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活动现场] 【官】【现场报道】11.2只有医生知道|儿童哮喘的用药 记者:沙虎52320

分享到:
本帖最后由 52320 于 2016-11-3 09:45 编辑
" g4 f7 l* q6 [* Q
6 x; @, g, R9 q2 [7 F

VV时报
$ _3 R8 x4 y# I+ ^


4 ~1 l% Q* k3 T+ t* `只有医生知道|儿童哮喘的用药

, ?: l% j' o/ ]' f" Y% U( J2 D& g
时报记者:沙虎
/ ^5 r5 L! w$ u# u# g! U新闻来源: 聊天大厅->官方专区->合作体验区->VVTV直播间(660000)

.

00.png

2 O- g5 b" Y! e$ |1 S
   时报2016年11月2日讯 关注VV娱乐社区网医互动节目《只有医生知道》,了解儿童哮喘的用药,让健康、美丽与你同行。11月2日中午14点,由VV娱乐社区携手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共同推出《只有医生知道》,在聊天大厅->官方专区->合作体验区->VVTV直播间(660000)如期开播,本期特邀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呼吸内科主任医师 研究生导师曹玲客座现场,与1500多位聊友共同分享了,儿童哮喘的用药的话题。VV官方副站长念奴娇、高管超越出席了栏目现场。: W* {# e0 H9 t3 V

: i; k2 H  E+ |    VV娱乐社区网医互动节目《只有医生知道》,是VV娱乐视频社区创新开辟的一档网医互动节目。节目采取VV娱乐视频社区网络视频与手机微信同步直播形式。特邀国内知名医院的一流专家现场讲解,并针对网友们所关心的话题进行现场解答,有深度、有广度、有力度。11月2日的节目播出就得到了众多聊友们的一直赞誉。3 b! s7 a" E& T. V3 d' r1 [

) g8 A; }8 S* Q+ I" a

2.png

1 V/ \2 ?, W4 D4 N2 P
    曹玲,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呼吸内科主任,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擅长儿科呼吸系统疑难病、儿童哮喘的治疗。在研课题包括:D-二聚体升高肺炎患儿肺微血栓形成的观察与治疗,支气管舒张试验介值判定,全国多中心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治研究,儿童呼吸道常见慢性阻塞性疾病诊疗规范的研发与制定。发表文章70余篇。现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呼吸组委员,全国儿科呼吸睡眠协作组组副组长,全国儿科呼吸疑难病协作组副组长,北京医学会儿科呼吸组委员,北京医学会变态反应学组委员,北京朝阳医学会儿科主任委员。 8 R. G5 S- v8 T/ ^/ z

+ x9 a6 Z- o) q' q- j6 B

5.png

+ f" r6 L$ v0 \9 W
    在VV娱乐视频社区全站的大力宣传推动下,北京时间中午14.00分,只有医生知道主播间人潮涌动、鲜花满屏。随着导播的切入,节目主持人、特邀专家曹玲先向大家问好,接着主持人就冬季进补话膏方,向儿童哮喘的用药老师请教。
. Q" Y$ U, Z6 j/ z, ?( W# `% U: A/ z3 e( g7 P
    儿童的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的气道疾病,它的本质是一种炎症性疾病。这几年,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地的流调发现,支气管哮喘发病率大概在0.5%—2%之间,当然在儿童当中,他的发病率要比成人要高,有时甚至可以达到5.29%。我们国家,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所以,儿童支气管哮喘还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如果不发病没有什么影响,各方面生活、劳动、学习都和正常人一样。但是发作起来,后果就比较严重。由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发作,导致儿童不能正常的上学、睡觉,还有不能正常的生长发育,更为严重的是引起死亡。现在发现,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死亡率还是蛮高的,国外有报道,大概是十万分之二十左右,我们国内的一个流调发现,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死亡率和成人死亡率差不多,大约是在万分之三十六左右。农村要比城市的死亡率还要高一些。
- u% W0 a8 [" D& ]! I9 e1 e- v1 q7 b) ~/ |5 `

9.png

- u0 B2 y  {' Y$ P) N$ X
    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药物可分为控制药物和缓解药物两大类。哮喘控制药物通过抗炎作用达到控制哮喘的目的,需要每日用药并长期使用,主要包括吸入和全身用糖皮质激素、白三烯调节剂、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缓释茶碱及抗IgE抗体等。缓解药物按需使用,用于快速解除支气管痉挛、缓解症状,常用的药物有短效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吸入抗胆碱能药物、短效茶碱及短效口服β2受体激动剂等。儿童对许多哮喘药物(如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茶碱)的代谢快于成人,年幼儿童对药物的代谢快于年长儿。吸入治疗时进人肺内的药物量与年龄密切相关,年龄越小,吸入的药量越少。哮喘的治疗药物可通过吸入、口服或肠道外(静脉、皮下、肌肉注射、透皮)给药,其中吸入给药是哮喘治疗最重要的方法。吸入药物直接作用于气道黏膜,局部作用强,而全身不良反应少。几乎所有儿童均可以通过教育正确使用吸入治疗。儿童哮喘吸入治疗时要注意吸入装置的选择。" K& M2 l8 _4 S+ i" i5 h# f7 y# C
0 L, p* R6 M/ \1 w6 a7 a4 _) R1 j
1.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ICS是哮喘长期控制的首选药物,可有效控制哮喘症状、改善生命质量、改善肺功能、减轻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减少哮喘发作、降低哮喘死亡率。但目前认为ICS并不能根治哮喘。ICS对间歇性、病毒诱发性喘息的疗效仍有争论。ICS通常需要长期、规范使用才能起预防作用,一般在用药l~2周后症状和肺功能有所改善。主要药物有丙酸倍氯米松、布地奈德和丙酸氟替卡松,表4列出了不同吸入激素的儿童估计等效每日量。每日吸入100~200μg布地奈德或其他等效ICS可使大多数患儿的哮喘得到控制。少数患儿可能需每日400μg或更高剂量布地奈德或其他等效ICS才能完全控制哮喘。但大多数5岁以下患儿每日吸入400μg布地奈德或其他等效ICS已接近最大治疗效'能。ICS的局部不良反应包括声音嘶哑、咽部不适和口腔念珠菌感染。可通过吸药后清水漱口、加用储雾罐或选用干粉吸入剂等方法减少其发生率。长期研究未显示低剂量吸入激素治疗对儿童生长发育、骨质代谢、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 U4 K. `  v2 z' y$ C$ ^7 P

0 z5 g) G: ?1 u2.白三烯调节剂:白三烯调节剂可分为白三烯受体阻滞剂(LTRA,如孟鲁司特、扎鲁司特)和白三烯合成酶(5-脂氧化酶)抑制剂。白三烯调节剂是一类新的非激素类抗炎药,能抑制气道平滑肌中的白三烯活性,并预防和抑制白三烯导致的血管通透性增加、气道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和支气管痉挛。目前应用于儿童临床的主要为LTRA,可单独应用于轻度持续哮喘的治疗,尤其适用于无法应用或不愿使用ICS、或伴过敏性鼻炎的患儿。但单独应用的疗效不如ICS。LTRA可部分预防运动诱发性支气管痉挛。与ICS联合治疗中重度持续哮喘患儿,可以减少糖皮质激素的剂量,并提高ICS的疗效。此外,有证据表明LTRA可减少2~5岁间歇性哮喘患儿的病毒诱发性喘息发作。该药耐受性好,副作用少,服用方便。目前临床常用的制剂为孟鲁司特片:≥15岁,10mg,每日1次;6~14岁,5 mg,每日1次;2~5岁,4 mg,每日1次。盂鲁司特颗粒剂(4 mg)可用于1岁以上儿童。
0 g$ }( F6 w! ], x" B3 t7 I" k
3 r* u& E& n, u4 U. u" T0 h3.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包括沙美特罗和福奠特罗。LABA目前主要用于经中等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仍无法完全控制的≥5岁儿童哮喘的联合治疗。由于福莫特罗起效迅速,可以按需用于急性哮喘发作的治疗。ICS与LABA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抗炎和平喘作用,可获得相当于(或优于)加倍ICS剂量时的疗效,并可增加患儿的依从性、减少较大剂量ICS的不良反应,尤其适用于中重度哮喘息儿的长期治疗。鉴于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考虑,不应单独使用LABA。目前有限的资料显示了5岁以下儿童使用LABA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 x6 o, b/ J% u% Y3 s) B- k- {/ \+ f
4.茶碱:茶碱可与糖皮质激素联合用于中重度哮喘的长期控制,有助于哮喘控制、减少激素剂量,尤其适用于预防夜间哮喘发作和夜间咳嗽。控制治疗时茶碱的有效血药浓度在28~55μmol/L(5~10 mg/L)。最好用缓释(或控释)茶碱,以维持昼夜的稳定血液浓度。但茶碱的疗效不如低剂量ICS,而且副作用较多,如厌食、恶心、呕吐、头痛及轻度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心血管反应(心律失常、血压下降)。也可出现发热、肝病、心力衰竭。过量时可引起抽搐、昏迷甚至死亡。合并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索、甲氰咪胍及喹诺酮药时会增加其不良反应,与酮替芬合用时可以增加清除率,缩短其半衰期,应尽量避免同时使用或调整用量。
% O9 N+ Z9 [+ r9 t- m! ]( d0 I* W' c/ \4 V5 c  ]7 F
5.长效口服β2受体激动剂:包括沙丁胺醇控释片、特布他林控释片、盐酸丙卡特罗、班布特罗等。可明显减轻哮喘的夜间症状。但由于其潜在的心血管、神经肌肉系统等不良反应,一般不主张长期使用。口服β2受体激动剂对运动诱发性支气管痉挛几乎无预防作用。盐酸丙卡特罗:口服15~30 min起效,维持8~10 h,还具有一定抗过敏作用。≤6岁:1.25μg/kg,每日l~2次;>6岁:25μg或5 ml,每12小时用1次。班布特罗是特布他林的前体药物,口服吸收后经血浆胆碱酯酶水解、氧化,逐步代谢为活性物质特布他林,口服作用持久,半衰期约13 h,有片剂及糖浆,适用于2岁以上儿童。2~5岁:5 mg或5 ml;>5岁:10 mg或10 m1,每日1次,睡前服用。/ g* ^0 T& K- P! @  k

( @5 N; d6 X% ^: ?  b* a6.全身用糖皮质激素: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仅适用于重症未控制的哮喘患者,尤其是糖皮质激素依赖型哮喘。为减少其不良反应,可采用隔日清晨顿服。但因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副作用大,尤其是正在生长发育的儿童,应选择最低有效剂量,并尽量避免长期使用。0 r' o% T0 G5 ?$ Z6 h; g
* w" h. C2 b3 S+ A* g: F* _
7.抗IgE抗体(Omalizumab):对IgE介导的过敏性哮喘具有较好的效果。但由于价格昂贵,仅适用于血清IgE明显升高、吸入糖皮质激素无法控制的12岁以上重度持续性过敏性哮喘患儿。1 E; K2 E2 @( k$ l5 _5 d

7 A: U( O& r5 L2 Y3 O& ]8.抗过敏药物:口服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酮替芬等对哮喘的治疗作用有限,但对具有明显特应症体质者,如伴变应性鼻炎和湿疹等患儿的过敏症状的控制,可以有助于哮喘的控制。
& Q3 o% f$ t4 G( L% h# I! ~$ ~4 {/ Q% y
9.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SIT):SIT可以预防对其他变应原的致敏。对于已证明对变应原致敏的哮喘患者,在无法避免接触变应原和药物治疗症状控制不良时,可以考虑针对变应原的特异性免疫治疗,如皮下注射或舌下含服尘螨变应原提取物,治疗尘螨过敏性哮喘。一般不主张多种变应原同时脱敏治疗。皮下注射的临床疗效在停止特异性免疫治疗后可持续6~12年甚至更长时间。但是5岁以下儿童SIT的有效性尚未确立。应在良好环境控制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才考虑对确定变应原致敏的哮喘儿童进行SIT。要特别注意可能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包括急性全身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和哮喘严重发作。' i8 ^; q5 I% A5 R9 \5 h. I
1 N5 T9 x8 p: Z; \2 g

12.png


1 j) @, Q% \: h    在治疗儿童哮喘中存在那些误区?诊断不及时。许多家长和一些医师对于反复发作喘息的病儿,常常不愿承认是哮喘而宁愿诊为气管炎、支气管炎或喘息性支气管炎,在临床治疗上大量使用抗生素。抗生素虽可杀细菌但不能消除哮喘的变态反应性炎症,从而延误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宝贵时机。一种病情是:反复咳嗽、咳痰,属于免疫功能低下。可患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甚至危及生命,但不会反复出现喘鸣(高音调、笛声),这是反复呼吸道感染,可用抗生素治疗。另一种病情是:反复出现典型喘鸣音,大部分病儿发作时无感染征象(不发烧,咽不红,无黄痰,白血球不高等),常多伴有哮喘家族史和个人过敏史(湿疹,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这种情况属于典型哮喘,而不管其年龄大小,需要用抗哮喘药治疗。哮喘发作时有支气管痉挛即喘鸣音,同时有黏液分泌增多,听诊时常误诊为肺炎,从而大量应用抗生素。反复发作历经数年,既浪费药物又加重家长的负担。二、治疗不当。1、恐激素症:在许多家长和一些医师的传统观念里,对皮质激素有惧怕心理,拒绝应用。皮质激素在治疗疑难病症如淋巴细胞白血病、重症肾病综合征时,为了挽救生命,不得已而为之。但是,目前在国际哮喘会议上最新推出的《全球哮喘防治创议》中(简称GINA规范),采用皮质激素的吸入疗法,每日只用200~400微克(少数病儿用到800微克),较强的松的剂量缩小100倍,每次用量只相当于1个小米粒的百分之一,微乎其微。再者,吸入药物可直达气道的靶细胞,起效快速,全身吸收甚少,即使吸收一部分也可在2小时内在**中代谢掉。因此,国际哮喘界一致公认:皮质激素吸入疗法是目前控制慢性哮喘反复发作的最有效药物,应大力推广。2、吸入疗法的方法不当:一些医师只开吸入疗法的药物处方,却没有仔细教给病人如何正确使用。例如:用气雾剂时,需要深吸气与按压气雾剂装置“同步”进行,药物才能进入下部气道,起到抗炎作用。有的病儿,按后药物刚一喷出,他会出现保护性反射,立即憋气则药物也不能进入下气道,应教给孩子要继续深吸气才对。3、疗程不够易复发:一些家长给孩子治疗1~2月后,发作停止,就以为病儿好了,自动停止治疗。有的家庭嫌麻烦怕耽误时间,有的家长怕花钱,有的家长存在侥幸心理,结果过一段时间后又复发。  q( a6 `. I7 b8 X8 x
& f0 ]  V, r1 r6 Y% l

17.png

& W# U& w* A1 m3 ^4 m6 d
    为期一个多小时的只有医生知道|儿童哮喘的用药结束了,通过专家曹玲老师的初步讲解,让在场的2000多位聊友们们了解了儿童哮喘的用药的知识。关注健康生活,关注VV《只有医生知道》。VV娱乐视频社区无限精彩等你来。
! a. x6 j1 |# k$ J
' p0 I: O$ ~1 q


+ j/ m: K# h5 ~8 F( H  o房间路径
  c' b9 A) D  q' u5 \  T
聊天大厅->官方专区->合作体验区->VVTV直播间

房间ID:660000

小海豚~2.GIF

点击阅读《VV时报》更多访谈报道>>>>

点击下载VV娱乐社区最新版>>>>

点击这里开通“VIP”服务>>>>

点击观看更多精彩活动>>>>

点击查看更多应用>>>>

[责任编辑:52320]

全图.png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