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活动现场] 【官】【现场报道】11.2只有医生知道|儿童哮喘的用药 记者:魔咖52320

分享到:
本帖最后由 52320 于 2016-11-3 09:47 编辑
- l6 x& X4 K& d6 k" V0 r5 b+ k2 }; Y0 s; D
VV时报- ^5 T2 K; G( y4 ~6 \  [


! r  m( d9 g7 W# O$ O6 L9 l2 P只有医生知道|儿童哮喘的用药


5 g: C- z5 }1 v, |! n
时报记者:魔咖
4 d5 s# |8 j% X" a新闻来源: 聊天大厅->官方专区->合作体验一区->VV直播间(660000)

00.png

5 u- R0 V1 p! M2 Z5 Y
   时报2016年11月2日讯 每年5月第二周的星期二作为 “世界哮喘日”, 全球有三亿哮喘患者,而且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我国目前有很详细的全国流行病学资料,据估测有近两千万的哮喘患者,儿童的发病率更高,儿童大约有1%到6%的发病率,成人大约有1%的发病率。儿童哮喘发病,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儿童哮喘发作在生活中还有哪些诱因,以及儿童哮喘的用药应该注意哪些呢?11月2中午14点,只有医生知道|儿童哮喘的用药。在聊天大厅->官方专区->合作体验一区->VV直播间(660000)如期开播,本期特邀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呼吸内科主任医师 研究生导师曹玲客座现场,与1500多位聊友一同聊聊儿童哮喘的用药。
& }5 x; R) f" H& q& x+ T
: {/ x1 n5 a9 \. T$ s2 y8 M

3.png


' q5 C/ J. M. ~* ~    曹玲,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呼吸内科主任,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擅长儿科呼吸系统疑难病、儿童哮喘的治疗。在研课题包括:D-二聚体升高肺炎患儿肺微血栓形成的观察与治疗,支气管舒张试验介值判定,全国多中心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治研究,儿童呼吸道常见慢性阻塞性疾病诊疗规范的研发与制定。发表文章70余篇。现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呼吸组委员,全国儿科呼吸睡眠协作组组副组长,全国儿科呼吸疑难病协作组副组长,北京医学会儿科呼吸组委员,北京医学会变态反应学组委员,北京朝阳医学会儿科主任委员。; ?( x' \! R) K5 t4 ?3 b
4 S* y' b( L/ D

6.png

8 u- G+ [: x3 J# r; r( B; E
    北京时间中午14点,VV直播间(660000)人潮涌动、鲜花满屏。随着导播的切入,主持人与特邀专家曹玲先向大家问好,接着大家开启了今天儿童哮喘的用药的话题。" h- _0 F: x: L, X; _+ ?8 l6 H" `

+ v5 d) S/ |4 _1 v( {$ y: A    儿童的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的气道疾病,它的本质是一种炎症性疾病。这几年,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地的流调发现,支气管哮喘发病率大概在0.5%—2%之间,当然在儿童当中,他的发病率要比成人要高,有时甚至可以达到5.29%。小儿哮喘是儿童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由于患儿往往表达能力较差或无表达能力,许多前驱症状仅能依靠家属的传输或医生的观察。小儿哮喘的发作先兆及早期表现为:患儿受到变应原、冷空气或其他诱因的刺激时,往往首先表现为上呼吸道过敏的症状,如眼痒、鼻痒、打喷嚏、流清涕等,由于婴幼儿对痒的表达困难,往往仅表现为揉眼、搓鼻等。进一步的表现为上腭痒、咽痒、干咳和呛咳。这些症状通常在哮喘发作前可持续数小时或数天。小儿哮喘的典型症状:突然发作的喘息为小儿哮喘的主要特征,儿童哮喘的喘息症状根据哮喘的严重程度而有较大的差异。患儿可出现高调喘鸣声,不用听诊器或相隔一定距离即可听到。呼吸频度加快、呼吸困难,婴幼儿可表现为张口呼吸、鼻翼扇动。许多患儿可伴有咳嗽,一般病初为干咳,发作消退时咳出白色粘液样痰。严重发作时可表现为烦燥不安、紫绀、面色苍白、出冷汗。查体可见三凹征、心率加快、双肺有哮鸣音。进一步加重可出现心力衰竭的表现如颈静脉怒张、浮肿、肺底中、小水泡音、**肿大。慢性哮喘患儿可见肺气肿体征,如桶状胸、胸部叩诊呈鼓音等。
8 D$ O# `7 L9 t6 C- w' h6 X: }) A+ E3 r* q& Q9 Z

10.png


2 G! ^5 j5 o1 A9 ^% k$ r6 ^    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药物可分为控制药物和缓解药物两大类。哮喘控制药物通过抗炎作用达到控制哮喘的目的,需要每日用药并长期使用,主要包括吸入和全身用糖皮质激素、白三烯调节剂、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缓释茶碱及抗IgE抗体等。缓解药物按需使用,用于快速解除支气管痉挛、缓解症状,常用的药物有短效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吸入抗胆碱能药物、短效茶碱及短效口服β2受体激动剂等。儿童对许多哮喘药物(如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茶碱)的代谢快于成人,年幼儿童对药物的代谢快于年长儿。吸入治疗时进人肺内的药物量与年龄密切相关,年龄越小,吸入的药量越少。哮喘的治疗药物可通过吸入、口服或肠道外(静脉、皮下、肌肉注射、透皮)给药,其中吸入给药是哮喘治疗最重要的方法。吸入药物直接作用于气道黏膜,局部作用强,而全身不良反应少。几乎所有儿童均可以通过教育正确使用吸入治疗。儿童哮喘吸入治疗时要注意吸入装置的选择。2 g$ J/ p4 I- u9 s6 b+ z, w1 c$ `6 P

. m5 o, p+ y2 A

11.png


' g' Q: g2 H( |+ C6 ]5 a1.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ICS是哮喘长期控制的首选药物,可有效控制哮喘症状、改善生命质量、改善肺功能、减轻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减少哮喘发作、降低哮喘死亡率。但目前认为ICS并不能根治哮喘。ICS对间歇性、病毒诱发性喘息的疗效仍有争论。ICS通常需要长期、规范使用才能起预防作用,一般在用药l~2周后症状和肺功能有所改善。主要药物有丙酸倍氯米松、布地奈德和丙酸氟替卡松,表4列出了不同吸入激素的儿童估计等效每日量。每日吸入100~200μg布地奈德或其他等效ICS可使大多数患儿的哮喘得到控制。少数患儿可能需每日400μg或更高剂量布地奈德或其他等效ICS才能完全控制哮喘。但大多数5岁以下患儿每日吸入400μg布地奈德或其他等效ICS已接近最大治疗效'能。ICS的局部不良反应包括声音嘶哑、咽部不适和口腔念珠菌感染。可通过吸药后清水漱口、加用储雾罐或选用干粉吸入剂等方法减少其发生率。长期研究未显示低剂量吸入激素治疗对儿童生长发育、骨质代谢、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P) q7 e: {& Q% [$ l* S. R2.白三烯调节剂:白三烯调节剂可分为白三烯受体阻滞剂(LTRA,如孟鲁司特、扎鲁司特)和白三烯合成酶(5-脂氧化酶)抑制剂。白三烯调节剂是一类新的非激素类抗炎药,能抑制气道平滑肌中的白三烯活性,并预防和抑制白三烯导致的血管通透性增加、气道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和支气管痉挛。目前应用于儿童临床的主要为LTRA,可单独应用于轻度持续哮喘的治疗,尤其适用于无法应用或不愿使用ICS、或伴过敏性鼻炎的患儿。但单独应用的疗效不如ICS。LTRA可部分预防运动诱发性支气管痉挛。与ICS联合治疗中重度持续哮喘患儿,可以减少糖皮质激素的剂量,并提高ICS的疗效。此外,有证据表明LTRA可减少2~5岁间歇性哮喘患儿的病毒诱发性喘息发作。该药耐受性好,副作用少,服用方便。目前临床常用的制剂为孟鲁司特片:≥15岁,10mg,每日1次;6~14岁,5 mg,每日1次;2~5岁,4 mg,每日1次。盂鲁司特颗粒剂(4 mg)可用于1岁以上儿童。
" P; M$ ~/ N; U2 L; g, B3 I  S3.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包括沙美特罗和福奠特罗。LABA目前主要用于经中等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仍无法完全控制的≥5岁儿童哮喘的联合治疗。由于福莫特罗起效迅速,可以按需用于急性哮喘发作的治疗。ICS与LABA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抗炎和平喘作用,可获得相当于(或优于)加倍ICS剂量时的疗效,并可增加患儿的依从性、减少较大剂量ICS的不良反应,尤其适用于中重度哮喘息儿的长期治疗。鉴于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考虑,不应单独使用LABA。目前有限的资料显示了5岁以下儿童使用LABA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 p9 u% A! u# |4.茶碱:茶碱可与糖皮质激素联合用于中重度哮喘的长期控制,有助于哮喘控制、减少激素剂量,尤其适用于预防夜间哮喘发作和夜间咳嗽。控制治疗时茶碱的有效血药浓度在28~55μmol/L(5~10 mg/L)。最好用缓释(或控释)茶碱,以维持昼夜的稳定血液浓度。但茶碱的疗效不如低剂量ICS,而且副作用较多,如厌食、恶心、呕吐、头痛及轻度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心血管反应(心律失常、血压下降)。也可出现发热、肝病、心力衰竭。过量时可引起抽搐、昏迷甚至死亡。合并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索、甲氰咪胍及喹诺酮药时会增加其不良反应,与酮替芬合用时可以增加清除率,缩短其半衰期,应尽量避免同时使用或调整用量。# L& q; j2 D/ h3 l' V) e0 @
5.长效口服β2受体激动剂:包括沙丁胺醇控释片、特布他林控释片、盐酸丙卡特罗、班布特罗等。可明显减轻哮喘的夜间症状。但由于其潜在的心血管、神经肌肉系统等不良反应,一般不主张长期使用。口服β2受体激动剂对运动诱发性支气管痉挛几乎无预防作用。盐酸丙卡特罗:口服15~30 min起效,维持8~10 h,还具有一定抗过敏作用。≤6岁:1.25μg/kg,每日l~2次;>6岁:25μg或5 ml,每12小时用1次。班布特罗是特布他林的前体药物,口服吸收后经血浆胆碱酯酶水解、氧化,逐步代谢为活性物质特布他林,口服作用持久,半衰期约13 h,有片剂及糖浆,适用于2岁以上儿童。2~5岁:5 mg或5 ml;>5岁:10 mg或10 m1,每日1次,睡前服用。& y6 w) V; i( ^$ @+ ]
6.全身用糖皮质激素: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仅适用于重症未控制的哮喘患者,尤其是糖皮质激素依赖型哮喘。为减少其不良反应,可采用隔日清晨顿服。但因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副作用大,尤其是正在生长发育的儿童,应选择最低有效剂量,并尽量避免长期使用。
, S/ T) J# H& ~& J; T7.抗IgE抗体(Omalizumab):对IgE介导的过敏性哮喘具有较好的效果。但由于价格昂贵,仅适用于血清IgE明显升高、吸入糖皮质激素无法控制的12岁以上重度持续性过敏性哮喘患儿。
  U  Q- }9 H! z8.抗过敏药物:口服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酮替芬等对哮喘的治疗作用有限,但对具有明显特应症体质者,如伴变应性鼻炎和湿疹等患儿的过敏症状的控制,可以有助于哮喘的控制。! f1 L3 X+ l; d' l0 A
9.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SIT):SIT可以预防对其他变应原的致敏。对于已证明对变应原致敏的哮喘患者,在无法避免接触变应原和药物治疗症状控制不良时,可以考虑针对变应原的特异性免疫治疗,如皮下注射或舌下含服尘螨变应原提取物,治疗尘螨过敏性哮喘。一般不主张多种变应原同时脱敏治疗。皮下注射的临床疗效在停止特异性免疫治疗后可持续6~12年甚至更长时间。但是5岁以下儿童SIT的有效性尚未确立。应在良好环境控制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才考虑对确定变应原致敏的哮喘儿童进行SIT。要特别注意可能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包括急性全身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和哮喘严重发作。
; i2 G, `. y+ |7 Q2 M7 n1 h& t! L2 T2 T

17.png

! P& j# x! {! A" W
    历时1多小时的只有医生知道|儿童哮喘的用药结束了,通过专家曹玲老师的讲解,让在场的近2000位聊友们认知了儿童哮喘的用药的知识。关注健康生活,关注VV娱乐社区《只有医生知道》。为健康之路保驾护航。

  v( U; ~2 j. v8 g; K0 C1 G
% O* {0 a7 ]! q8 ^4 n


: i; \, s. F4 M- L; {% B: f房间路径7 p& N) @( I. `; q& r$ R2 F/ |
聊天大厅->官方专区->合作体验一区->VV直播间
3 t0 H+ o% N( \1 e4 \( `9 W
房间ID:660000

小海豚~2.GIF

点击阅读《VV时报》更多访谈报道>>>>

点击下载VV娱乐社区最新版>>>>

点击这里开通“VIP”服务>>>>

点击观看更多精彩活动>>>>

点击查看更多应用>>>>

[责任编辑:52320]

打造及时、真实、负责、向上的报道空间,让你的付出在我这里得到延伸宣传!

魔咖全图.png

打造及时、真实、负责、向上的报道空间,让你的付出在我这里得到延伸宣传!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