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活动现场] 【现场报道】7.24庞淳新重彩画教学课堂 记者:原野【记】52346

分享到:
本帖最后由 52346 于 2016-7-26 10:27 编辑
' \" |8 g8 R! u0 e1 h* a/ k5 C/ N+ p$ P9 [7 P. a! h2 A. f
VV时报
: O5 j' ]/ n, ^. Y+ ]- J" t8 h4 {

# b3 e) O* q3 j/ c* |

庞淳新重彩画教学课堂


  H# S- M1 B' q1 |" l9 q, k- a记者:原野
* N; v! C' Z" J9 n) K1 j6 p新闻来源:聊天大厅 官方专区 合作体验一区 庞淳重彩画教学课堂 663023


& D  A- n# q& I5 n1 i 图.jpg


4 e1 a. L, C% l2 B7 \

    时报2016年7月24日讯 今晚,我们又一起相聚在《庞淳新重彩画教学课堂》,聊天大厅 官方专区 合作体验一区 庞淳重彩画教学课堂 663023房间,一起聆听庞淳老师为我们讲解日本的瓷器与陶器源流.庞淳:1953年生于北京。早年曾系统学习水墨画技巧。1982年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专业毕业。赴日初期,在广泛观摩和接触了日本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多种艺术流派之后有所感悟,并于1991年在艺术创作活动中以丙烯画打造出自己独创的艳彩装饰画风。
5 Y( \. Y7 w; [- G7 g& r

( J- W( E/ A! _& U1 P( W

1.jpg

: b: e2 n8 J2 q; {
2.jpg

8 p. J! Z9 C9 i# Y: A# b6 X7 z+ P
    日本与中国沿海一衣带水,自古以来交往频繁。早在战国时期,日本列岛上的倭人就已与位于今中国东北部、朝鲜北部的古燕国有往来.秦灭燕时,有一些汉人逃亡朝鲜,进一步去日本;随后,日本与中国的交流更加密切。中国的汉字、儒学,中国的书画、佛教,中国的学制、典章制度等,都对日本产生了全面的影响。中国的瓷器文化和工艺也同样深刻的影响着日本的生活和发展。越窑瓷器原产地的浙江与日本的关系也很密切,史实证明中国与日本的海上通道公元前2世纪就已开通。越窑青瓷输往日本,是在唐代中后期,这时输入日本的瓷器品种很多,有唐三彩、青瓷、白瓷和釉下彩瓷等。; A8 X1 w7 u+ F2 N7 R8 f


9 f" q0 |/ Q5 f5 h# ~ 3.jpg


" Y2 {% D" |2 ]) `    七世纪末,唐三彩开始传到日本,是由当时的遣唐使船只带去的。现在日本已有十个地方发现了这些出土品,特别是在奈良的大安寺,一下子出土了三十几件唐三彩。唐三彩的传入,对日本的制陶工艺而言,是一次革命性的促进。在三彩的技术体系之下日本在烧制时带有与汉族不同的特色。在形态上,它基本上没有神像人俑或马和骆驼等的造型,而是多为日常的容器,或是摹仿铜合金佛用器具烧制成的壶、瓶、钵、盘、碗等。在釉色上,它也不像唐三彩那样显得五彩斑斓、华丽多姿,而是更多地敷施了绿釉,整个陶器多以绿釉为基调,显得比较素朴,甚至带些稚气,日本人一直对绿色情有独钟,这与日本民族爱好自然有关。目前,三彩陶器藏品最丰富的是集中在奈良正仓院的57件作品,被称之为正仓院三彩,又称为奈良三彩。三彩陶器的出土地,基本上都是集中在寺院、宫殿、官衙等处的遗迹,近年来也逐渐有从村落的遗迹中出土的,但总体来说,三彩陶器主要是用于国家和贵族等举行祭祀、佛教仪式的场合,壶等器具被用来盛放火葬后的遗骨,与一般民众的生活还是有些距离。% @7 ?+ A8 I- v$ ~1 f( T& Q1 L

6 E0 `3 m( }8 q1 Z, b) u
4.jpg

; n8 ?0 A. _- i
    九世纪进入平安时代后,又从当时的大唐传来了白瓷和越州窑的青瓷,种类多为日常用的碗、盘等餐具。自此,日本的陶制餐具从原先模拟金属品的须惠器、三彩陶器,开始转向模仿中国青瓷制的餐具样式了。但当时日本人无法烧制出与青瓷媲美的瓷器,他们只是在原来三彩技术的基础上,又吸取中国的灰釉技法,烧制出了灰釉陶器。这些灰釉陶器与越州青瓷相比,毕竟要显得粗粝得多。不过越州青瓷的传入大大拓开了日本人陶器形态的种类。真正烧制陶器是在镰仓时代,濑户一个叫藤四郎景正的人从中国引入了技术,制造水壶、香炉、佛具等。以后直到室町时代,除了濑户以外,信乐、常滑、丹波、备前、越前等地也能制造陶器了,被称作 日本的六大古窑。再后来1616年,朝鲜的李参平在肥前有田成功地烧制了瓷器,日本的陶瓷制作就此开始了。接着有各种烧器产生,其中伊万里瓷器在欧洲也享有盛誉。
& d5 E8 {) t( ^) i

  P, @& M( Y$ ?' [) D2 D  G
5.jpg


# h, C. ?" k5 N# N( C8 l( I6 f    日本瓷的釉色有青釉、白釉、大红釉、蓝釉、金色釉、珊瑚釉等,釉料在加工的过程中比较纯净,釉面和胎体结合得比较紧密,施釉薄而均匀,有光亮感。胎质坚硬细密。在历史上,日本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制瓷业也不例外,有些造型与中国瓷器相仿相近,但也有明显的日本民族风格。日本的瓷瓶类主要包括米酒瓶、棱口兽耳瓶、梅瓶、灯笼瓶、花瓶、人物花瓶背壶式扁瓶、葫芦瓶。米酒瓶腹大、口小、颈短,瓶身画有树枝,枝上有两把与草相似的线条下垂,这种瓶型和纹饰都带有明显的日本风格。棱口兽耳瓶的兽耳衔环是椭圆形的,而中国的兽耳衔环是圆形的。日本的人物花瓶在中国称鱼篓尊或罐。日本讲究茶道,因此日本的茶壶自然有自己的特色,日本茶壶包括葡萄酒壶、京都茶壶、咖啡壶端把壶、桶子壶和提梁壶等造型。日本罐的造型与中国罐区别不大,但画法与中国不同,比较有特点的是日本罐两侧有系,大口圆盖,施满彩;日本水罐造型多为桶形;日本的茶叶罐有的罐体上心形开光,罐盖顶部也有六角形开光图案。日本的大缸与中国有很多不同,日本缸的口部有平沿的、圆沿的,内壁往里抠,呈逗号形,不仅用来当容器,还用来做取暖器。日本的隔盒有圆形的、方形的,有三层的,也有多层的,在造型上与中国有所不同,中国的隔盒小,日本的隔盒大,在盒与盒的连接处,日本的隔盒是外口的,中国的隔盒是里口的,两者正好相反。7 ]8 h" A8 ?, ?2 W

* v, m+ w; K# G* h
6.jpg

$ O: w. V  a; q5 ~1 ~5 U
    日本瓷器图案和画面颜色比较明快,多大红大绿、黑白相间,同时日本的茶杯、酒杯、碗、碟子等食用器边沿多有金色釉。门类品种主要有:有田烧、伊万里烧、九谷烧、濑户烧、备前烧、美浓烧等。$ a6 E6 R' _: d! Q7 d. @4 W* K

9 V' q+ D2 j1 x' F9 W  ~
7.jpg


/ K* l# C; y% I# U; H1 A    进入明治时代之后,陶艺家九谷庄三的彩色金澜手瓷器名气日盛。同时,大量的日本九谷瓷器开始出口到欧洲各国。今天的九谷瓷秉承各个时代的彩绘传统技艺,精益求精,进入一个新的辉煌时期。九谷烧瓷器艺术风格高雅、技艺独特,它非常善于采用金、银等华贵的装饰材料进行装饰或绘画。装饰技法有红彩、金彩、绿彩、银彩等种类。现代九谷瓷器,在色彩种类方面更加用色大胆,色彩扩展到红、黄、绿、褐、紫、金、银等色。红彩彩绘。多在瓷胎上涂红色,然后描绘人物纹样。有时与青花彩绘结合一起。金彩。在金色上涂红抹绿,然后彩绘纹样。表现出昂贵、绚烂的气氛。九谷烧银彩作品。釉面下发出闪闪的银箔光彩,是九谷烧银彩技法的精髓。在整件上将作品先涂抹一层黑色墨底,然后彩绘以淡青、淡樱等纹样。在几何形图案上柔和的银彩中显露出作品的品格与个性,可以体现出一种寂静感,具有一种深厚的情趣。九谷烧彩瓷艺术,善于从古代文化艺术精髓中汲取营养。绘画作品内容丰富。有花鸟、山水、风景等内容;有鱼纹、鹤、神灵等寓意吉祥的题材;也有人物、儿童;还有松、竹、梅、菊等纹样。也有的陶艺家深受中国古代竹林七贤等中国文化影响,描绘中国风格的图案。许多绘画艺人,绘画技法娴熟、老道。绘画作品一丝不苟、精工细描。他们将对生活的美好追求与祝愿,完美地注入进瓷器绘画作品中。
$ k0 Y& \. t" t2 T+ A% F


3 g& L' M% s) L6 d5 J" J0 s 8.jpg


# Q9 [' n3 B5 }5 }7 u    日本日用细瓷的生产技术水平很高,包括瓷器的实物质量(包括使用强度、耐划伤性、热稳定性等)、白度、产品规整度,以及在控制釉面铅、镉溶出率方面,各项技术指标均领先于国际水平。尤其在日用瓷器产品的器型、画面设计,釉色装饰以及产品配套和包装装潢方面,俨然形成了一套独特的风格与特色。日本的名牌公司曾经为英国的王室设计生产出专供皇家使用的超大配套的饮食餐茶具产品。
! T( U  {; t6 c

  9 d) k$ p& U0 I
房间路径

聊天大厅 官方专区 合作体验一区 庞淳重彩画教学课堂[电信]

房间ID:663023

0

4 U) |  V% p& k0 ^" Z

点击阅读《VV时报》更多访谈报道>>>>

点击下载VV娱乐社区最新版>>>>

点击这里开通“VIP”服务>>>>

击观看更多精彩活动>>>>

点击查看更多应用>>>>

3 ?6 U1 F$ M8 p/ V2 w

) b& K. K( w# S7 E% w% N【责任编辑-52346】
房间截图.jpg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