>>>

点击查看更多应用>>>>

' ~: l; V( V  v0 c2 |% M
" K6 S4 L+ i% K" R' y% X
【责任编辑-52346】
房间截图.jpg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