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经典栏目] 【官】【经典栏目】【走遍中国】第一百零二期 太湖佳境江南无锡 记者:兰天飘飘52330

分享到:
本帖最后由 52330 于 2014-9-26 13:31 编辑
- I4 c7 f% n+ A3 g2 c$ k5 v. j( S) c* c2 G+ S2 o
VV时报8 J' g+ J, \& x) Z6 i; E' I* g
8
) s" b6 M3 z; _2 D! i2 b# @4 `

【走遍中国】第102期:

------太  江

9                         ' |+ q! x; }+ a- y% H* z

时报记者:兰天飘飘
6 ~  `2 ]. [6 v. H) o0 J8 X新闻来源:VV官方活动-VV官方活动演播大厅[电信]601888.

9# W) a1 I9 ?3 G/ W% }0 c6 _7 ?0 M! [

201409~1.JPG

9/ D" F' u; M. {8 ]
    时报2014年9月4日讯 2014年9月4日晚八点整,VV官方活动部策划主办的经典栏目《走遍中国》第102期:太湖佳境  江南无锡,在VV官方活动-VV官方活动演播大厅[电信]601888房间开播,VV视频社区《走遍中国》栏目,黄金强档,现场直播;周四晚八点第102期《太湖佳境  江南无锡》带你走进江苏省无锡市。碧波荡漾太湖水,悠悠流淌古运河。“太湖明珠”无锡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商朝末年,“勾吴”国建立,这是无锡建城的开始。无锡自古物产丰富,富庶江南,是中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在明代就形成了发达的手工业,19世纪中期,无锡和九江、长沙、芜湖合称为“中国四大米市”。太湖中出产的各种水产品种达数十种,尤其以银鱼、蟹最为著名。此外,无锡的土特产品:惠山泥人、无锡酱排骨、无锡油面筋是无锡的三大特产。 ! i- {5 q' s, z/ T9 |% F" V
8

1.gif

2.gif

96 r  a; T0 n$ b4 d4 w% E/ u4 D2 `
     “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无锡风光具山水之胜,共河湖之美,兼人工之巧。鼋头渚被誉为“太湖佳绝处”,灵山大佛为世界上最高(88米)的露天青铜释迦牟尼立像;东林书院、清名桥、南禅寺,古色古香中蕴含着无锡的悠久历史;江南名园寄畅园、天下第二泉、蠡园、梅园则展现了无锡的园林秀色。浩瀚的太湖流域孕育着美丽而又富庶的江南地区,人杰地灵,她是我国原始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后期,从查山、崧泽等地遗址下层出土文物证明距今五千九百年前江南地区已进入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时期,经过远古原始社会、原始部落、蚩炎黄、三皇五帝、跨越夏商之交,这块以无锡为中心的江南腹地早已闪烁出“鱼米之乡”这颗东方明珠的光彩。
! z% _3 I! v4 O6 {/ e
; E' U* g' K. \" m- F" F     漫长的历史进程淡薄了人们的感觉。五千多年前创立世界古代文明的东方大国曾先后由三个具有强大军事实力的大部落所组成。乐部苏浙皖鲁及沿海一带由当时是国最大的部落首领青帝蚩尤统率,他以强大的阵容击败炎帝族共工,直近黄帝族,气吞山河、威震华夏。一度主宰着中国的历史!北方内蒙黄河中游由羌人部落首领炎帝神农氏率领;西部黄河流域上游蒙古高原一带的狄人由黄帝轩辕氏率领。战略军事家黄帝以少胜多,发明指南车,又联合炎帝,在十分危急困难的情况下出奇制胜,消灭了蚩尤,再击败盟友炎帝,又西伐白帝,建立了统一的中华民族。正统观念的史学家历来只会歌颂黄帝,而贬低部落所创立的古代源於“混沌时代”,是夷蛮、羌、狄三族共同组成的。更确切地说中华民族应是蚩炎黄三族组成,这才真正是中华文明的起点,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 J6 E: o# E, [$ t3 o9 j4 I; `5 O$ k, W9 m7 w) }
    汉代史学家司马迁笔下的太湖流域却是“地广人稀”、“刀耕火耨”的荒凉之地,曾自居中原福地,歪称太湖江南为“荆蛮之地”,称当地百姓为“南蛮”,带有民族岐视的色彩,这是历史局限性的缘故。太湖流域长江三角洲“良渚文化遣址群”中出土的五千年前一位军事首领墓中有48把石钅戊、琮、壁、镯、玉钅戊、钩、玉礼器等珍品,有力证明华东地乃泱泱大区、灿灿古文明区。 * O& L$ Z7 }1 A* n

( L/ R! b( [1 l4 f5 ?    古代周族领袖亶父世称周太王即古公亶父生於殷朝第23代商代国君武丁40年左右(约B.C.1284年),至殷朝第25代国君祖甲5年(B.C.1253年)遂建都陕西岐山周原,并生有泰伯、促雍、季历三子。长子婚后无子女,三弟有子昌,聪明伶俐即周文王。亶父暗示王位传季,日后传孙昌。长子孝父让贤,冬去春来,泰伯和二弟带领一支人马迅速南下,渡河过江,直抵太湖北部经无锡坊前直达梅里,安营扎寨,建城立国。时值殷朝第27代国君庚丁8年(约B.C.1212年左右)。泰伯在江南第一古镇--梅里造墙建城,定为国都,号称句吴,这是三千二百多年前江南地区最早城墙。他把西北文化带来江南,并入乡随俗,把古代绘画艺术用在人体皮肤的美化上来,带头实行对百姓的理发制度,把披头散发的长发剪成具有时代特色的短发,促进人们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即历史上著名的“断发纹身”。次年闻父病重,上慧(即惠)山采约,收集治父病的药方,与弟北上控父治病后返梅里。尔后建立城邑、开发江南、变渔狩之地为稻田,扩大耕地面积,深受百姓爱戴。年后,至殷朝第27代国君庚丁10年(约B.C.1210年左右),古公亶父病亡,兄弟返岐奔丧,把王位继承权让位于三弟季历,并速离岐带孝返锡,为创建的句吴古国不辛劳,呕心沥血,是创建古代吴文化的先驱。' L" w, v& S- H  q- ^/ O3 l" a) a
9

旅游-2.jpg

9
) n) A. x% d, m3 V8 j- {* S
    孔子曾评论泰伯,有“志让两家天下,功辟万古江南”的至德圣人尊称。泰伯先让贤后开辟江南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他融合全国东、西文化,奠定了江南古文明的基础,他不仅仅是吴国的创始人,更重要的,泰伯是一位杰出古代思想家、政治家和群众领袖,他不坐享其成,而是历尽艰辛,去创建、去开发、去为百姓服务;他不因循守旧继承父业王位,而是去拓新,造就新天地。当弟季历为殷朝第29代商王太丁杀害后(B.C.1193年),泰伯再次让位于侄昌(周文王),时已年迈,不久病故。无锡人民为永远怀念这位开国国君,厚葬于鸿山(皇山)。泰伯生于约殷朝商王祖甲5年(约B.C.1253年左右),病故于殷朝第30代国君帝乙4年(约B.C.1187年左右),享年66岁,无子,死后传位于大弟仲雍。从此,这位伟人就长眠在无锡梅里(今梅村)鸿山之麓,泰伯墓作为千年古迹供后人瞻仰。
7 s6 o( S5 S0 e3 G
7 v5 b' A$ `% h5 w* t    根据历史记载:无锡作为历史古都整整已有三千二百年了。纪念泰伯名胜古迹有城里大娄巷内的的泰伯祠堂(解放后被毁)、锡山泰伯殿、梅村泰伯庙及鸿山泰伯墓道。在泰伯殿堂上高悬“至德无上”四个大字,他的功绩真可谓:“志异征诛,三让二家天下;功同开辟,一扌不万古江南”。孔子曾称赞说:“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周文王在位五十年卒后传子周武王,于殷趄第31代国君纣辛32年(B.C.1123年),武王灭纣,并分封泰伯的后裔周章少子为安阳侯,现今无锡市阳山,又名安阳山。7 Y8 s5 @2 w9 i7 b4 a

7 |. Q$ i  Q1 i9 u3 H    范蠡和西施也隐迹太湖,范蠡并改名为陶朱公,制陶经商,泛舟蠡湖,并著名有世界上最早的《养鱼经》,至今仍为亚太地区养鱼专家所称赞。 公元前335年楚威王灭越后,无锡由楚国宰相春申君黄歇经营,发展农业,在锡山开采锡矿,制造锡具,建造黄城(又名吴墟),常饮马于慧(即惠)山,后人纪念亿,定名为黄公涧,解放后立石坊刻字“春申涧”。锡矿开采至秦始皇年代(B.C.221年)已近枯竭。并于西汉高祖五年(B.C.202年)正式由国家立案建县,定名为无锡县。至王莽时期改为有锡县,隋朝复改为无锡县。清朝雍正年间,以今中山路(原为南北走向一条河)为界,河西定为无锡县,衙门在今邮政大厅与邮电大厅当中,解放初期,苏南行署在此办公,门前二石狮子搬到今锡惠公园门口;河西因有金匮山(今大楼巷野园里),故定名为金匮县,1911年合并成为锡金军政府,现城中公园原为锡金公园,金匮县正堂衙门即现在的崇安区区政府所在地。
! r" D4 O6 Z/ [, |/ c4 e1 c9

旅游-3.jpg

96 t. h! `" k, l0 V+ L' ~( g6 j: h( L
历史变革
1 ^- {/ [" U. Y6 N8 \- f  J% x1 L
    市名由来:据《汉书》记载,周、秦期间,无锡境内锡山多锡矿,居民竞相开挖。汉初时锡矿开尽了,故名“无锡”。无锡始于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建县,属会稽郡。早在六七千年前,无锡先民就在这块土地上劳动、生息、繁衍,过着定居生活。公元前11世纪末,古公父(即周太王)的长子太伯、次子仲雍为让王位于三弟季历,从现属陕西的歧山南奔荆蛮,定居梅里(今市锡山区梅村镇),并入乡随俗,断发文身。太伯受到当地百姓的拥戴,被奉立为君主,自号为“勾吴”。 周灭商后,因太伯无子,周武王追封仲雍的五世孙周章为吴君,建吴国。太伯、仲雍将中原地区的文化带入江南。与江南地区原有文化有机融合,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吴文化。7 N5 Z1 L+ d( ]+ c
) w6 i% ]7 H. X4 n
    春秋时期,吴国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政治上、军事上也十分强大。据考古发现,西汉时期,无锡已有冶铁、铸铜、制陶、髹漆等手工业门类,农业生产已使用铁器农具和牛耕技术。六朝时期,北方战乱频繁,人口大量南迁,无锡治湖筑圩,水利设施大量兴建,农业耕作技术也有了提高。 京杭大运河开通后,无锡河道中“商旅往返,船乘不绝”。城中金银、彩帛、烟酒、油酱、食米等作坊错杂开设,市场繁荣。无锡成为富庶江南的一块宝地。 明清时期,无锡“春豆夏麦,秋收禾稻,中年之岁,亩得三石”,成为全国“米仓一区”。至清代中叶,无锡有“布码头”之称,与汉口的“船码头”、镇江的“钱码头”,并称为长江“三码头”。
/ @+ Q  K# D- N: C) ?9 ]" N9

旅游-4.jpg

0: j7 p% \& G' `% }/ L
无锡特产( M) p% T7 U  D' q
" L3 l! J! m( {  a  A- z
    宜兴的丁蜀镇是我国的“陶都”,制陶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人称“五朵金花”的紫砂、青瓷、均陶、彩陶和精陶,享誉海内外。在海外,青瓷被称为“东方的蓝宝石”,称彩陶为穿“华丽衣服的陶器”,誉精陶餐具为“摔不破的瓷器”,均陶的绚丽多彩,更是“冠绝一世,千秋独步”。至于宜兴的紫砂陶,更是遐迩闻名。古人早有评论“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姜溪头一丸土”。如今丁蜀镇拥有顾景洲、顾绍培、徐秀棠、汪寅棠、沈巨华等著名工艺大师,所著紫砂作品屡得国际金奖,不少为海内外收藏家重价收藏、观赏。
! @) }% S/ e- g/ D$ w* v6 N  {- @) d- _& k& W0 E
    无锡是中国编丝织绸的基地。二、三十年代,无锡的缫丝生产居全国之冠,在国内外享有“丝都”之誉。无锡的蚕桑事业,起源于商末吴泰伯建都梅里时,明清以来更兴盛于农村。近代的缫丝更是闻名海内外,无锡丝绸飘逸潇洒、素雅庄重、富贵华丽,更有适合多种需求的面料供选择。
+ G; n" }/ r  W/ h$ ~0 ?. m# f! p; I" W# Y1 D+ u8 N
    惠山泥人名扬中外,有关它的来历,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相传在明代洪武年间,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观天象,发现无锡龙山(即惠山)有龙脉龙气,朱元璋派他前往无锡细察。刘伯温来到无锡后,招来一些能工巧匠,用龙山泥土捏成了许许多多头戴朝冠、身穿朝服、脚登朝靴的文官武将,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人人见了都喜爱。那时龙山脚下的老百姓生活贫困,很乐于以做泥人为生。没几天龙山街上就开满了大小泥人摊店。然后,刘伯温又调三百士兵,在龙山南麓青山湾前的山坡上选中了一块地方,准备开凿一口深井以断龙脉、斩龙颈。龙山知晓后大怒一气之下就在青山湾前山坡上长出了一座小山。当地人叫它“产山”,无锡有句谚语“一夜长产山”,就是这个出典。因为产山是龙山气出来的,所以产山上的泥土粗、无粘性,做不得泥人,只有龙山的泥土能做泥人。从此之后,无锡人捏泥人的手艺一代一代流传下来。
1 G" |0 V1 v  w  r
6 A; r0 L  A5 s1 Q# i    无锡太湖珍珠是人工培育的淡水珍珠。其粒大质优,色泽纯净,自然亮丽,晶莹滚圆,光彩夺目,在国际市场上享有“无锡太湖珍珠天下第一”的美称。清代慈禧太后曾赞誉:“东球南珠不如太湖淡水珍珠”。珍珠既是制作高级装饰品和工艺品的上等材料,用来做耳环、戒指、手镯、项链等。珍珠还具有的清热解毒、平肝潜阳、镇心安神、止咳化痰、明目止痛和收敛生肌之功效,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和人体所需的某些矿物质。因此,珍珠既是名贵药材,又是高级滋补品。
; `* v/ m4 o/ L0 ]( {1 P: z9

旅游-6.jpg

8$ a% q4 z8 s! t- Z- v( q
无锡美食
6 ]* f7 g( i6 ^# j4 U# x( }8 \$ W; j1 @: H" u' U* k- X
    无锡饮食属“四大菜系八大帮”的苏菜系苏锡帮,口味偏甜。著名小吃有王兴记的蟹粉小笼和馄饨、三凤桥酱排骨、清水油面筋等。无锡水产丰富。太湖“三白”:银鱼、白虾、白缌鱼为水中上品,白缌鱼骨少、无泥土味、入口细腻滑爽;秋季湖蟹,体壮黄肥,包你馋得合不拢嘴。市内主要美食街有:公园路皇亭美食街、崇安市场夜排挡。 推荐美食地:无锡的崇安寺与上海的城隍庙、南京的夫子庙、苏州的玄妙观并称为沪宁四大小吃集结地。5 m& n: K& X, K8 J8 {5 I

6 @2 J& B7 ]* a* a( J    太湖白鱼又名太湖翘嘴红鱼白,为太湖地区优质经济鱼类。其肉质洁白细嫩,味鲜美。一年四季都可捕捞,以插秧季节的品质为佳。古时称“莳里白”,有“色莹如银,鲜美冠时”之誉。食法以清炖为佳,也可煎食。( 无锡)太湖白鱼亦称“鲦”“头尾俱向上”而得名,体狭长侧扁,细骨细鳞,银光闪烁,是食肉性经济鱼 类之一。目前尚未养殖,主要依靠天然捕捞。白鱼肉质细嫩,鳞下脂肪多,酷似鲥鱼,是太湖名贵鱼类。
7 M% ~* C: ^. ^  l7 J
. e1 Y! m" S+ o' J    无锡油面筋的生产始于清乾隆时代(18世纪中叶),至今已有230多年历史。当初的制法是将筛过的麸皮加盐水用人力踏成生麸(又称面筋),再将生麸捏成块状,投入沸油锅内煎炸,成为球形中空的油面筋。清水油面筋的称呼在清代末年(19世纪中期)出现,第一家挂出“清水油面筋”招牌的是笆斗弄的马成茂面筋店。无锡油面筋色泽金黄,表面光滑,味香性脆,吃起来鲜美可口,含有很高的维生素与蛋白质,如塞进肉瓤烧煮,则别具风味。

. A* w, }- v& a8 k4 x. S2 R  M2 a
    太湖清水蟹系“中华绒螯蟹”。我国著名淡水蟹种之一。以其肉嫩肥美,蟹黄饱满溢香而令人神往。每年深秋是大蟹上市的季节,俗有“九月团脐(雌)十月尖(雄)”的说法。无锡一带食蟹除蒸煮外,尚有醉蟹、面拖蟹、炒蟹黄油、蟹肉炖蛋等等的吃法,还有蟹粉小笼馒头等点心小吃应时。
2 q2 T" P  w# R) N5 c
7 p/ y5 W( ^' e+ ~# Q    大浮杨梅产于市郊大浮山、马迹山。有近千年栽培史。江南是杨梅的发源地,古称杨梅为"吴越佳果"。大浮杨梅肉厚核小,酸甜可口,有乌梅、白荔枝、大叶细蒂等10多个品种。成果有只止渴开胃、益气生津等功效。无锡人还喜食"酒浸杨梅"。以杨梅浸酒,兑少量红糖,可去湿、止泻、消暑、御寒。& {8 K" ^6 {3 Q

6 a" O) s* z, x% f    长江河豚河豚与刀鱼、鲥鱼齐名,为长江“三鲜”,是江苏省著名的特产。河豚的种类很多,有虫纹、暗色、条纹等四十多个品种。其肉质特别细嫩,味美,营养丰富。它的药用价植很高,从其肝脏、卵巢的毒素中,可提练出河豚素、河豚酸、河豚巢素等名贵药材。在熟制河豚时,一定要严格细心地除去河豚的内脏、眼睛,剔去鱼腮,剥去鱼皮,去净筋血,用清水反复洗净。

: c( m3 c2 t4 p( F0 x
    银鱼是太湖著名特产。晋代张华著《博物志》记载:“吴王江行,食脍有余,弃于中流,化为鱼,名吴王脍余”。因此,银鱼亦称脍残鱼或王余鱼。清康熙年间,与梅鲚鱼白虾并称为太湖三宝。银鱼形似玉簪,细嫩透明,柔若无骨,色泽似银,春秋时期太湖已盛产银鱼。品种有大银鱼、雷氏银鱼、太湖短吻银鱼和寡齿短吻银鱼等。平时栖于近海,春末夏初,成群上溯河川,产卵于芦荻和水草茎叶上。
% @. V; R3 i7 h+ {2 ^: z$ p; r8

美食-2.jpg

9
' i# f5 d3 L) B" M: Y
无锡旅游; _* _" n) ?' O: _7 |/ g6 n# e4 p$ `+ _
) R  B* u6 d# S* H0 q4 P) t" d+ K  A, ^
    无锡水浒城是继唐城、三国城之后,中央电视台为拍摄大型电视连续剧《水浒传》而投资建造的又一个影视拍摄基地,1996年3月《水浒传》剧组进驻开拍,1997年3月8日正式开放。水浒城南面与三国城相邻,西濒太湖,占地580庙,可供拍摄的水上面积1500亩。水浒城主体景观可分为州县区、京城区、梁山区三大部分。州县区、紫石街包括《水浒传》中反映北宋时期中下层社会生活概貌的故事场景,有衙门、监牢、法场、街坊、店铺、庄园等。最有特色的景点是紫石街。街上建有妇孺皆知的武大郎饼店、王婆茶馆、郑屠肉铺等。- i0 C' ]% y4 m; X+ _

$ g5 S5 d) }7 W; {# F    灵山大佛是世界第一大佛。1997年落成开光,景区座落于风光秀丽的马山太湖之滨。大佛立像高度达88米,为东方之佛,是五方五佛之最高立佛。“九龙灌浴”再现佛主降生场景,气势宏伟,场面壮观。 灵山大佛坐落于无锡马山秦履峰西侧的小灵山上,该处原为唐宋名刹祥祥禅寺之旧址,为保护文物,宏扬文化,落实宗教政策,由修复祥祥禅寺、建造大佛立像筹建委筹划,在重建祥祥禅寺的同时,兴建八十八米高露天青铜释迦牟尼佛立像。大佛所在位置系由唐玄奘命名的小灵山,故名灵山大佛。


8 A5 f: {8 @6 S! D& v- Z    太湖第一名胜。因有一巨石突入湖中,状如浮鼋翘首而得名。著名诗人郭沫若写诗赞誉:“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太湖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周近400公里,湖中有大小岛屿48个。 "太湖尤佳处,毕竟在鼋头。"鼋头渚座落在无锡市以西南约十公里的太湖充山半岛,因其形如鼋头突入湖中而得名,有“太湖第一胜景”美称。
0 K) A9 r2 G/ \, O
" h3 ]6 s, i) P    无锡梅园1911年,由中国商业巨头荣德生所建,园内种植三千多株梅树,每到早春二月,梅花盛开,暗香浮动,为我国四大赏梅胜地之一。 梅园,距市区7公里,位于无锡市西郊东山、浒山和横山。现有面积812亩,其中梅林占56亩。梅树5000多株,梅桩2000多盆。它前临太湖,北倚龙山,以梅饰山,山翠梅艳,亭台楼阁点缀其间,四时风光旖旎。 梅园始建于1912年,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民族工商业家荣宗敬、荣德生所建。在锦绣的太湖之滨,点缀上大片梅花,实是“锦上添花”,赢得了江南赏梅胜地的美名。1955年,荣德生之子荣毅仁将园献给政府。1960年园林部门扩建东部新区,1988年又扩建至横山。使梅园成为融名卉、绿化、建筑、文化为一体的游览胜地。! a  E* R9 X" x' \, x9 x

- g; h3 A# ^  Q" \! j( Q% j( E    古吴国,包括今江苏、上海的大部,浙江、安徽的一部,囊括着广袤的江南大片区域。其发祥地是三千多年前的古无锡一带。当时的古无锡,南临浩淼坦荡的太湖,北依烟水迷茫的芙蓉湖,东畔阳澄湖,古无锡的梅里“平地高三丈”。泰伯与他的弟弟仲雍就是从这里将中原文化传播开来,使之脱离原始,步入文明的。后人不忘先贤、不忘文明始祖,特在这片富庶之地,建起了泰伯墓、祠,以寄托他们的感念之情。
3 \2 F6 K9 h, j* G8

5555555.jpg

9
5 M8 F9 E- f* ?5 C6 O8 _' x
    《走遍中国》栏目宗旨在于通过每一期的节目,把一座城市介绍给广大的旅游爱好者,同时为我们的广大旅游爱好者提供最全面、最详细的旅游信息;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我们将以全新的视角、独特的语言、精美的图片、逼真的音画、多样的形式,向您尽量全面的介绍全国各地的城市发展、旅游景观、旅游商品、文化信息等,让您在咫尺之间可以走遍天下,神游世界。这里是旅游爱好者的园地;这里是看世界的窗口。栏目工作组:策划总监:念奴娇,栏目督导:任中军,栏目背景:念奴娇,片花撰稿:顺歌,栏目主播:无花果,栏目主播:顺歌,官方活动部,栏目片花:蝶 顺歌 和谐。


8 Y' ?  s1 m  g) t. f$ L& O! U/ Q) V6 x: t1 Q7 i6 o

% F, M  I1 O1 [& _7 B6 \/ V5 p7 c0 \0 z
8
! V( y! K- t9 [7 Z4 Z* s" b$ }$ P
2 t. H' }: l4 U5 ]# A7 O

房间路径

聊天大厅->VV官方活动-VV官方活动演播大厅[电信]

房间ID:601888      

点击阅读《VV时报》更多访谈报道>>>>

点击下载VV视频社区最新版>>>>

点击这里开通“VIP”服务>>>>

点击观看更多精彩活动>>>>

点击查看更多应用>>>


- Q' S/ {: X, @4 T+ J: ~; \! Q$ M【责任编辑:52330】

121.jpg

   “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无锡风光具山水之胜,共河湖之美,兼人工之巧。鼋头渚被誉为“太湖佳绝处”,灵山大佛为世界上最高(88米)的露天青铜释迦牟尼立像;东林书院、清名桥、南禅寺,古色古香中蕴含着无锡的悠久历史;江南名园寄畅园、天下第二泉、蠡园、梅园则展现了无锡的园林秀色。浩瀚的太湖流域孕育着美丽而又富庶的江南地区,人杰地灵,她是我国原始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后期,从查山、崧泽等地遗址下层出土文物证明距今五千九百年前江南地区已进入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时期,经过远古原始社会、原始部落、蚩炎黄、三皇五帝、跨越夏商之交,这块以无锡为中心的江南腹地早已闪烁出“鱼米之乡”这颗东方明珠的光彩。
一杯清茶,一颗静心,做好我自己。。。。。

一杯清茶,一颗静心,做好我自己。。。。。
谢谢
有机会来无锡请你吃最地道的无锡菜

欣赏了~~~谢谢好介绍~~

谢谢

顶帖_1~1.GIF

谢谢,欢迎有空来无锡玩玩,有好吃的等你哈

时报记者☆海儿

方便过来玩玩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