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活动现场] 【现场报道】11.8《牛子茶室》网络直播第八期 记者:影子【记】52346

分享到:
本帖最后由 52346 于 2016-11-9 13:49 编辑
# u5 P$ @4 w. \0 m0 p; Q* w6 J( ^* |
VV时报
" U! g& X! ~  d

《牛子茶室》网络直播第八期

) A8 V, K2 G) a! k& Z
时报记者:影子# n* s6 q+ E0 c( o9 ~3 p
新闻来源:官方专区->合作体验一区->牛子茶室(663017)

头.png

  }9 B, L% V5 m/ N8 m6 k- c
   时报2016年11月8日讯  微文化,慢生活;品牛子茶室,做智慧之人。牛子茶室是一档 以“微文化 慢生活”为宗旨的品牌,聊您身边聊您生活中“日用而不知”的文化 元素,聊您看的见、摸得着的书画艺术,聊您感兴趣的人生哲理。从文化元素中识人辨事,从书画艺术中 得到享受的乐趣。让我们于温馨之中,汲取文化艺术的智慧,圆我们的工作、生活、家庭良好的氛围。一切尽在牛子茶室。由VV官方携手牛子茶室主办的网络直播第八期,在聊天大厅->官方专区->合作体验一区->牛子茶室(663017),于晚八点二十分精彩开播。) B+ \8 ~+ a* R9 H0 q

QQ图片20161108201044.png

   4 ~& ^2 O/ ]: E+ S- d
    本次直播是《牛子茶室》网络直播第八期,今天牛子老师和大家谈国之精髓,聊生活百态。牛子先生,收藏家、书画鉴赏家,书画美评撰稿人,文化学者。《牛子茶室》主讲人,曾任报社总编室编辑,现任北京社区文化促进会副会长;中国藏品艺术网收藏委员会理事;北京夕阳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艺术总监,和众风雅书画院董事长,高级书画经纪人。曾经是一位传递正能量的媒体人,自幼痴迷书画和酷爱京剧的他,如今是和众风雅书画院的领军人物。多年以来,在潜心钻研学习的同时,牛子老师一直致力于传统文化研究和人文精神弘扬,对书画、易学、佛学、诗词、哲学、文学、民俗文化、市场经济与策划、企业文化与管理等学科进行交叉性的研究和实践,推陈出新,服务于现代化经济、文化、艺术事业。

! E2 z5 M- K% Y/ O2 k' O

QQ图片20161108201327.png


7 W; s. h' q. |. d, _# M4 ?    晚8点,记者携任务来到牛子茶室。牛子先生出现在视窗之上,今天老师首先回答了网友的一个问题,并聊了央视新闻,交警查处乱开大灯时,暖心的处理。紧接着老师进入了第一个话题:古代和尚头的戒疤由来?和尚的光头上,用香火烧灼出几个疤痕,这叫烧戒。凡愿遁入空门者,剃度之后,便是烧戒,烧戒结束,即为正式的佛门弟子。,烧戒被认为是入佛门苦修的开始,逐渐适用于所有的和尚,并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世俗人眼中和尚的标识之一。4 n3 F8 _* A4 I6 t

QQ图片20161108203458.png


5 N, W! j+ x0 w6 |! e9 b2 u   
1 F9 G* N4 U1 M) I; e

) ~; L  I7 l4 z9 S# ^    回答完聊友的提问,老师又讲起了男人的深度:男人的深度,彰显的是人生的阅历,胸怀的宽广;是进则天下退则田园的进取与淡薄;是舍我其谁的态度与责任;也是面对世事变迁生命无常的淡定从容。一言以蔽之,男人的深度是一种生命的厚度。没有一个毛头小伙子敢大言不惭地自诩深度。即便再聪颖再努力,没有时间的打凿,生命无法向大海一样深广。人说四十而知天命,五十而从心所欲。一个深度男人,不光要知性,还能具备生活的智慧,能知天命而不庸人自扰,能从心所欲而在繁杂的世事中能进能退,这才是大丈夫所为。
3 W8 h( x% x1 v3 @% r& z% C# ~% P2 o

QQ图片20161108204307.png

    在牛子老师侃侃而谈中,聊到了静,老师说:不少人感觉工作是种负累,这大可不必。静心想来,工作只是一种营生,维持我们的生计,理因以一种感恩的心去面对;以快乐、平和的心态,应对工作中的劳累,以学习、磨砺的态度,应对工作中的竞争;不必强求事业辉煌、功成名就,做好当下,一切顺其自然,那工作便也有了乐趣,便可静心去干。其实,闹市中亦可独辟一隅,寻得宁静。烦累了,找家咖啡馆、茶馆、酒吧,约友畅饮或独饮一杯;找家KTV,点几首中意的歌曲,或唱或吼上两嗓;找家影剧院,欣赏一部电影、一幕话剧、一场音乐会;虽非自然意义上的静,却可借以洗静心中之浊。借着夜色,捧读几篇美文,敲出一段文字;或干脆关灯闭眼,享受黑暗中的孤独,那种静雅之趣定会妙不可言。2 p" Z# i2 m- D, Q1 x. i& B
$ B2 \' r( a4 u9 @

QQ图片20161108205322.png

1 Y' ^; L1 S" \3 D/ Z$ k3 ~) h
    牛子老师聊的最后一个话题是:倒霉的由来。老师说:“倒霉”一词是浙江一带的方言,产生于明朝末年。“倒霉”没有在专门的语句中出现过,它的产生与当时的科举制度和民间习惯有关。在明朝末年,采取的是“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读书人要想做个一官半职,就要通过科举考试来实现。由于科举考试的局限性很大,严重地影响了知识分子才智的发挥,再加上考场上营私舞弊的现象比较严重,所以一般的读书人想要考取功名是非常不容易的。为了求个吉利,考生们一般都会在考试之前在自家门前树立一根旗杆,当时人们称这根旗杆为“楣”。如果考中了,旗杆就一直竖立着,考不中就要把旗杆撤去,人们便将撤掉旗杆的行为称为“倒楣”。后来这个词被越来越多的用于口语和书面语,来形容不顺心的事情。今天我们把“倒楣”的“楣”写作“霉”或“眉”,反倒不写原来的“倒楣”了,这也是约定俗成的,只是在使用的时候,大家应该记得“倒霉”一词是由“倒楣”演化而来的。% H( d6 k. E: O+ O2 v# u

QQ图片20161108201020.png

   
0 e  ?1 ^" q2 b4 H9 r( o" K  d0 o+ F    一个多小时的精彩讲解结束了,通过牛子老师的精彩诠释,让我们对生活中认识,有了深刻的认识,有了更深远的解读,给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为人处世指明了方向。《牛子茶室》是一档 以“微文化 慢生活”为宗旨的品牌,为你的生活增光添彩。
+ u, G6 s( q, D4 J! l) ^

6 Y1 _. ~: V9 P! l  ~3 P
房间路径0 f: N& w- X) d; z# F
聊天大厅 官方专区 合作体验一区 牛子茶室 [电信]: e  v. }% |, v$ x5 k) r, k
房间ID:663017

VV时报标记m.gif

点击阅读《VV时报》更多访谈报道>>>>

点击下载VV视频社区最新版>>>>

点击这里开通“VIP”服务>>>>

点击观看更多精彩活动>>>>

点击查看更多应用>>>>

, f; ]! C' z0 U) m* I


' t& z8 ^  K+ U0 |【责任编辑-52346】

回复.png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