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经典栏目] 【官】【现场报道】7.14 【美食中国】第五期:四川火锅 记者:慕容玖52320

分享到:
本帖最后由 52320 于 2016-7-17 00:25 编辑
0 Z. ?9 G( r3 t9 R& H
: Z$ k9 Q# e& d3 v: U; G8 \VV时报0 U! p' D6 {: G  M

% o/ @3 n. s0 Y# k8 l# |6 [
四川火锅$ [" Z* l' q% B
——【美食中国】第五期

+ g: J/ E3 m2 D( k9 b9 x7 [
时报记者:慕容玖 8 q4 C2 ?2 G  v- O
新闻来源:VV官方活动-VV官方栏目直播间[电信]601185

% R+ Y' l) Y0 C0 u3 W8 i% a# K

QQ图片20160714181602.png


6 M9 Y& i% ~! N& M% e" V, p     时报2016年7月14日讯 2016年7月14日晚八点整,VV官方宣传部策划主办的经典栏目《美食中国》第五期:四川火锅,在VV官方活动-VV官方栏目直播间[电信]601185房间开播,VV娱乐社区《美食中国》栏目惊艳登场,黄金强档,现场直播;周四晚八点第5期《四川火锅》带你走进美食世界中。《美食中国》栏目宗旨在于通过每期一道美食,把中华五千年流传的经典名吃介绍给广大的美食爱好者,为大家提供最全面、最详细的美食信息。我们将以全新的视角、独特的语言、精美的图片、逼真的音画、多样的形式,为您详尽介绍每道美食的历史、流派、烹制、名店等,让您在咫尺之间赏尽天下美食。这里是美食爱好者的园地;这里是烹饪大师的摇篮。我们跟随主播半首歌与顺歌的脚步,一起来品尝美味吧。5 L' B1 F4 G7 j
! F. t' a; F+ X

1.png

4.png

5.png

9 J3 v- c, |6 J9 F. }' F
    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俗是以植物性食料为主。主食是五谷,辅食是蔬菜,外加少量肉食。形成这一习俗的主要原因是中原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但在不同阶层中,食物的配置比例不尽相同。因此古代有称在位的皇帝为“肉食者”。 四川火锅,以麻,辣,鲜,香著称,他来源于民间,升华于庙堂,无论是贩夫走卒、达官显宦、文人骚客、商贾农工,还是红男绿女、黄发垂髫,其消费群体涵盖之广泛、人均消费次数之大,都是他地望尘莫及的。作为一种美食,火锅已成为四川和重庆两地的代表美食。四川火锅的出现,大约在清代的道光年间(1821-1851)。经过多方考证,四川火锅真正的发源地是长江之滨,酒城泸州的小米滩(现高坝二五厂)。炊具仅一瓦罐,罐中盛水(汤),加以各种蔬菜,再添加辣椒、花椒祛湿(因为有"菜当三分粮,辣椒当衣裳"之说)。当时,长江边上的船工们跑船常宿于小米滩(小米滩在当时是四川境内长江边上的一个很适中的码头)。停船即生火做饭驱寒,船工们吃后,美不可言(在他们心中),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在长江边各码头传开了。+ E3 P1 }, j( v9 z2 v) ]
& K, {* }& m6 o/ |, A5 Z: V

6.png

7.png

8.png


0 K/ Q4 R+ r3 {. B9 B    当时的重庆却是水路交通要道,比起泸州就大多了。这种食俗沿袭而下,传至重庆后,就又有一番变革了。当时一些苦力见到这种吃法后,就跑到杀牛场捡一些被人丢掉的牛内脏到长江里洗净,切成小块,和船工们一起吃。大家都觉得非常美味,又能填饱肚子,又能驱寒。再后来就有人干脆用一挑(两个)箩筐,一头放些牛杂(以毛肚为主)、小菜,一头放一泥炉子,用一口分了格的“大洋铁盆”放在炉子上,盆内沸腾翻滚着一种又麻又辣又咸又香的卤汁,每天就在河边、桥头或走街串巷的叫卖。于是这些船工、苦力(棒棒)们也不再自己生火煮了,各人认定一格,即烫即吃,直至吃饱,还花费不了多少钱,既经济,又方便,又能增加热量。除了那些苦力外,来围着挑担子的吃的人也越来越多。直到民国二十三年,才有人把它搬进了小饭店,把这些担头移到桌上,泥炉依然,只是将分了格的铁盆换成了赤铜小锅,卤汁、蘸汁由食客自行配合,以求干净而适合众人的口味,慢慢地这种小饭店越开越多,在重庆对岸江北的一条小街上几乎全都是这种饭店,并且吃的人相当多,这就是“重庆毛肚火锅”的起源。后来人们为了记住这种吃法是从小米滩传过来的,就干脆把这条街称作“小米街”。9 s3 v$ Y& s( W
% H. u, {) `& k

9.png

10.png

11.png


6 y/ Q; _- e7 F7 Z  a7 U    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火锅日益兴盛,官场要员、金融巨头、商人、记者等以吃火锅为荣,有人还把这种火锅店高尚化。许多在新中国成立前夕跑到台湾的国民党老兵,至今仍念念不忘重庆火锅的美味,有的还在台湾开起了火锅店(但由于原材料的问题,老是赶不上四川本地的味道)。所以许多书上都说四川火锅发源于重庆江北,但事实却是源于泸州,在重庆发展开来的。底料做法,四川豆瓣酱3汤匙、牛油100克、色拉油100克、干辣椒100克、花椒50克、白糖3汤匙、冰糖15克、老姜1小底料做法。蒜头6瓣、北京葱2段、白酒2汤匙、史云生骨头汤1罐、陈皮1块、草果2枚、小茴香15克、八角3粒、山奈1 粒、桂皮1根、香叶3片、丁香3粒、味精1茶匙、盐2茶匙、白胡椒粉1/2茶匙、生抽2汤匙。锅内倒入色拉油烧热后倒入干辣椒和花椒炒出香味,随后再捞出备用,将白糖倒入油锅内小火炒溶后放入拍扁的葱段、姜块和蒜头。待葱蒜炒至色微黄后放入所有的香料一起翻炒,然后再倒入四川豆瓣酱炒匀,这时倒入白酒和生抽以及牛油合炒。最后倒入整罐史云生排骨汤,放入冰糖,再将之前炸过的辣椒和花椒倒回锅内即成为火锅底料。6 _( E+ H, V, Y% e; ?5 i

% q- j7 R7 {& x7 J

12.png

13.png

14.png


  G! r) D' u( N- M- N, A* y2 \    吃火锅的经验应是先荤后素,烫食时汤汁一定要滚开,要全部浸入汤汁中烫食;其次是调节麻辣味,方法是:喜麻辣着,可从火锅边上油处烫食;反之则从中间沸腾处烫食;再次就是吃火锅时,必须配一杯茶,以开胃消食,解油去腻,换换口味,减轻麻辣之感。昔日的老火锅馆内,特制高大的桌凳,铁铜质的锅下,炭火熊熊,锅里汤汁翻滚,食客居高临下,虎视眈眈盯着锅中的菜品,举杯挥箸。尤其盛夏临锅,在炉火熏烤中汗流浃背,吃得起劲时脱掉上衣赤膊上阵。重庆人吃火锅的豪放与气吞山河之势是其他地区无法相比的,这正是巴渝饮食文化的体现,是古老巴民族勇武豪放性格和饮食文化心理的表现。如今的火锅已现代化了,火锅汤由传统的红汤发展到红白汤、海鲜汤、药膳汤、酸辣汤等:出现了全牛锅、全羊锅、龙飞凤舞锅、狗肉锅、鱼头锅、鸭火锅、鸡火锅、山珍锅、粥底锅和冷火锅等。调味则出现了清油碟、麻油碟、干油碟、蒜油碟、茶油碟、蛋清碟等,美不胜收。在火锅的设备和燃料上都有了很大的改进,吃重庆火锅的乐趣和豪放气派,只有身临其境,亲口品尝才能体会。
' {, m* M2 a9 G+ q( c% ]% B
- h: O# s7 Y. c% ?+ J% x; S) U% \

15.png

16.png

17.png


  _4 W2 [7 Y" u. r9 u    四川火锅表现了中国烹饪的包容性。“火锅”一词既是炊具、盛具的名称,还是技法、吃法与炊具,表现了中国饮食之道蕴含的和谐性。从原料、汤料的采用到烹调技法的配合,同中求异,异中求和,使荤与素、生与熟、麻辣与鲜甜、嫩脆与绵烂、清香与浓醇等美妙地结合在一起。在民俗风情上,四川火锅呈现出一派和谐与淋漓酣畅相溶之场景和心理感受,营造出一种“同心、同聚、同享、同乐”的文化氛围。 它有较大的普及性。在四川,上到官员,下到百姓,无一不偏爱四川火锅,家家都会做。时间转瞬即失,这一期的美食栏目又到了说再见的时候了,相信你也早已垂涎欲滴了吧,那我们期待下期再见。5 G8 Y: l- c( o3 Z
8 Z' b( e3 x$ x9 q2 f! N

18.png

19.png

20.png


" j+ |) v( J2 e/ w% Y  O

房间路径

聊天大厅>>VV官方活动>>VV官方栏目直播间[电信]

房间ID:601185
3 ^- J; l9 S2 V7 T& @' O# f& \

. s+ ?  p$ [5 y% o2 q* m5 y! \) A

$ K6 I* S4 D/ J) Y5 {2 r! y. o9 s

点击阅读《VV时报》更多访谈报道>>>>

点击下载VV娱乐社区最新版>>>>

点击这里开通“VIP”服务>>>>

点击观看更多精彩活动>>>>

点击查看更多应用>>>>

  j7 m& @5 }% v  N% t- b0 \
+ T6 L. d# u3 U; _

                     

[责任编辑 :52320]

      

QQ图片20160714210655.png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