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经典栏目] 【官】【现场报道】1.19《美食中国》第18期:饺子 记者:慕容玖52320

分享到:
本帖最后由 52320 于 2017-1-21 20:57 编辑
% C$ x& O3 `# k) T9 v+ ~, w; K
! u  V0 \! x8 a* q) P- N9 OVV时报5 h( `& k( J5 d4 ~& g0 p


0 c0 {$ M; O( W  t. [饺子3 c/ x1 q( g6 g, x3 R  [6 h
——《美食中国》第18期

- {3 G6 Q' K# n: X: D- J
时报记者:慕容玖

新闻来源:聊天大厅->VV官方活动->官方活动->VV官方栏目直播间[电信](601185)


+ {* U3 z; m4 f, g8 Y$ c# G( Z( s

QQ图片20170119201607.png

5 X9 w/ M& O* m3 m* a, S, J
    时报2017年1月19日讯
《美食中国》栏目宗旨在于通过每期一道美食,把中华五千年流传的经典名吃介绍给广大的美食爱好者,为大家提供最全面、最详细的美食信息。我们将以全新的视角、独特的语言、精美的图片、逼真的音画、多样的形式,为您详尽介绍每道美食的历史、流派、烹制、名店等,让您在咫尺之间赏尽天下美食。2017年1月19日晚八点,VV官方宣传部策划主办的经典栏目《美食中国》在VV官方活动-VV官方栏目直播间[电信]601185房间开播,VV娱乐社区《美食中国》栏目惊艳登场,黄金强档,现场直播《美食中国》第18期:饺子,栏目主播半首歌、顺歌带你走进美食世界中,这里是美食爱好者的园地,这里是烹饪大师的摇篮。
! Y& p2 I1 _8 c5 ]
( ]! W8 |7 @" [, t4 t$ I

0.png

1.png

- J5 X1 \, P9 ]( N' t: |1 M
    饺子,又名水饺,原名“娇耳”,是中国的古老传统面食,源于中原宛城,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饺子深受中国广大人民的喜爱,是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每年春节必吃的年节食品,在许多省市也有冬至节吃饺子的习惯。饺子是中国东汉南阳医圣张仲景发明的,它的历史沿革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明朝末年张自烈做了很好的说明:“水饺耳,即段成式食品,汤中牢丸,或谓粉角,北方人读角为娇,因呼饺饵,伪为饺儿。”在包饺子时,人们常常将金如意、糖、花生、枣和栗子等包进馅里。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来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将健康长寿,吃到枣和栗子的人将早生贵子。有些地区的人家在吃饺子的同时,还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比如吃豆腐,象征全家幸福;吃柿饼,象征事事如意;吃三鲜菜,象征三阳开泰。南方有些地方过年时会打散鸡蛋后加热做外皮包上肉馅称之为蛋饺。3 X9 ?5 X0 k6 P4 ?3 c0 j* U9 U
! P! R7 r0 R% G8 R

2.png

3.png


' m3 k0 E% Y2 v+ A    饺子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名目繁多,古时有“牢丸”“扁食”“饺饵”“粉角”等名称。三国时期称作“月牙馄饨”,南北朝时期称“馄饨”,唐代称饺子为“偃月形馄饨”,宋代称为“角子”,元代称为“扁食”;清朝则称为“饺子”。饺子起源于东汉时期,为东汉南阳人医圣张仲景首创。当时饺子是药用,张仲景用面皮包上一些祛寒的药材用来治病(羊肉、胡椒等),避免病人耳朵上生冻疮。另说:春秋时期的水饺在东夷地区薛国(今山东滕州)墓葬中发现,说明这种作为中国饮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美食,很可能最早源于我国古代的东夷地区。. R2 |: R6 n, p* x5 E
9 X! ^2 Z/ s: a# U. N# a

4.png

5.png

) O5 U7 G1 G& R7 Y. i$ s8 V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张仲景是南阳稂东人,他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祛寒娇耳汤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药医治冻疮。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E. e* S8 O6 ~6 |; g
7 e9 [: v9 O7 B) l* p5 X

6.png

7.png

2 |! I# ^* j% ]$ W% j
    饺子是北方人年夜饭桌上必不可少的。主要是在中国大部分地区主要是北方,包饺子、吃饺子,已经成为大多数家庭欢度除夕的一个重要活动。俗话说:“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过年,是中国人一年一度最隆重的节日。为了过好年,旧时农家一进腊月的门槛,就开始忙着过年。从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的时候起,就进入了过年的倒计时,张彩灯、贴对联、打扫庭院,准备迎接远方的亲人,过个团圆年。在北方,到了大年三十的晚上,最重要的活动就是全家老小一起包饺子。年夜饭有吃饺子的传统,但各地吃饺子的习俗亦不相同。有的地方除夕夜吃饺子,有的地方初一吃饺子。吃饺子是表达人们辞旧迎新之际祈求愿望的特有方式。饺子的谐音“交子”即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过春节吃饺子意味着大吉大利。另外饺子形状像元宝,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出门吃饺子是盼团圆的意思,取平安团圆之意,也含有希望早日归来之意。我国北方人有一种习俗,逢年过节,迎亲待友,总要包顿饺子吃。尤其是大年初一,全家人拜罢年,便围坐在一起,边包饺子边聊天,山南海北,无所不谈,不时引来欢声笑语,大有其乐无穷之意。“水饺人人都爱吃,年饭尤数饺子香”。当人们吃着这滑润适口滋味鲜美的水饺时,如果再知道一些它的来历,谁能不惊叹我们文明古国的源远流长的面食奇苑呢!
4 l$ e3 `: c! z/ D1 Z8 R" ?# P* n) I' c# v& x

8.png

9.png


( z! i, Q5 o& p& @2 `    饺子制作:和面-温开水一杯,水里放少许盐,面粉里放鸡蛋一个。水要慢慢倒入盆中,筷子不停搅动,感觉没有干面粉,都成面疙瘩的时候,就可以下手揉了,揉面要用力,揉到面的表面很光滑就好了,这时面光盆光手光是最佳境界。拌馅-如果四个人吃,大约一斤肉馅即可。馅里放盐、味精、姜末、酱油、料酒、香油、水(高汤最好),还可以加点胡椒粉什么的。顺时针搅拌,感觉所有的东西都融合在一起即可。剁菜-选择你喜欢的蔬菜,一般用大白菜加些许韭菜。韭菜切成小粒,大白菜则要剁了,剁碎之后用纱布把水挤干。然后和韭菜一起放入肉中搅拌,如果淡再加点盐,饺子馅就做好了。擀皮-取出醒好的面团,揉成长条状,用刀切成小段。用手搓成扁平状,拿擀面杖擀的时候,注意中间厚边缘薄,中间厚防止饺子馅漏,边缘薄吃起来口感好。包饺子-将饺子馅放入皮中央,如果技术不熟练的话,不要放太多馅。先捏中央,再捏两边,然后由中间向两边将饺子皮边缘挤一下,这样饺子下锅煮时就不会漏汤了。煮饺子=烧一锅开水,等水沸腾时,将饺子放入,并及时搅动(顺时针),防止饺子在水中粘在一起。把大火改成小火,加盖煮,等到饺子浮在水面上即可。
$ T+ q, _' K* Z, P6 h
0 n$ R: D% ?9 c& S5 g) Y) j+ i6 q

10.png

11.png

, I, }7 F4 `) n8 H/ b
    饺子虽然好吃,但也有其不利于健康之处。一般来说饺子馅多是以肉为主,肉多菜少,吃多了自然会觉得比较油腻,不但口感不适,过多摄入了油腻对人体健康也极为不利。因此很多人在吃饺子的时候都喜欢蘸点醋来缓解。其实,除了蘸醋外,我们也可以在吃饺子的同时喝些可以去油腻的健康饮品,同样能收到不错的效果。具有去油腻效果的健康饮品有很多,如茶水、果汁等,但与饺子搭配最为适宜的还是要数我国的传统饮品酸梅汤了。酸梅汤是由乌梅、山楂等数种天然原料熬制而成,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粗纤维等营养物质,尤其是其中富含的花表素更是一种植物化学物质,可以极为有效的帮助身体排出油腻。6 u; f  K& s. k0 t
5 \7 d% B- r0 r# ^3 _+ S

12.png

13.png


9 w$ x+ Y1 d) a% v! S2 g# X' E& B" B4 N7 ?

房间路径
! Y" s3 y1 l. @4 L2 `9 Z
VV官方活动-VV官方栏目直播间[电信]
! b8 m: Z' r0 D# W0 p: P
房间ID:601185

# ^: B8 h* i& u' P3 Y2 m/ J7 c

3 y3 h; t2 S) S; Y) X
2 q$ t6 o+ O. h9 \

阅读《VV时报》更多访谈报道>>>>

点击下载VV娱乐社区最新版>>>>

点击这里开通“VIP”服务>>>>

点击观看更多精彩活动>>>>

点击查看更多应用>>>>

2 T. E1 a; x9 D

【责任编辑:52320】

QQ图片20170119202355.png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