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经典栏目] 【官】【现场报道】【走遍中国】第135期:舜都蒲坂 山西永济宁 時報記者☆枫红-52311

分享到:
本帖最后由 52311 于 2015-6-11 23:56 编辑 + R) N& Y3 B8 i

5 p' g4 o7 x" ^) j( |! N! ]  s) D: UVV时报4 e4 I. }( n) V7 M: J, N; t8 y

$ a! j* r$ k" B! I: C
【走遍中国】第135期:舜都蒲坂 山西永济

7 B4 f' q& F& d) b* p0 `  t
時報記者☆枫红
- w- L4 j3 V) T. D& \新闻来源:VV官方活动-VV官方活动演播大厅[电信]601888.
& f+ ^8 q3 [2 S' S+ Z5 j3 ]3 j1
7 G/ {* ?) Y# s! Y6 a# W

主图.jpg

1 M' B0 I6 ?5 ~+ q& |8 j
   时报2015年6月11日讯 山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境内留下了许多见证人类历史发展的古城遗存。它们有的历经岁月沧桑依旧保存完整,如平遥古城、榆次老城等,仍然以卓越的风姿展示着古老的内涵;有的却已经在历史的烟云里消瘦成了一个传说,如蒲州古城——这座传为“舜都”,曾经盛极一时、辉煌如黄河明珠般的古城,如今已是残垣断壁,空留一座废墟,我们只能透过历史的遗痕,寻找它几千年沧桑里繁荣昌盛的身影,探知那历经沧桑的变迁风云。晚八点整,VV官方活动部策划主办的经典栏目《走遍中国》第135期:舜都蒲坂 山西永济,在VV官方活动-VV官方活动演播大厅[电信]601888房间开播,VV视频社区《走遍中国》栏目,黄金强档,现场直播,展现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和两千年的繁荣的《舜都蒲坂 山西永济》。- M- ]% m4 m% P
1
& ^6 }/ {& [/ w5 I' Y# z7 O5 t. a

持.jpg

景3.jpg

# o) K4 U, m. i8 w9 e

6 C- Q. N9 m  |3 j" c; p9 m& B
  永济古称蒲坂,扼蒲津关口,当秦晋要道,是古河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永济市地处华北、西北、中原三大地域连接处的山西省西南端,是晋、秦、豫“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心,西临黄河与陕西省大荔县、合阳县隔河相望,南依中条山与芮城县接壤,东邻运城市,北接临猗县。永济历史悠久,史为舜都,后改为泰州、蒲州,一直是古河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唐朝时,曾两建中都,蒲州成为当时全国六大雄城之一;清雍正年间设置永济县名,一直沿用至今;1994年元月,撤县设市。永济人文荟萃,唐多文士,宋多画家,明多官员,清多艺人;境内有五老峰之奇,王官谷之幽,唐开元铁牛,鹳雀楼等。      
* U) s) n0 i; K' C1
, C- y; F; V: I9 H

景4.jpg

景.jpg

 1 W9 z, M4 j& ^9 L& @4 m6 y! |4 O
蒲州古城历史遗迹
0 U/ \0 i7 h' u" b鹳雀楼
/ C  H/ ^8 u7 L* O8 a! a! j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古时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位于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是我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鹳雀楼是国内唯一采用唐代彩画艺术恢复的唐代建筑。由于楼体壮观,结构奇巧,加之周围风景秀丽,唐宋之际文人学士登楼赏景留下许多不朽诗篇,诗人王之涣曾经就在鹳雀楼上,吟出了传颂千古名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1992年9月,近百名专家、学者考察,联名倡议“重建鹳雀楼”。为此,永济市于1997年12月在黄河岸畔破土动工,拉开了鹳雀楼复建工程序幕,是此楼自元初毁灭700余年后的首次重建。2002年9月26日,新鹳雀楼落成开始接待游人。   
5 F1 A& ?  x6 M/ g

# T/ P3 g5 r5 v6 Y2 T1 v* e. e5 \

景5.jpg

景2.jpg


- j. h, ]5 c! E6 p; I/ y
唐传奇经典的摇篮——普救寺 . l- _9 m/ b% v$ c& x
普救寺 6 Z& a5 J9 u/ D2 r, A
  永济普救寺位于山西省西南永济市蒲州古城东3公里的峨嵋塬头上。传说五代时,河东节度使作乱,后汉朝刘知远派郭威去讨伐,围蒲州年余,百姓苦甚。郭威召寺僧问策,僧曰:“将军发善心,城即克矣!”。郭威当即折箭为誓,翌日破城,满城百姓得救,从此更名普救寺。  寺内主要建筑有山门、大钟楼、塔院回廊、大雄宝殿、天王殿,菩萨洞、弥陀殿、罗汉堂、十王堂、藏经阁、僧舍、枯木堂、香积厨等,和《西厢记》故事密切相关的张生西轩、梨花深院、书斋院等建筑也穿插其间。% {. P# g& S* t! V' S

. B4 F5 C! n& {9 o% c3 r: [

山.jpg

铁牛.jpg

( e. n3 g5 o8 j2 `
蒲津渡与黄河铁牛
2 B& r& m8 S( C( K  蒲津渡是历史上的著名古渡口。1989年考古发掘的蒲津渡遗址是唐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修建的“铁索连舟固定式曲浮桥”的遗迹。遗址附近还发现有明代石碑一通和石堤50米。发掘清理出来的蒲津渡遗迹有铁牛四尊,各长3.3米,高1.5米,重约50~70吨。每条铁牛旁各有一铁人,高约1.9米,重约3吨。南侧铁牛下还发现有铁板、铁柱,铁牛尾部立有铁制的七星铁柱7根。四大铁牛被誉为“世界之最”,在考古学、桥梁建筑、冶炼铸造等学科领域,有着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 6 i+ u# C* R% z

5 i! G7 z: C7 U  h. p+ p+ a0 O

古.jpg

枫叶路.jpg


! j8 a+ [& [7 o+ i- C
蒲州文化
1 q$ N& K7 v, k9 g- t2 E+ x  蒲州自古以它独特的历史、文化和人文自然景观著称于世。隋唐多文人如王维、柳宗元、卢纶等;宋代多画家如王居正、马兴祖等;清代多名伶如祁彦子、郭宝臣等,蒲州并为各种梆子戏的鼻祖“蒲剧”的发源地。蒲剧即“蒲州梆子”,当地人通称“乱弹戏”,因兴于山西晋南古蒲州(今永济)一带而得名。它是山西四大梆子中最古老的一种,约形成于明代嘉靖年间,主要流行于山西及陕西、河南、甘肃、青海、内蒙、河北等省的部分地区。
+ ^7 K8 d. f4 q3 }& u. T/ j10 c" G7 [0 Z& ~+ m# ]' F0 `1 \0 X% l
  永济人家在女儿订亲、出聘的喜庆日子,素有盛邀亲朋来吃“龙凤面”的习俗,以示龙凤呈祥、吉祥如意、大吉大利。永济“龙凤面”食用时有“三忌”,颇有风趣。一是忌放醋。山西人吃饭离不开醋,惟此例外。这是因为吃“龙凤面”旨在祝愿男女恩爱幸福,忠诚相伴,不生醋意。二是忌放姜。意思是祝愿新婚夫妻百年好合,永不闹僵。三是忌放蒜。寓意新人永远相爱,坦诚相待,彼此间不得相互谋算。
3 D  |5 C, T  b) Q1
5 l0 D! \# u: K0 d. o

景7.jpg

花.jpg

) Y5 k) R' L) i$ ^, N0 ^
永济特产
) h7 R3 R- [0 c  永济的特产主要有:蒲州青柿、首阳西瓜、干樊梨、马铺头蒜、老劲子麻花、永济芦笋、永济酥梨、特早熟杏、双孢菇、任阳乡柿饼、任阳红枣、永济牛肉饺子、永济扯面、永济苹果、张营米醋等,其中以永济牛肉饺子最为出名。蒲州青柿永济栽培柿树历史约有1500年,蒲州青柿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葡萄糖和果糖,还含有钙、磷、铁等矿物质。1981年蒲州青柿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一等金盘奖。永济是全国最大的芦笋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蒲州、文学、栲栳、韩阳等黄河滩涂地带。芦笋又名石刁柏,嫩茎是含多种营养物质的高档蔬菜,为世界十大名菜之一。
- ?4 V7 x0 |3 H2 d7 t6 f
: g+ ]  J' h2 r. I- M; y  g
  【走遍中国】第135期:舜都蒲坂 山西永济,向我们展现了独特的历史、文化和人文自然景观著称于世的蒲坂,近年来,在城东重修起了中外驰名的“普救寺”,在城西发掘出了唐[被过滤]元铁牛、铁人、铁山以及元代大三年建的“大禹庙”前的七根铁柱。这些文物、名胜,给蒲州古城增添了风韵。古老的蒲州,繁荣与辉煌已成为历史,就如蒲州历史上那一位集帝王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美人杨贵妃一般,在历史烟云里瘦了娇容,散了香魂。城墙上那离离芳草,随着季节变换黄了绿,绿了黄,在消瘦下去的古城遗址上,岁岁年年,繁衍生长。这里是旅游爱好者的园地;这里是看世界的窗口。约您下期再会。
, q3 Z4 j# l/ M! c3 H) e
12 \) t% [: Q* w9 l8 [
# R/ ]8 d  }( Y
; D$ g# X% ~, E" L+ |- y! X, m8 }" D: }

0 _6 D) c2 e6 W2 |- K4 d

房间路径
; N& P  I; H; E- L: K) r5 `聊天大厅->VV官方活动-VV官方活动演播大厅[电信].
+ q) y7 @4 Y& w/ |" l4 u: a
房间ID:601888


% h7 w5 L! f  `! L* ]9 e# t  ^% {

时报图~1.GIF


/ h, D$ K; c7 q) Z# |

点击阅读《VV时报》更多访谈报道>>>>

点击下载VV视频社区最新版>>>>

点击这里开通“VIP”服务>>>>

点击观看更多精彩活动>>>>

点击查看更多应用>>

【责任编辑:52311】

一叶秋色 长相望,几度枫红。

全图.jpg

一叶秋色 长相望,几度枫红。
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